-
波瀾壯闊的雪域史詩 民族團結的時代贊歌
2025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
2025-06-30
-
雍措散文集《消失的故事》:以文字重構一個村莊
我喜歡上雍措的作品,是在她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時。
2025-06-06
-
丁顏小說:生活本身的魅力
東鄉族青年作家丁顏的小說獨異、別致。
2025-06-06
-
詩意的牧歌敘事
云南哈尼族作家馮德勝的長篇小說《太陽地·月亮田》是一部充滿詩情畫意的作品。
2025-06-06
-
鄉土書寫中的女性視角與時代觀照
王華雖有黔地仡佬族女作家的文化身份,但她認為文學的審美標準應該是一樣的,刻意去強調或突出某種地域、性別或民族身份,似乎有降低門檻的意味。
2025-06-06
-
民族文學動物敘事:一個亟待開掘的話語空間
一 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文社科領域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思考不斷走向深化。
2025-06-06
-
帶著巨大的熱望朝向未來
人們往往喜歡從記憶中搜尋自我成長的明證,又往往在找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是在某種“傷害”“療愈”與“和解”中發現了成長的本質、親情的意義和人性的幽微。
2025-06-06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是民族文學的歷史使命
中國民族文學創作發生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中國當代民族文學隨著新中國的發展而一同成長。
2025-06-06
-
沙輝:人類學價值和彝族文化的承載
中國新詩100多年,走到如今大行其道的是日常的、個體化的口語寫作,敘事化寫作,這對解放個性和人性,反對口號式寫作和假大空固然具有進步性、前進性,但同時就把宏大敘事、“高昂式寫作”排斥在外,一律反對大詞、高音部寫作,我覺得這是不正常的,也不一定就是中國詩歌最好的出路。
2025-05-16
-
古典重鑄與空靈美學——金仁順小說論
朝鮮族女作家金仁順的文學創作體裁豐富,主要涉及小說、散文、戲劇(獨幕劇為多)、電影劇本等。
2025-05-15
-
邊地故事的交響與變奏
彝族作家包倬的長篇小說《青山隱》是一部關于邊地故事的交響與變奏曲,在充滿傳奇性與神秘色彩的阿尼卡,個體的生命軌跡、家族的歷史沉浮、宏大的歷史事件等,被拆解為一個個生動曲折的故事,在作者的精心布局下,構成交響的樂章。
2025-05-15
-
《百鳥衣》:七十年的詩意飛翔
韋其麟 1955年,韋其麟在《長江文藝》6月號發表根據民間故事再創作的敘事長詩《百鳥衣》。
2025-05-14
-
構筑生活的理想桃源——評冶進海小說集《月光下的兔子》
回族作家冶進海的小說集《月光下的兔子》,精心輯錄了6部近年發表的中短篇小說,題材多樣,跨越了現實與幻想的鴻溝,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追求。
2025-04-16
-
自然、生命、文化記憶——阿蘇越爾《野生的道路》的三重維度
彝族詩人阿蘇越爾的詩集《野生的道路》,不僅是對自然的禮贊,也是對生命意識的詩性表達和對文化記憶的現代考量。
2025-04-16
-
“回到人的日常狀態”——李約熱小說創作論
李約熱在寫于2008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那個與戈達爾有關的小說寫完后,我就不再理會老戈了。
2025-04-16
-
生態書寫與民族歷史書寫的文學互動
新時代以來,內蒙古文化繁榮發展,在積極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大背景下,內蒙古當代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和諧共振。
2025-03-12
-
河流的源頭
在我生活的小城吳忠,有一條大河從南到北穿城而過。
2025-02-14
-
走向光,成為光
郭喬的小說集《倒帶》匯集了她近些年來的重要作品,也是她從女性視角觀察、記錄和摹寫社會生活的生動映射。
2025-02-14
-
在大地上種一棵樹
我一向認為,樹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意象。
2025-02-14
-
找到自己精神的故鄉
黔西北文學創作一直很活躍。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