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徑自走去
簡潔的語言 文學作品大把使用語言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
2025-05-26
-
“減速”的鄉(xiāng)土——評劉亮程《長命》
和《本巴》相似,劉亮程在《長命》里“發(fā)明”了一種新的游戲——追鐘聲。
2025-05-26
-
“風在風中”——龔剛詩歌小論
一位學者?一個詩人?一位時間的旅行者?一個捕風聽雨追光的人?一位啤酒愛好者?似乎很難用一個詞來概括詩人龔剛,那么,不如讀其詩。
2025-05-26
-
青年作家的文學世界及其展開——以三三為例
三三是目前國內非常活躍也極具潛力的“90后”作家。
2025-05-26
-
是“命題作文”,也是“寫作指南”
這是一篇遲來的編輯手記——因為平時不怎么用小紅書,所以直到同事告訴我,我才知道有不少“新力量”專刊的作者都在小紅書上發(fā)布過專刊的相關內容,其中大部分是“主題詞寫作”欄目的作者。
2025-05-26
-
傾聽廣闊田野上的聲音——向迅散文讀記
向迅是近年來一位較有影響的青年散文家,已出版《與父親書》《聲音博物館》《誰還能衣錦還鄉(xiāng)》(“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13年卷)《斯卡布羅集市》《寄居者筆記》等多部散文集。
2025-05-26
-
茹志鵑:歷史褶皺里的文學燭照
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天幕上,茹志鵑的名字猶如一株倔強生長的百合,既沐浴過革命文學的陽光,又承載著人性書寫的雨露。
2025-05-25
-
《失眠的月亮》:都市中產(chǎn)的掙扎與抉擇
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都市生活中,每個人都在時代的洪流中奮力前行,試圖抓住每一個機遇,享受時代的紅利。
2025-05-25
-
《大地上的思念》:歷史經(jīng)緯與鄉(xiāng)土情韻交織的敘事長卷
作家詹文格的散文集《大地上的思念》(中國文史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以三重維度構筑起獨特的文學景觀。
2025-05-23
-
至輕盈,至深闊——讀付聰《下在莊里的雪——李明久傳》及其他
《下在莊里的雪——李明久傳》 付聰 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4年11月出版 青年作家付聰說,一個藝術家成功的標志,就是有他自己的樣式,這是頭等重要的事。
2025-05-23
-
莫言: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鄉(xiāng)土視野
摘要:莫言小說揭示膠東半島農民自抗德斗爭以來百余年間應對現(xiàn)代性沖擊的復雜態(tài)度,從鄉(xiāng)土文化傳統(tǒng)中汲取資源,尋找而且獲得“民間音樂”的真諦,在文學的現(xiàn)代性與本土化之間取得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以豐盈而陌生化的感覺描寫、創(chuàng)造中國式的新感覺小說,抗爭禁欲主義對人性的戕害,也抗拒資本主義工具化造成的人性異化,救治“單向度的人”;在現(xiàn)代性之風云跌宕中傾訴農民的苦難哀傷和鄉(xiāng)村的衰亡,更著力塑造鄉(xiāng)村中的“狠人”形象,為農民的英雄主義奏出最后的絕唱。
2025-05-23
-
呂嘉歡《索賠》:寫作與鏡子
有道是,三個女人一臺戲。
2025-05-23
-
讓生活涅槃成詩 ——王運平詩歌印象
讀王運平的詩,會想見一位溫婉女子漫步在人生的蹊徑上。
2025-05-23
-
華文文學“奠基人”曾敏之:家國情懷與四海文心
十年前,曾敏之先生離世。
2025-05-23
-
《幾生修得到梅花》:此書合是詩人情
朱小平是擅長寫舊體詩詞的高手,他已出版過五部舊體詩集,最近又有一部舊體詩詞集《幾生修得到梅花》問世,精選2013年至2023年10年間創(chuàng)作的500首古風、詞曲及近體律詩和絕句。
2025-05-23
-
“身邊”是與我有關的遼闊世界
有一萬多人參加了小紅書的“身邊寫作大賽”,在上下班的地鐵上、在寫字樓下小公園的正午,或者忙完家務歇一會兒,很多人在手機上寫,有人直接寫在自己的賬號頁面上,也有一個老人,她把初稿寫在當教師的女兒用過的備課本背面。
2025-05-23
-
《歸潮》:融通海內外的“中國結”敘事結構
20年前,陳崇正從潮汕來到珠三角,成長為廣東文壇的中堅力量。
2025-05-23
-
李昕澎:近期小說的“內向型寫作”
近期的小說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一股在疏闊歷史與近旁生活、事件書寫與心靈考古間架設橋梁的潮流。
2025-05-23
-
《與草木談心》:拾揀大自然的清歡
詩人說,“人,可生如螻蟻,而美如神。
2025-05-21
-
《按摩》:呈現(xiàn)生活運轉的樸素哲學
劉皓的短篇小說《按摩》借幼童“我”之手,展開一幅三口之家因“按摩”而起風波的生活畫卷。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