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隱》:在“南方圖志”里鐫刻人間煙火
近年來,葛亮的每部作品都在創作旨歸和敘事范式上更迭演進、力求突破。
2025-02-28
-
迎著潮水涌來的方向
本期掃描的諸多刊物中,面對時代奔涌而來的浪潮,作家們以赤誠的筆致與深切的關懷,在呈現個人鮮活經驗的同時,也深刻回應著社會的宏大議題。
2025-02-28
-
謝冕的“反季節寫作”
散文是當下的熱門文體,關于什么是好散文的問題,見仁見智。
2025-02-28
-
文史兼美的傳記文學
中唐劉禹錫以詩文名世,清人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鈔》評其詩“無體不備,蔚為大家”。
2025-02-27
-
詞開物象 意興山河——讀陶武先的賦作
我與陶武先先生相識太晚,一旦結識,相見恨晚。
2025-02-27
-
余秋雨《文化苦旅》:苦,不在路程艱難
“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
2025-02-27
-
楊曉升《槍手》:文學與現實的博弈,理想和欲望的抉擇
楊曉升的中篇小說《槍手》以細膩的筆觸,深刻的社會洞察力,講述了一個關于文學與現實的博弈,理想和欲望的抉擇的故事。
2025-02-27
-
地域書寫的重點還是“人”
作家許言午的長篇小說《揚兮鎮詩篇》(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發布的“中國好書”2024年10月推薦書目),以徐緩、靜雅的筆觸,將地方路徑的勘探方向對準人性、人情和人倫,通過強化小說敘事中有關人本身的審美話語,構建獨具魅力的地方詩學。
2025-02-27
-
新鄉土敘事注重時代內涵和審美表達
【當代文學現場脈動觀察】 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
2025-02-27
-
獻給故土的文學情意——讀《美麗查干湖》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2025-02-27
-
鐘求是:時間與作品——喬葉印象記
一 時間里的喬葉 二十年前的那個春天,我和喬葉做了“魯三”同學。
2025-02-26
-
《重疊的事物》:在時間深處打撈柔軟的石頭
通過書寫銅鼓、花山、喀斯特、木棉、歌圩等獨特壯族文化風物,牛依河確立起了少數民族詩人的身份,也成就了他新近出版詩集《重疊的事物》的詩學特質。
2025-02-26
-
探尋中國女詩人的詩意乾坤
《中國女詩人詩選:2023年卷》 施施然 主編 北岳文藝出版社 2024年8月出版 在當代詩歌的浩渺星空中,“中國女詩人詩選”宛如一顆璀璨之星,閃耀著獨特的創作光輝,連接著女詩人豐富多元的心靈世界與讀者的精神彼岸。
2025-02-26
-
唐詩人:女性、情感經驗與城市文學
女性的場所在城市里。
2025-02-26
-
“身體詩學”如何幫助我們理解詩歌
人的出場,首先是身體的出場,隨著知覺體驗在一瞬間綻出,由此世界從不可見的變為可見的。
2025-02-26
-
東北城市敘事:再現與重構
相比于經濟和地理位置的邊緣,東北的文藝作品一直以來都廣受關注,尤其是在當下流量邏輯的數字傳播模式下,《無證之罪》《漫長的季節》《平原上的摩西》《漂白》等大量東北題材的影視劇及衍化短視頻一度成為熱門爆款。
2025-02-26
-
思念的細節在陽光下閃著光——讀陳寶全詩集《風的腳印》
這是一本閱讀前需要鞠上一躬的書,向書中的那位老人,也向書里的文字。
2025-02-26
-
《看不見的河流》:照亮心中的柔軟
李娃在魯院高研班上學時間隙發給我幾篇小說,我在通勤路上打開,驚訝于她對于生活的感受之深。
2025-02-26
-
人與自然的互相發明及“中國深度”——生態文學簡論
近年來,“生態文學”的概念及其文學實踐正在穩步推進,開始引發人們的關注和熱情。
2025-02-26
-
呼喚“新西部文學”出場
對新疆文藝界而言,今冬最具影響力的文藝事件,莫過于天山文學獎的評審和頒獎。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