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說創作的“意圖”
王敬慧:在一次訪談中,你談到庫切的小說,你說在讀完《恥》之后,你甚至想停止寫作了。
關鍵詞:  譚恩美2022-09-02
-
文學經典的跨學科闡釋———以《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為例
摘要:從蘇珊·桑塔格到哈羅德·布魯姆,西方文學批評界反對闡釋的聲音時有所聞,但在西方文學批評史上,人們對于文學經典的闡釋從未停止過。
關鍵詞:  《獻給艾米麗的玫瑰》2022-08-31
-
薛憶溈:漫步“文學的黃金時代”
我們都曾經迷戀過《昨日的世界》,我們也都仍然迷戀著“昨日的世界”……這就是為什么我急于想與朋友們分享這本英文新書的理由。
2022-08-30
-
《女教授》:沖向風車的孤勇者
《女教授》 [西] 瑪利亞·洛佩斯·比利亞爾基德 包尉歆譯 后浪 海峽文藝出版社 16世紀初的伊比利亞半島,正處于黃金世紀的起始期。
2022-08-26
-
這部偉大的小說,作者寫給了自己
面對外界的壓力、內心的恐懼,敏感的作家會怎么書寫?卡夫卡變成了甲蟲,以堅硬又脆弱的外殼抵擋強大又荒謬的現實碾壓;遭遇作品禁發、手稿沒收、監聽告密、窮困潦倒的布爾加科夫則請來了撒旦、魔女、黑貓、惡棍,讓他們掀開現實的荒誕和無趣。
關鍵詞:  《大師與瑪格麗特》2022-08-26
-
《致云雀》:“怎及得你遺下的一片音響”
那時,我還是個少年,正讀初中,在故鄉海蘭江邊,洗完一堆衣物躺在青草地上,仰望天空那么深,那么藍,有“窩勒”(云雀)的叫聲傳來,一聲聲,清脆,嘹亮,你卻永遠看不見小鳥的身影,太神秘了。
2022-08-23
-
畢飛宇:小說之光——我讀加繆《局外人》
寫作是一項綜合性技藝,它的下限極低,只需一張紙、一支筆,將所見、所感、所想寫下來;它的上限又極高,不僅要求創作者具備相應的文學常識、寫作技巧,更要求創作者具備從豐富的生活中汲取養分,將思想的火花用藝術性的文字呈現出來的能力。
關鍵詞:  《局外人》2022-08-23
-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90后”精神圖鑒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是當紅愛爾蘭女作家薩莉·魯尼新近推出的小說,講述大學同學艾麗絲和艾琳畢業后各自的生活。
關鍵詞:  聽她說《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薩莉·魯尼2022-08-17
-
關于但丁的一切:更為完整而深入
但丁·阿利基耶里(1265-1321)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巨大的存在。
關鍵詞:  但丁2022-08-15
-
文學圈那些麻煩又好笑的事
談吐風趣的作家、具有伯樂精神的出版人、如山的書卷和好聞的油墨氣味……提起與書籍和文學創作有關的世界,相信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如此一派溫馨高雅的景象。
2022-08-12
-
薩利·魯尼的界限
就在疫情期間,薩利·魯尼完成并出版了她的新作《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
關鍵詞:  薩利·魯尼2022-08-12
-
石黑一雄早期鬼故事、電影與不可靠敘述
內容提要 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的前四部作品均為鬼故事,其首部長篇小說《遠山淡影》中的鬼故事特征與其早期短篇故事以及電視劇本創作之間有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  石黑一雄2022-08-11
-
“有神”與“無神”之間,隔著廣大的空間
《契訶夫手記》(下面簡稱《手記》)是契訶夫的書,也是賈植芳先生的書。
關鍵詞:  《契訶夫手記》2022-08-06
-
一種理解式的閱讀
《陀思妥耶夫斯基》五卷本 約瑟夫·弗蘭克 著 戴大洪 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當一個作家變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這首先意味著他具有了某種經典性。
關鍵詞:  《陀思妥耶夫斯基》2022-08-06
-
歌中之歌:希伯來經典詩歌之美
從文明史的角度上看,希伯來文明源遠流長,在公元前兩千紀后半葉便已開花結果。
2022-08-05
-
加速、失控和共鳴 ——《克拉拉與太陽》中的技術理性批判
內容提要 在石黑一雄的《克拉拉與太陽》中,人工智能和基因編輯技術帶來的諸多問題反映了工具理性和技術崇拜的弊端。
-
《生者與余眾》:末日后的島與橋
在史詩《盧濟塔尼亞人之歌》(1572)中,葡萄牙詩人卡蒙斯將愛之島作為象征空間,安排寧芙給予達伽馬船隊肉體與精神上的撫慰,獎賞他們遠航印度的勇氣。
關鍵詞:  《生者與余眾》2022-07-29
-
《茶花女》的誕生:小仲馬與“茶花女”瑪麗·杜普萊西的糾葛
1844年9月的一天,小仲馬在歐仁·戴亞杰(Eugène Déjazet)的陪同下去看望父親,他拖著朋友到森林里騎馬。
關鍵詞:  《茶花女》2022-07-29
-
激情的意義:為什么讀《理智與情感》
電影《理智與情感》劇照 對奧斯丁而言,與其說理智與情感截然對立,不如說激情的洶涌與控制本是理性生活的兩元。
關鍵詞:  《理智與情感》2022-07-28
-
她選擇站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背面
薩莉·魯尼的小說,就像幾部迷你連播劇,一季完了下一季。
關鍵詞: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薩莉·魯尼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