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瑰露小說”:通俗文化的花魁
《玫瑰傳奇》插畫 公元13世紀,法國巴黎盆地的詩人吉約姆·羅里斯受拉丁詩翁奧維德的啟迪,創(chuàng)作出《玫瑰傳奇》(Le Roman de la Rose,1236),以玫瑰作為女性戀人的化身,象征貴族名媛的高雅和純潔,歌詠中世紀的騎士愛情。
關鍵詞:  《玫瑰傳奇》2022-07-07
-
薩克雷叫他“圣查爾斯”
胡洪俠先生在微信公眾號“夜書房”里說,他在湖畔西文書店買到一批E.V.盧卡斯的簽名本。
2022-07-06
-
彼得·布魯克:戲劇是一場游戲
當?shù)貢r間7月2日,英國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在巴黎去世,享年97歲。
關鍵詞:  彼得·布魯克2022-07-05
-
普希金《茨岡人》:一個世界文學的標本
1827年,歌德在閱讀完一部中國古典劇本后,發(fā)出了“世界文學的時代正在到來”的感慨,也就在同一年,俄羅斯出版了普希金的“南方長詩”系列中最出色的一部——《茨岡人》,在世界文學史后來的發(fā)展歷程中,普希金的這部詩歌精品逐漸成為歌德“世界文學”理念形象而生動的藝術注腳。
2022-07-05
-
從《魯濱遜漂流記》到《禮拜五》:“禮拜五”的新經(jīng)典形象
西方文學史上,魯濱遜的形象眾所周知。
2022-07-05
-
馬丁內(nèi)斯:一切可能的序列
吉列爾莫·馬丁內(nèi)斯是博爾赫斯之后第二個在《紐約客》上發(fā)表短篇小說的阿根廷人,這是書商對他的介紹。
關鍵詞:  馬丁內(nèi)斯2022-07-04
-
朱國華:《局外人》的幾種讀法
小說《局外人》是加繆的成名作,出版之后,好評如潮。
-
《西比爾,或兩個國度》:“盛世哀歌”
1845年,英國小說家本杰明·迪斯雷利(1804-1881)“青年英格蘭”三部曲的第二部《西比爾:或兩個國度》(Sybil, or the Two Nations)問世,風靡一時。
關鍵詞:  《西比爾,或兩個國度》2022-07-01
-
薩莉·魯尼旋風:一場感官和話語的喧囂
薩莉·魯尼的寫作已經(jīng)成為一個現(xiàn)象。
2022-06-29
-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之夢
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我讀了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波蘭女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的長篇小說《世界墳墓中的安娜·尹》,跟隨她的筆在地上地下穿越,小說構建的現(xiàn)代神話氛圍和跨越現(xiàn)實與想象的敘事語境,讓我的閱讀始終興致盎然。
關鍵詞: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2022-06-28
-
走到“陰影線”
陰影線 最初是這個書名吸引了我,它很像近些日子的一個隱喻,位于光線分割的兩個過渡空間之間,一旦被意識到,則是段在思考中獨立成形了的時間。
2022-06-28
-
韓國文學中食物的文化學意義
飲食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人類活動,不僅包括生理方面,還包括社會和心理方面。
2022-06-26
-
搜集詞匯,不是為了你自己
《少年與沉默之?!肥堑聡膶W巨匠西格弗里德·倫茨的長篇小說代表作,由可以文化首次出版簡體中文版。
關鍵詞:  《少年與沉默之?!?/a>2022-06-24
-
《爐火旁——愛爾蘭蓋爾語民間故事集》:
道格拉斯·海德 愛爾蘭的民間故事,長期處于無人探索、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爐火旁——愛爾蘭蓋爾語民間故事集》的出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這種文化缺失的遺憾,為愛爾蘭文學、蓋爾語、世界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2022-06-23
-
像佩雷克這樣的文學“玩火者”
在寫出《人生拼圖版》這部名作前,喬治·佩雷克早就躍躍欲試,對文學實驗有種“偏執(zhí)癖”。
關鍵詞:  佩雷克2022-06-22
-
十本書講述法國史:歐洲的“不變”與法國的“例外”
一位歐洲歷史學家說過,“20世紀末的中歐和19世紀末的中歐完全一個樣。
2022-06-20
-
《桑戈馬爾守夜者》:一個屬于非洲的“瘋女人”
近期,長篇小說《桑戈馬爾守夜者》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可以文化引進出版。
2022-06-17
-
卡爾維諾的蘇聯(lián)旅行日記注疏
伊塔洛·卡爾維諾從失去忘年摯友切薩雷·帕韋塞的悲傷中走出來并重新整理心神奮筆疾書的那一年,是1951年。
關鍵詞:  卡爾維諾2022-06-17
-
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人文主義觀
大江健三郎近照。
關鍵詞:  大江健三郎2022-06-16
-
韓松導讀《蠅王》:文學為我們當下的生存,提供了一種注釋
去年是威廉·戈爾丁誕生一百一十周年。
關鍵詞:  《蠅王》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