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自然的山水,也是人文的厚土
2021年10月12日,我國第一批國家公園名單正式公布,分別是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5個國家公園,總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生長在陸域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2022-08-24
-
用童真譜一曲生命的春雪之歌
以怎樣的人生視域為孩子創作文學作品,這是兒童文學價值觀念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
關鍵詞:  《春雪》2022-08-23
-
讓孩子和中式美學共鳴共情
近年來隨著國潮熱,一些根據國畫進行二次創作的節目如《只此青綠》《唐宮夜宴》等走紅網絡,驚艷大眾,人們發現了更多國畫之美。
2022-08-22
-
不斷求索與前進中的兒童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之魅力在于對人類漫長又凡俗的生活施以微縮而深刻的審美呈現,所謂“截取生活的橫斷面”。
2022-08-22
-
童心不泯,童真不朽
熊慧琴 我走路,不算慢, 請拿尺子量量看。
2022-08-18
-
梁曉聲童話里的真情
“梁曉聲親子半小時美繪本”(5冊),梁曉聲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175.00元 虎年伊始,一部央視大劇便吸引了無數中國觀眾的眼球。
2022-08-17
-
家庭,作為魯迅兒童成長敘事的發生裝置
主持人語: 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家庭呈現,構成一個值得探討的敘事機制。
2022-08-15
-
一部具有時代特色的兒歌集
多年來,兒童文學家陳子典先生從沒有放棄兒歌寫作,繼2020年《新廣府童謠》出版之后,新世紀出版社又推出了《陳子典兒歌300首》。
2022-08-15
-
既美麗童幻,又真實殘酷
一棵百年黃楊樹在山火中不幸燒毀,殘存的一段樹根在一位雕刻家手中絕處逢生,在精心雕琢中變成孩子模樣的藝術珍品“樹孩”。
2022-08-15
-
新媒介時代兒童文學研究的 新維度與新收獲
在中國兒童文學理論批評的版圖上,西北地區近年涌現了一支年輕而有實力的評論隊伍,在學界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這里面就有西安文理學院的王曉翌教授。
2022-08-15
-
兒童文學跨學科拓展研究的新趨勢
日前,由中國海洋大學主辦,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兒童文學研究中心聯合承辦的“第三屆國際兒童文學論壇:兒童文學跨學科拓展研究”在線上舉行。
2022-08-15
-
在堅守、探索與開拓中不斷創新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是當前我國兒童文學的最高獎項,處于世紀之末的第五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也的確有著沉淀過往開啟新篇的重要意義。
2022-08-15
-
《燕子亮亮地叫》:一部少兒版的《漫水》
《燕子亮亮地叫》是作家王躍文的首部兒童文學作品,由湖南本土青年畫家趙容浩配圖,以家長和孩子們都可共讀的圖畫書的方式呈現。
-
江雪:評獎與中國兒童文學觀察
2016年,曹文軒獲得國際安徒生獎,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此獎的作家。
關鍵詞:  兒童文學2022-08-10
-
燦然綻放的格桑花——讀何南長篇紀實文學《微笑的格桑花》
何南的長篇紀實文學《微笑的格桑花》(青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用樸實、詩意、摯誠又清晰的表達方式,深情記錄了青海省玉樹市第一完全小學大唐畫室孩子們學習成長的心路歷程,講述了在陳有龍老師和其助手多杰才仁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逐漸發現自己的藝術潛力,一步步成為小小藝術家的曲折經歷。
2022-08-09
-
以兒童的視角講述鄉村振興的時代故事
蜿蜒流淌的富水河,音調婉轉的采茶曲,徐魯的長篇兒童文學新作《小菊的茶山》從孩子的視角,描繪了在全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贛、湘、鄂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區兒女從遠方回歸家鄉山水,以新的奮斗狀態投身振興農村建設的昂然景象。
2022-08-05
-
《樺皮船》:浪漫的還鄉之旅和成長之歌
薛濤是一個不斷挑戰寫作的可能性,豐富自我創作面貌的作家。
2022-08-04
-
楊紅櫻: “每個時代的孩子都需要自己的現實主義作品”
在推進我國兒童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對一些曾經引起現象級關注的重要作家作品做出全面中肯的評價,是當前兒童文學批評界的一項重要任務。
2022-08-03
-
《童詩百年》編后記
自1981年在《兒童文學》雜志上發表第一首兒童詩《我對哥哥說》算起,我與兒童詩結緣已有四十余載啦。
2022-08-01
-
《啞江》:一部立體的生命教育神話
諾亞曾在一次兒童文學的討論中說過,“在選擇兒童文學之前,曾經一度,我很多年都無法寫下一篇文章,因為我發現,那些在我腦袋里天馬行空的想法,在我所在的成人文學里找不到可以擺放的地方。
20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