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文藝美學的反思
時至2020年,美學研究領域依然是聲勢煊赫的。
關鍵詞:  文藝美學2021-04-21
-
新發展格局中的文化消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決策不僅是新發展階段戰略轉變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更是新的發展形勢下應對國際挑戰的必然選擇。
-
通過文學原理學重構評價范式
曾幾何時,高校和研究機構是文學經典化和去經典化的主要推手,但近百年間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關鍵詞:  文學原理2021-04-16
-
為培育新時代高水平文藝評論人才保駕護航
文藝評論是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  文藝評論2021-04-15
-
文學批評的基本標準與現實問題
文學批評作為評價文學作品的重要標尺,是連接文學理論與文學作品的中間環節。
-
淺析中國語言學研究的問題及出路
語言學,《現代漢語詞典》釋曰:“研究語言的本質、結構和發展規律的學科。
關鍵詞:  中國語言學2021-04-14
-
文藝評論需要跟上自媒體的時代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
-
文學的傳播場域
摘要:傳播屬性是文學的基本屬性。
-
作為氣化美學批評的氣韻及其跨文化意義
摘要 氣化宇宙論對中國古代文藝影響至深,中國古代文藝創作以呈現生命的生生不息為目的,形成氣化美學。
-
文學記憶與歷史影像
文史分流自唐代以后逐漸清晰,但文史不分始終是中國文化和學術的傳統,互相滲透、互相借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山川原本異域,風月如何同天
1 從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至今已一年多了,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抗疫大考中,中國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
-
“氣韻”美學意義的構成及其當代價值
摘要:氣與韻是兩個獨立的美學范疇,從氣、韻到氣韻經歷了復雜的意義衍變。
-
互聯網催生文藝評論表達與傳播創新
與傳統文藝評論表達與傳播方式不同,互聯網環境下的文藝評論顯現出許多新的特質,為當代中國文藝評論繁榮興盛拓展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并提供了多種可能性,正在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新文藝評論發展趨勢和格局。
-
論少數民族文學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一項重要歷史使命。
關鍵詞:  中華民族共同體2021-04-09
-
中國當代文學批評與闡釋的焦慮
引 子 張清華主持的“批評與闡釋”欄目,讓我寫一篇文章,其實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在我的腦海里已經存放了二十多年,遲遲不能動筆的緣由就是覺得自己的學力不夠,尚不能達到可以清晰表述的境界。
-
再論強制闡釋
摘要:中國闡釋學的建構,首先必須在解決諸多具有基礎性意義的元問題上有新的見解和進步。
關鍵詞:  強制闡釋2021-04-08
-
2020 年度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學科發展研究報告
摘要:2020 年度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學科發展喜憂參半。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2021-04-08
-
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
-
以“文化”概念重審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一書是美國學者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1919—2011)思想成熟時期的重要代表作,集中展現了他對資本主義社會內在張力的思考。
-
厘清發展脈絡 反思現代漢語史
歷史比較語言學主要研究語言的發展和演變,其主要理論是運用歷史比較法歸納語言的親屬關系及其歷史演變,“同源詞”是這一理論得以實現的關鍵。
關鍵詞:  現代漢語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