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論少數民族文學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來源:文藝報 | 吳正鋒  2021年04月09日08:30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一項重要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大少數民族文學工作者承擔著光榮的歷史責任和使命,通過創作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優秀作品,為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發揮積極的作用。

中國各民族是通過長期交往交流融合而逐漸形成生死與共的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學家費孝通曾說:“中國的疆域、中國的歷史、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各民族單位的你來我去,我來你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自古而然,當代更建立在自覺的民族覺悟基礎上。……它既是多民族的多元發展又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一體發展,兩者相輔又相成。”我們當下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我國56個民族的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形成統一的中華文化的心理層面與精神層面的認同,從而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為中華民族整體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于增強民族認同,反對民族分裂,維護國家統一,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擔當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歷史重任,少數民族作家應該多創作出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學作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各民族的共同思想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充分認識肩上的責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訴人們什么是應該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這其中,尤其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學創作的重要內容。

愛國主義就是對祖國和人民具有深厚情感,并愿意為之奮斗、甚至必要時犧牲自己生命的精神和情懷。愛國主義從古至今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文學創作的重要主題,特別是近現代以來,帝國主義的入侵使得中華民族面臨極其嚴重的民族危機,各族人民奮起反抗,出現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以及為國犧牲的英雄人物。各民族作家紛紛拿起手中的筆,書寫火熱的民族斗爭故事,歌頌英勇頑強的民族英雄,這對于引導各族人民英勇投入到反對帝國主義入侵的行列中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比如湘西苗族作家沈從文,他曾經說他要構建“希臘人性的神廟”,但是在民族危難之際,他也書寫了不少關于抗日愛國的作品。他的《早上——一堆土一個士兵》便歌頌了老兵視死如歸的民族英雄氣節,批判了國民黨不抵抗的賣國政策。全面抗戰爆發后,湘西從“化外之境”迅速變成戰場大后方,沈從文召集湘西同鄉文武大佬談話,要求他們“務必要識大體,顧大局,盡全力支持這個有關國家存亡的戰爭,內部絕對不宜再亂”。當代少數民族文學也十分重視對愛國主義精神的描寫。例如,彝族作家呂翼的小說集《馬嘶》中,《冤家的鞋子》與《馬嘶》歌頌了在民族危亡之際,彝族青年烏鐵與漢族青年胡笙共同投入到偉大的抗日民族斗爭中去,在抗戰的熔爐里,他們拋棄個人恩怨,互相關愛,舍生忘死,演繹了一曲感人的抗日之歌。這些愛國主義書寫已經成為現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文學創作中,少數民族作家要著力表現各族人民群眾真善美的優秀品德。民族作家要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熟悉人民群眾的日常,感知他們的疾苦,發現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所表現出的崇高精神,書寫他們真善美的優秀品德,通過文學作品向廣大讀者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在這一點上,許多少數民族作家都有很好的嘗試。譬如,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湘西人淳樸善良,勤勞堅韌,重情重義,受人之惠必以涌泉相報,呈現出“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土家族作家孫健忠筆下的土家人善良敦厚,禮讓守信,坦蕩真誠,在商業往來中體現著一種古樸敦厚的情懷,如《醉鄉》里老喬保坦蕩無私,而矮子貴二簡直就是“仁義”的化身。蒙古族作家海勒根那的《騎馬周游世界》表現了蒙古族人的真摯熱情、豁達開朗、堅韌執著與樂觀向上的民族品德。總之,這是中華民族優秀品德在各個民族文學中的生動表現。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我們的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就是要不斷地弘揚優秀傳統美德,提煉人民群眾在當下現實生活中所涌現出來的優秀品質。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學創作的重要資源,少數民族作家在創作中要積極表達這些優秀文化在當下的發展流變。費孝通曾指出,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格局”,即56個民族是多元的,中華民族是一體的。在文化上,中華文化也是“多元一體”的。“多元一體理論”反映了中華文化的整體面貌和發展趨向。我們要承認各個民族文化“多元”存在的歷史現實,更要承認各個民族文化的存在是在中華文化這個“一體”的前提下的,是“一體”中的“多元”。各民族文化的“多元”與中華文化的“一體”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優秀的少數民族作家都是在堅持中華文化的“一體”的前提下,努力表現本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與交融,從而取得重要創作成就。譬如,老舍表現了北京滿族人的文化,沈從文表現了湘西苗族文化,他們所表現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們表現各自民族傳統文化的目的,依然在于共同構建整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使之得到健康發展,走向文明進步。正如蘇雪林評價沈從文的創作時所說:“我看就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蠻人的血液注射到老邁龍鐘頹廢腐敗的中華民族身體里去使他興奮起來、年輕起來,好在廿世紀舞臺上與別個民族爭生存權利。”因此,對于本民族文化中的糟粕,他們也是大力加以批判的。新中國成立之后,當代作家緊跟時代潮流,各個民族作家積極表現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譬如,李喬的《歡笑的金沙江》表現了彝族文化,瑪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表現了蒙古族文化,陸地的《美麗的南方》表現了壯族文化,烏熱爾圖的《七岔犄角的公鹿》表現了鄂溫克族的文化,阿來的《塵埃落定》和降邊嘉措的《格桑梅朵》表現了藏族文化……這些當代少數民族作家都是在中華文化整體中表現多姿多彩的本民族文化,這些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這些作家往往是從本民族的視角和文化來透視整個時代的發展變化與中華文化的繁榮進步。各個民族文化的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構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值得好好珍惜與發揚光大。

總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廣大少數民族作家義不可辭的責任,是少數民族文學健康發展的重要的精神指引,廣大少數民族作家要肩負起歷史重任,堅持愛國主義,塑造民族美的心靈,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一定能夠在中華大地上枝繁葉茂,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另类小说图片综合网|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色欲人妻综合AAAAAAAA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色综合婷婷在线观看66|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网站|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