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曉明:人民性、民間性與新倫理的歷史建構
人民性是文化/文學現代性的核心內容,既是其動機也是其成果。
-
“典型”與“形神”:中西文藝理論、美學關于藝術形象認識的差異性解析
在中西文藝理論和美學發展史上,藝術形象都居于核心的理論地位。
-
百年文學批評的古代遺產
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批評不斷向前推進,對文藝理論和文學創作持續產生影響。
-
中國古代文論概念的“與古為新”問題
清代學者阮元《十駕齋養新錄序》云:“學術盛衰,當于百年前后論升降焉。
關鍵詞:  古代文論2021-08-23
-
新時代·新媒介·新批評
如果從孔子評詩、論樂的言論算起,中國的文藝批評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已經積累起了豐厚的歷史遺產和獨特的學術傳統。
-
張清華:作為強制闡釋的批評之弊與批評之難
南朝蕭齊時,有個來自天竺的法師叫作求那毗地的,翻譯了一本古代印度的智者僧伽斯那的書,書中有上百個故事,講的都是佛學義理。
-
“喚醒現象世界的此在經驗”——基于闡釋學普遍原則的文學批評觀察
從認識論的意義上看,自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到康德的主體認識能力論,再到海德格爾的“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如何理解和闡釋世界作為認識主體的基本行為方式,是人類面向自我和探索世界的雙向認識活動中的核心問題。
關鍵詞:  文學批評2021-08-20
-
眾談 | 新時代的紅學研究
編者 2021年是新紅學誕生100周年,以歷史為坐標,回顧與總結新紅學的百年歷程和學術成就,評價與展望未來紅學研究的可能路徑和潛在機遇,有利于堅定民族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新時代的紅學研究打開新的局面。
-
新時代文藝評論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
近日,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明確要求文藝評論要把好方向盤、開展專業權威的文藝評論以及加強陣地建設、強化組織保障等,為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
劉保昌:文藝理論創新與文學批評實踐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作為研究范式的中國古代美學命題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深刻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關鍵詞:  古代美學2021-08-18
-
中國文論建設的古今中西
中國文論在100多年間的每一個重要時間節點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獨立學科的正式形成、文論文獻的整理出版、文論研究的逐步深入、學科發展的集中探討、中外文論的相互交流以及理論人才的大量培養等。
關鍵詞:  文論建設2021-08-18
-
把好文藝評論方向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
關鍵詞:  文藝評論2021-08-17
-
中國共產黨百年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發展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一百年,是中國文藝理論發生巨變、取得輝煌成績的一百年。
2021-08-17
-
古文論研究的突圍:思想方法的問題
近四十年來的古文論研究成就斐然,有很多填補空白的成果,有很多精彩的個案和專題研究。
關鍵詞:  古文論研究2021-08-16
-
建設貫通古今、本位而開放的“中國文論”
隨著現代人文學術和教學體制的建立,中國文學批評史從傳統的“詩文評”和“辭章學”脫胎而出,發展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關鍵詞:  中國文論2021-08-16
-
構建中國特色評論話語正當其時
近日,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點擊查看),明確提出了構建中國特色評論話語的重大任務,可謂切中肯綮,正當其時。
關鍵詞:  評論話語2021-08-13
-
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評論體系
中宣部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構建中國特色評論話語,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產,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理論與評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關鍵詞:  文藝評論2021-08-13
-
“人民文藝”百年歷程:理論與實踐
摘 要:“人民文藝”是百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和文藝實踐進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先進文藝觀念。
-
深刻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