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軒:演員的生活不能只有酒店和片場
“郁郁不得志”,這是黃軒出道以來很長一段時間留給大家的印象,形象好演技佳的他總是在關鍵時刻與機遇擦身而過,被大導臨陣換角的故事早已被媒體寫了又寫。
2018-01-04
-
以能者為師 與時代同步(速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東陽木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陸光正植根傳統、推陳出新、古為今用,讓古老的非遺煥發了時代魅力—— 以能者為師 與時代同步 近日,“絲路華章——陸光正從藝60年東陽木雕大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行,一件件主題宏大、雕刻精美、氣勢雄渾的木雕作品引來眾人駐足。
2018-01-04
-
帶著敬畏,赴一場“千年之約”
曾侯乙編鐘 于蕾 《國家寶藏》錄制現場 國寶守護人劉濤 國寶守護人雷佳音 “今夜無眠。
2018-01-04
-
秦怡:只要活著 一輩子屬于電影
陳凱歌導演的新作《妖貓傳》正在熱映,在這部影片中,95歲的秦怡老師也在片中扮演一個角色,一個當年目睹了楊貴妃被誘騙至死的老宮女“白發嬤嬤”。
2018-01-04
-
秦漢:年過七旬不服老
瓊瑤時代,秦漢在那些愛情故事里成為永恒的白馬王子。
2018-01-04
-
三國是我對生命話題的探討
《軍師聯盟》《虎嘯龍吟》的本質是戲劇,有三個層面。
2018-01-04
-
我這輩子就做一件事兒:回報人民——訪表演藝術家王曉棠
她是《神秘的旅伴》中質樸、天真的彝族姑娘小黎英,她是《邊寨烽火》中溫柔深情的景頗族少婦瑪諾,她是《英雄虎膽》中的反派人物阿蘭,她是《野火春風斗古城》中性格迥異的金環與銀環——她是一人千面的表演藝術家王曉棠。
2018-01-03
-
陳凱歌:電影對我意味著“生動”
用了6年時間,在襄陽的一片500畝的沼澤地里栽種了2萬棵綠樹,并用數億人民幣搭建出一座輝煌壯麗的唐城用來實景拍攝后。
2017-12-29
-
何冰: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是生活的真相
何冰在《情滿四合院》劇照 在12月北京城中一票難求的話劇《窩頭會館》里的“苑大頭”扮演者何冰,似乎又是另一款之前《白鹿原》里的鹿子霖,都是此類:草根、市井、有心眼兒、愛打小算盤,小眼睛一翻,一肚子話等著你。
2017-12-29
-
想拍帶給人幸福感的電影
對談記者:李俐 對談嘉賓:許宏宇 又到了年底的頒獎季,新人導演許宏宇收獲滿滿,處女作《喜歡你》憑借68.77%的情侶觀眾購票選擇獲得“年度最受情侶喜愛電影獎”,他本人也在2017年度牛耳獎頒獎盛典上榮獲電影行業互聯網年度現象導演獎。
2017-12-28
-
激發國寶的生命力——專訪《國家寶藏》欄目制片人、總導演于蕾
12月3日,共計10期的《國家寶藏》節目登陸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一經播出便獲得了口碑與收視率的雙豐收,這是繼去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之后的又一與文物有關的現象級電視節目。
2017-12-28
-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
本報獨家專訪電影《芳華》原型,著名導演馮小剛戰友、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女兵。
2017-12-28
-
電影《金珠瑪米》導演楊蕊:創造屬于中國的“冰與火之歌”
導演楊蕊在接受采訪時談到,如果在中國有一個地方可以拍出中國版的《冰與火之歌》,那只可能是西藏。
2017-12-27
-
新作上映,導演陳凱歌長談創作人生——善用電影語言,呈現中國美學
以電影《妖貓傳》的制作體量,按照“行規”,首映式理應是高調的。
2017-12-26
-
金城:愿做動漫時代的造夢人
金城《我的人間四月天》系列作品之一 金城早期作品《明姑娘》 寫生稿《巴黎屋頂》 動畫影片《至愛梵高》時下正在熱映。
2017-12-26
-
潘長江:喜劇一樣需要正能量
著名喜劇演員潘長江自出道以來,一直在喜劇舞臺上辛勤耕耘,論現在的喜劇成就,潘長江在中國喜劇演員的隊伍里,數一數二,他的個頭雖小,演的人物雖小,可同行們誰都不敢輕視他,觀眾更是把潘長江視為自己的親人。
2017-12-26
-
黃軒:演員走紅時最易被消費
制作精良的國產劇《海上牧云記》、票房口碑雙收的《芳華》以及剛剛上映的《妖貓傳》,三部現象級的影視作品都有一個交集點——男演員黃軒。
2017-12-25
-
李文玲和老舍有不解之緣
1983年,39歲的李文玲第一次演長篇電視劇,這部電視劇播出后,全中國人都認識了她。
2017-12-25
-
劉敏濤:中年演員該有更大舞臺
從《偽裝者》里的大姐到《瑯琊榜》里的靜妃,劉敏濤憑借兩部男人戲中的女性角色,實現了“大器晚成”。
2017-12-25
-
演員,要對得起這份事業——專訪演員馮遠征
蔣迪雯 攝 一個演員——而非娛樂明星,若想對得起這份事業,必須做到什么? 日前,在新劇拍攝間隙,演員馮遠征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