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宏元:不離中國味道,不止步于中國味道
◎在左宏元迄今創作的兩千多首歌曲中,小調風格是最為明顯的個性標識,他的音樂中總是富含各種地方戲曲元素,以傳統的五聲音階為主,再搭配百轉千回的轉音和充沛的情感,顯得韻味十足。
2017-10-25
-
《情滿四合院》何冰演活“京味”傻柱
何冰在劇中飾演有里有面的北京爺們兒,劇照中的水杯、沙發等老式物件勾起了觀眾不少回憶。
2017-10-25
-
對話熱播劇《青戀》導演馬進: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田園
《青戀》導演馬進 26集青春勵志、農村創業題材電視連續劇《青戀》目前正在央視一套熱播。
2017-10-25
-
告別舞臺之后的楊麗萍——心靈的舞臺無處不在
楊麗萍在深圳 “不老神話”、永遠的“孔雀公主”楊麗萍又來深圳啦!目前,“楊麗萍花園——愛·生活·時光”藝術展正在深圳市羅湖美術館舉行,該展覽全方面、全景式展示了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四十多年來的舞蹈藝術生涯以及其對生活、時尚和美學的獨到審美和理解。
2017-10-25
-
王學圻談《十八洞村》:看了本子我知道了什么是精準扶貧
作為“十九大”的獻禮片,10月13日上映的影片《十八洞村》真實反映了中國精準扶貧的攻堅戰,全片以鮮活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歷史質感,在充滿“詩意的現實主義“影視語言中,將辛勤農作在田間的農民刻畫成了“大寫的人”。
2017-10-24
-
鄭曉龍再拍醫療題材劇 映照時代展現人文關懷
由鄭曉龍執導,張嘉譯、王珞丹、江珊主演的新劇《急診科醫生》即將開播。
2017-10-24
-
嘻哈包袱鋪首次"觸電" 高曉攀透露將參加央視春晚一審
原標題:嘻哈包袱鋪打造電影《兄弟,別鬧!》 作為目前非常火爆的相聲團體,嘻哈包袱鋪也“觸電”了。
2017-10-24
-
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訪十九大代表、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康輝
主播臺上的康輝 “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深深地觸動了我。
2017-10-23
-
孟廣祿:我們有責任讓好戲曲唱得響站得住留得下
10月20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集體采訪活動,主題為“文化發展開創新局面”。
2017-10-20
-
杜淳:真實是最大的敬意
中國首部維和軍旅題材電視劇《維和步兵營》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繼《戰狼2》后又在觀眾中掀起了一陣軍旅熱,同時段收視率位居第一,取得收視率和口碑雙豐收。
2017-10-20
-
陳佩斯、楊立新:笑里滄桑喜劇人
笑,是人性的一種需求。
2017-10-19
-
風一樣的刀馬旦——訪十九大代表、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谷好好
“風一樣地”愛著戲曲的谷好好,在演出之外還從事著大量戲曲建設、推廣工作 前不久,上海市舉辦“喜迎十九大同唱中國夢”中秋戲曲晚會,谷好好和奚中路表演了一個武戲節目,現場一片叫好。
2017-10-18
-
用最新、最好的方式推廣戲曲文化
小香玉與孩子們 “劉大哥講(啊)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男子打仗在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提到豫劇,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豫劇《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的經典唱腔,這也是十九大代表,北京綠谷小香玉藝術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小香玉唱得最多的豫劇段落。
2017-10-18
-
賈樟柯:我們創造了歷史
金磚五國導演合拍《時間去哪兒了》 賈樟柯:我們創造了歷史 《顫抖的大地》(巴西) 沃爾特·塞勒斯執導 《呼吸》(俄羅斯) 阿列斯基·費朵奇科執導 《孟買迷霧》(印度) 馬德哈爾·班達卡執導 《重生》(南非) 賈梅爾·奎比卡執導 《逢春》(中國) 賈樟柯執導 10月19日,電影《時間去哪兒了》將在中國公映。
2017-10-18
-
“演戲要生活,生活不演戲”
《南哥》總制片人及男主角孫洪濤。
2017-10-17
-
《中國戲曲大會》 以獨特方式“講好中國故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之后,戲曲傳承工作日益受到重視,古老的傳統藝術再次迎來了春天。
2017-10-16
-
“道阻且長,初心不忘”
她憑借《丁果仙》 《范進中舉》 《傅山進京》《于成龍》等叫好叫座之戲享譽業界。
2017-10-13
-
用影視為納西文化留點東西
張春和畫作 對談記者:王金躍 對談嘉賓:張春和(納西族藝術家 導演) 9月25日早上,一部反映納西族文化的電影《云上石頭城》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首映禮,片中主演趙曉明、祝新運、韓月喬等一起亮相。
2017-10-12
-
“氣象先生”宋英杰:今天天氣不是好 而是好冷
1993年3月1日,對《天氣預報》節目而言是個頗有紀念意義的日子。
2017-10-12
-
好故事一定會打動年輕人——導演毛衛寧談新作《愛人同志》
嶺南小鎮惠平,五四運動的余波未平。
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