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文學和早期中國現代性
1872年10月14日 中國最早的文學期刊《瀛寰瑣紀》出版 同治壬申年九月十一日(1872年10月14日),中國最早的文學期刊《瀛寰瑣紀》創刊號在上海公共租界發行,這里后來成為有清一朝毋庸爭議的媒體之都。
-
四庫全書如何選印?
袁同禮去南京就四庫全書影印事貢獻意見,于8月3日返北平。
-
《近代學術集林》推動近代學術史研究進程
復旦大學出版社推出的《近代學術集林》第一批五種、計60卷已經于近日出版,包括盧弼、徐昂、章鈺、吳士鑒、夏敬觀五位近代學者。
-
新課本與會及酒與藥之關系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
文字為何會由“直排”變為“橫排”?
由于漢字單音節方塊字的特殊性,使得形式上“直排”或“橫排”都無不可。
-
歷史感的缺失與“偽佚文”的輯佚
劉濤《現代作家佚文考信錄》 引言 近年來,中國現代文學的輯佚工作已有不少實績,學者“刊海搜佚”所得成果不僅對既有文學史格局構成了挑戰,也為歷史敘事提供了諸多突破的可能。
-
述茅元儀《全唐詩》
季振宜《全唐詩》及內頁 今人讀清康熙間欽定《全唐詩》,知其淵源有自。
2019-12-09
-
詞韻迤邐:宋詞在英國的譯介
19世紀中葉,隨著中國國門被鴉片戰爭打開,越來越多的職業不同、身份各異的英國人來到古老的中國。
2019-12-07
-
現代作家的“佚文”或“集外文”研究
《中國現代作家佚文佚簡考釋》,宮立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一版,68.00元 《中國現代作家佚文佚簡考釋》是宮立的處女作。
2019-12-07
-
《徐志摩全集》的前世與今生
商務印書館解放后退還給陸小曼的《志摩文集》紙型。
2019-12-07
-
作家出版社:中國文學新創作的專業出版社
原標題:中國文學新創作的專業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掃描 1953年11月,作家出版社成立,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合署辦公,到現在已經66年了。
-
《讀書雜志》中的人與事
《讀書雜志》是《努力周報》的增刊。
-
胡安定:《玉梨魂》版權之爭與職業作家的形成
在中國文學的現代化進程中,職業作家的形成無疑是很重要的一環。
-
關于老舍《四世同堂》的《預告》
《掃蕩報》1944年11月8日第四版發表的《預告》 《掃蕩報》1944年11月10日第四版《掃蕩副刊》發表的《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變成四世同亡”,這是老舍對這部巨著的結尾的最初構想。
-
陳子善:《守望萊茵河》再版本
《守望萊茵河》書影 《守望萊茵河》是美國女劇作家麗琳·海爾曼(1905—1984)的代表作,根據好萊塢舞臺劇改編的電影曾獲1944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夏丏尊的兩部譯著
1932年1月1日出版的《中學生》新年號,有魯迅的《答〈中學生〉雜志社問》。
-
敦煌文獻中的“號頭”
二十世紀初敦煌藏經洞出土的唐五代宋初的“臨壙文”“亡文”“患文”“脫服文”等民間應用文,開頭部分一般由兩到三組駢偶而有事理性的句子組成,多援引佛教義理設喻明理,注重因果關系的論說,句式整齊,文辭精妙,高度概括,引領下文。
-
孟子與《孟子文獻集成》
一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后世對發揚孔子之道貢獻最大、影響最大的非孟子莫屬。
-
何其芳《星火集》版本考略
《星火集》收錄了何其芳寫于1938年至1944年間的一些文章。
-
商務印書館出版最新《徐志摩全集》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不幸遭遇空難,年僅34歲,今天是詩人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