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淳樸與自然的藝術
《回答》 《致那些愛我多于愛他們自己的人》 《童話》 《我的自然母親》之二 《我以熱血投靠霞光》 《樹的夢》 我一年多前剛認識巴音博羅時,被他散發出來的文學與詩意的氣質所吸引,他娓娓道來的故事和侃侃而談的妙語,展示了他與眾不同的氣質和修養以及淵博的文化底蘊。
2018-06-15
-
在書法中“為萬世開太平”
20世紀書壇,群星燦爛,出現了諸如吳昌碩、康有為、齊白石、于右任以及金陵四老等書法大師巨匠。
2018-06-15
-
浸潤
有位同道來談書法,對我說,你的字在布白上很像一個人了。
2018-06-15
-
一生畫長征
此路通向臘子口 沈堯伊/繪 每一個成熟的作家,都會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和所熟悉擅長的領域。
2018-06-15
-
小品:咫尺之間自有樂趣
白鹿圖(中國畫) 王德芳 咫尺之間的繪畫即“小品” 。
2018-06-14
-
謳歌自然 抒寫情懷
荷氣滿塘(中國畫) 柴培甲 人類的歷史,是與大自然共命運的歷史;而藝術的歷史,同樣是一部謳歌自然、禮贊自然的歷史。
2018-06-14
-
年輕人要敢為時代做藝術代言
6月8日,“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這不僅是美術界的一次綜合性大展,也是青年美術工作者的一次群英會,是對我國青年美術創作成果的一次檢閱。
2018-06-14
-
上海中國書法院正式落戶新虹藝術館
經過十年的醞釀、協調,上海中國書法院日前正式落戶閔行區新虹藝術館。
2018-06-14
-
清華美院“畢業拍”作品被一搶而光
“112號拍品《小酒館》,現在后區男士出價2萬元。
2018-06-14
-
郭寶慶:我是一名書法工作者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2018-06-12
-
反彈琵琶——寧強新禪畫藝術精品展暨研討會在京舉行
據新華社 近日,由中國國際美術館主辦的反彈琵琶——寧強新禪畫藝術精品展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此次畫展共展出寧強教授近年來創作的50幅精品力作。
2018-06-12
-
徐悲鴻《愚公移山》將拍賣 畫中人物為何是印度人?
即將現身拍場的徐悲鴻油畫《愚公移山》。
2018-06-11
-
嘉德春拍舉“市”無雙
傅抱石仕女畫經典之作《游春》。
2018-06-11
-
在插圖中重溫“四大名著”的藝術魅力
1990年版“四大名著”套系之《紅樓夢》,劉旦宅繪。
2018-06-11
-
享受孤獨的夜行者
何曦“荷花”系列攝影作品 何曦是一個優秀的畫家,這并不會掩蔽他同樣是一個出色的攝影家。
2018-06-11
-
文物活化 再綻光華
桃宴酒壇圖軸(中國畫) 吳昌碩 梅花圖軸(中國畫) 吳昌碩 近年來,故宮形式多樣的文創設計與精品特展相結合,不僅拉近了博物館與民眾之間的距離,也讓故宮博物院的大量珍貴藏品“活了起來”。
2018-06-10
-
《映日荷花》別樣紅
6月9日,上合青島峰會主場館畫作《映日荷花》驚艷亮相。
2018-06-10
-
書寫品質的追求
曹操《觀滄海》(楷書) 張 宇 當今社會,能夠靜下心寫寫楷書,已經成為一種人生態度,因為在忙碌、高速運轉的世界里,求得一份心靈靜謐是何等奢侈。
2018-06-10
-
也許有些出人意料,農民畫是上海社會記憶的民間范本
《皮影》,高金龍1992年作,時年47歲 《夏日的回憶》,梁瑞芬2017年作,現年72歲 《金秋紅菱》,胡佩群2008年作,現年48歲 《迎春》李介蕓2017年作,現年68歲 《早餐》,吳巧云2017年作,現年67歲 在國際化大都市上海,至今仍然保存了農民畫這種藝術種類:金山農民畫和西郊農民畫,并且先后被列入上海非遺名錄。
2018-06-09
-
澳大利亞水彩畫家約瑟夫·祖布克維克作品
澳大利亞水彩畫家約瑟夫·祖布克維克作品.
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