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淳樸與自然的藝術
《回答》
《致那些愛我多于愛他們自己的人》
《童話》
《我的自然母親》之二
《我以熱血投靠霞光》
《樹的夢》
我一年多前剛認識巴音博羅時,被他散發出來的文學與詩意的氣質所吸引,他娓娓道來的故事和侃侃而談的妙語,展示了他與眾不同的氣質和修養以及淵博的文化底蘊。
讓我吃驚的是看到了他的油畫后,我更欣賞和羨慕他的才華。他是一個出色的作家,更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他的畫選擇了與自然接軌,與天地同歌,與純樸相連的情懷,他筆下的人物、鬼怪、神靈、妖魔,是如此的栩栩如生。他的筆下時空錯亂,古今飛躍,天地合一,氣勢磅礴。所謂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在他的無限想象的運用之下顯得得心應手。從他的作品里,我感受到了世界是如此神秘奇妙,萬物與人間的緊密無限,幻想與夢境的美妙無比,這些是他創作的精神源泉,使他的作品能源源不斷出現在世人的眼前。作品《神燈啊,請照一照人的心靈》《樹的夢》《變形記》《黑暗頌》《精靈之舞》《我自然的母親》《向博爾赫斯致敬》《無處不在的占領》《神山、天湖、罕王的馬骨和我的頌歌》等,每一幅作品都向我們展示了他心靈的語言,靈魂的故事。可貴之處是他有超現實主義的想象,又有非哲理式的邏輯。正可謂:畫之天趣,在筆墨之外,不可以言傳。
巴音博羅的油畫作品沒有那么多渲染和學院派的痕跡,卻散發出狂野奔騰的筆觸,激情淫意的絢麗色彩,使人激動不已,流連忘返。他的人物與自然界沒有具象的樣子,沒有透視的規矩,沒有比例的約束,只有他得意忘象的天馬行空。宋代郭若虛有句話說,畫乃心印,這在巴音博羅的作品里處處可見。巴音博羅也是一位詩人,他的詩一般的意念和遐想在他的繪畫作品中飄蕩回旋,顯示出他廣闊的胸懷,激情的澎湃。“胸中有意味,所作比不凡;而畫工之筆,終無神觀者。”(宋代鄭剛中)
當前在中國藝術界常用的“中國當代藝術”之名,把中國除別于世界之外,那些模仿西方幾十年之前的風格,改頭換面加上中國元素,比如中國的波普藝術就標榜自己是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代表或寫照,實在不妥。在全球化的當代藝術浪潮里,藝術已經不再以國界而劃分,不再以人種而區別,所謂當代藝術是包括中國藝術家在內的所有世界藝術家當下創作的作品。如何表現內心深處的個人靈魂,創造個人藝術語言,不再模仿前人的丹青軌跡,是每一位有志向的藝術家共同努力的方向。藝術的個性化和獨特性正是當代藝術全球化的趨勢,藝術家要與世界接軌,要成為當代藝術世界大家庭的一員,個性化和獨特性是決定性的因素。此時,再看巴音博羅的作品,他淳樸與自然的藝術表現在當代藝術的潮流里,無疑是一個奪人眼目、標新立異的亮點。
(作者系美國舊金山美術學院教授、抽象畫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