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慶祥:“我來了,我跳舞,我變化!” 2024-01-03
- 顧湘:我是一種海里的軟草,疲疲沓沓,也可以說很柔和 2024-01-03
- 《年會不能停!》導演:沒上過班,怎么拍好職場 2024-01-02
- 楊少衡談枕邊書 2024-01-02
- 楊爭光:用文學把時代精神表現出來 2023-12-29
- 張平:我從不詆毀自己的生命家園 2023-12-28
- 用過盡千帆的清醒審視寫無愧我心的赤子情懷 2023-12-27
- 馬伯庸:讓人愛的小說人物都不是“預制菜” 2023-12-26
- 讓作家出版社成為優秀作品的好歸宿 2023-12-25
- 陸天明:一山放出一山攔 2023-12-24
- 賈平凹:越是有大悲憫,越是要盡人事 2023-12-24
- 王小帥:電影是漂泊者的歸宿 2023-12-22
- 許春樵:悲天憫人是作家的天性 2023-12-22
- 女性要警醒自己,不要抗拒變化這件事 2023-12-21
- 在自然文學和生態文學之間 2023-12-21
- 李翊云:寫作,你永遠也找不到合適的詞 2023-12-21
- 希望閱讀我的小說是一次心靈療愈 2023-12-20
- 郭文斌:倡導一種“功能性讀書” 2023-12-20
- 在場的鄉土寫作才鮮活 2023-12-19
- 藝術大地上精神的守望者 2023-12-19
- 索南才讓:始于純粹 2023-12-18
- 蔣方舟:我始終相信一個人超越時代的可能性 2023-12-18
- 構建新時代抗美援朝戰爭文學書寫新范式 2023-12-15
- 文藝理論家錢中文:?“現代性”與“本土化”漫談 2023-12-15
- 關注人的靈魂 2023-12-15
- 海飛:我就想把小說寫成好小說,把劇本寫成好影視 2023-12-13
- 《月光武士》導演虹影:一部小眾文藝片,會不會活兩天 2023-12-13
- 寂地:在《平凡的世界》中看到遠處的燈光 2023-12-13
- 陳先發:詩人的豐富性來自他感受世界的維度和銳度 2023-12-12
- 劉斯奮: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三條路 2023-12-12
- 陳早:我譯的不是里爾克,而是我所理解的里爾克 2023-12-11
- 海男談枕邊書 2023-12-11
- 魏思孝x劉詩宇x王雪:如何貼近當下的“小鎮青年” 2023-12-10
- 郭保林:對山河的愛就是對生命的愛 2023-12-08
- 王凱:我的小說直到今天還都是那些戈壁軍營故事 2023-12-08
- 繼承傳統 擁抱未來 2023-12-07
- 張平:希望有更多作家投入現實題材寫作 2023-12-07
- 譜寫中華詩詞當代華章 2023-12-07
- 漢譯文學的觀念、研究及其他 2023-12-06
- 陳河、傅小平:寫作很難很苦才是正常的,必須自律才能得以前進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