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正明|鐘明全:中國奇跡
二十二、四項原則
國無綱不立
沒有方圓規矩不成
沒有原則的社會主義建設
沒有原則的改革開放
在中國
行不通
不強調階級斗爭為主
但不等于沒有階級的堅守
粉碎四人幫后黨內出現不良傾向
一部分仍然存在思想僵化或半僵化
一部分倡導或宣揚無政府主義
反對社會主義制度
反對共產黨的領導
反對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
反對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針對左的或右的傾向
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
在北京理論工作務虛會上講話
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
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1981年6月十一屆六中全會決議
進一步明確基本原則
是全黨團結全國各族人團結的政治基礎
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
偏離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論和行動都是錯誤的
否定和破壞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論和行動都是不能容許的
1982年四項基本原則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7年10月黨的第十三次代表大會
四項基本原則成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成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核心內容
1992年10月18日
新通過的黨章正式載入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和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2007年10月21日黨章修改中
將四項基本原則作為立國之本
四項基本原則
一步步演進
最終成為
黨的國家的人民的指針
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針和綱領
成為社會主義中國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立國之本
回想改革開放的四十年
如果不堅持四項原則
我們不知道
前進路上
又會有
多少波折
多少迷離
多少漫無主題的追求和探索
過去的四十年中
我們用四項原則
去檢驗
去指引
去思考
排除了種種危險
度過了種種危機
取得了種種勝利
彈撥原則主弦
始終如一堅守
就像詩歌寫作
只要不離根本
即使朦朧
即使抽象
即使神性
都會感動心靈
改革開放打開了國門
不僅搞活了商品市場
也打開了人們的視野
思想的閘門也如流水
人們也會在商海沉浮
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思潮
消極享樂奢侈腐敗也會相生
好比沒有思想的詩人書寫的空緲
影響
混淆人們的視聽
經濟發展
發展經濟
人們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調動起來的積極性
有的正
有的邪
有的背離國家民族利益
中飽了自己的私囊
有的正氣凜然
無私無畏
誠如臧克家的有的人
誠如葉文福的將軍你不能這樣做
雖然改革開放一切向前
作為人民的公仆
作為共產黨人
沒有特權
只有犧牲
只有奉獻
只有帶領人民致富
才是各級干部的職能
1957年鄧小平即說黨要監督黨員要受監督
在中國來說誰有資格犯大錯誤就是中國共產黨
犯了錯誤影響也最大
如果我們不受監督
不注意擴大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會就一定要脫離群眾犯大錯誤
鄧小平在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兩年總結中認識到
不到一兩年時間就有相當多的干部被腐蝕了
卷進經濟犯罪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
犯罪的嚴重情況不是過去三反五反能比的
他諄諄告誡在經濟達到可喜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時
要告訴人民包括共產黨員在內應該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
堅持這個傳統才能抗住腐敗現象
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住艱苦創業
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敗現象
鄧小平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客觀辯證提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
他說我們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
一手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
一手打擊經濟犯罪
克服特權現象
要解決思想問題
也要解決制度問題
他說反腐敗還是要靠法制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
對干部和黨員來說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
還是要靠法制
搞法制靠得住些
面對洶涌的物欲
面對權錢交易
面對官倒
腐敗
中國共產黨人
用自己的歷史經驗和制度潔身自好
以敢于接受監督敢于正視問題的自覺
樹立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崇高威信
樹立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豐碑
人民是一切的母親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992年小平南巡時講到路線政策對不對
會不會改變應不應該變變不變得了
總是從人民是不是得到利益
人民是不是高興人民是不是滿意
人民是不是擁護人民是不是贊成
人民是不是答應人民的心情是不是平靜
這些站在人民的立場人民的感情的角度判斷的
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
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
只有堅持這條路線
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
人民是看實踐
人民一看
還是社會主義好還是改革開放好
我們的事業就會萬古長青
不是詩人的鄧小平除了堅守四項基本原則更多的也是深愛著人民
他的那句名言真實袒露了他赤誠的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我深情地
愛著
我的祖國和人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