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一體視域下的中國多民族文學研究叢書》近期出版
近年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場域不斷拓展,無論具有當下性的作家文學研究,還是具有時空延展性的民間文學研究,都有較為豐富的成果出現。
2018-02-11
-
《傳統@現代》:民族類博物館 創新性展示之道的新探索
開欄的話: 中華民族五千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2018-02-11
-
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與生命力
2月4日,九華立春祭在浙江衢州舉行。
2018-02-11
-
201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少數民族神話數據庫建設”開題報告會綜述
2018年1月20日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承擔的201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少數民族神話數據庫建設”(17ZDA161)開題報告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會議室舉行。
2018-02-07
-
民族影像:尋找故鄉與他鄉文明交匯的十字路口
蘇國勝作品《俄亞大村》。
2018-02-02
-
《村寨里的紙文明》首卷在京發布
項目組在田野調查中拍攝的村寨里的各族剪紙作品。
2018-02-02
-
文海覓珠 經典傳世
裝幀新穎的《藏區民間所藏藏文珍稀文獻叢刊》(精華版)。
2018-02-02
-
在古籍中找尋藏族建筑的文化之根
馬扎·索南周扎設計作品——玉樹囊謙博物館。
2018-02-02
-
“皮影戲大篷車”開進內蒙古小山村
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的回信,激發了廣大基層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
2018-02-02
-
工業化制作民族題材商業大片沖擊五一檔 《戰神紀》演繹青年鐵木真成長史
《戰神紀》定檔4月28日全國上映,部分主創人員在發布會上合影。
2018-02-02
-
敘事主體在這里回歸
《香巴拉深處》海報。
2018-02-02
-
20種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阿文版于開羅書展首發
“中埃出版論壇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阿文版首發儀式”27日在第49屆開羅國際書展期間舉行,將首批20種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阿文版推向埃及市場。
2018-02-02
-
《羌族影像志》:用影像留住羌族之美
由四川美術出版社策劃出版的《羌族影像志——從疊溪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日前在北京舉行了新書發布會,并展出了大量攝影作品。
2018-01-31
-
第二屆世界華文詩歌大賽結果揭曉
為了紀念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弘揚愛國愛港的家國情懷,慶祝新詩誕生百年,由國際華文詩人協會、華夏經濟文化—世界華文詩刊等單位舉辦的第二屆“紫荊花杯”世界華文詩歌大賽征文活動日前圓滿結束。
2018-01-31
-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啟動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潘魯生近日宣布,全面啟動實施《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工作。
2018-01-31
-
讓世界聽見“中國多民族文學的聲音”
吉狄馬加(左三)等向交流營承辦單位代表——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管委會主任陳景玉(右一)授旗。
2018-01-31
-
民族文學:在民族化底蘊中呈現更多“當代性”
在當前多元化語境下,少數民族文學必須與時代對話,構建出獨特的文學經驗世界,發現時代肌理深處所蘊含的豐富“民族化”質地,尋覓世道人心的“民族化”表達,否則文學的“民族性”面臨著被消解和被剝奪修辭性的危機。
2018-01-29
-
《舞彩繽紛》:一場舞蹈藝術的饕餮盛宴
傣族女子獨舞《紫陶靈》。
2018-01-24
-
中蒙聯合考古隊揭開匈奴“三連城”身世之謎
中城中心臺基發掘后航拍圖。
2018-01-24
-
從中國民俗學百年記憶到德國經驗文化學闡證
1月14日,在鐘敬文先生去世16周年之際,第28期敬文民俗學沙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舉行。
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