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進化必須修復“注意力Bug”
在未經充分訓練的情況下,讓AI關注人是容易的,但關注某個特定的人是困難的。
-
人工智能可以是文藝創新的助推器
科學家曾經設想人類的心智和思想作為一種信息,可以從身體和生命組織中分離出去,原封不動地保存在另一種完全不同的介質中。
-
一場異彩紛呈的科幻盛宴
科學普及出版社近日出版了“科幻中國”系列新書,主編是中國科幻事業推動者董仁威和從事少兒科幻創作的青年作家超俠。
-
在真實中建構科幻 :論鄭軍的科幻小說創作
鄭軍是當代中國科幻文壇一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非典型科幻作家。
-
試論科普型兒童科幻小說的創作
一、由來 在首屆少兒科幻星云獎中,設立了個特別的獎項:“科普型科幻小說”專項獎。
-
王德威:想象世界(及其外)的方法
科幻小說是中國文學邁入二十一世紀后最重要的現象。
-
陳楸帆:“超真實”時代的科幻文學創作
AI寫作:誰是主,誰是仆 我們所處的時代比科幻還要科幻。
-
重讀《狂人日記》:論魯迅與科幻的淵源
原標題:《狂人日記》是科幻小說嗎?——論魯迅與科幻的淵源,兼論寫實的虛妄與虛擬的真實 摘要 本文從文學史、科幻詩學、再思寫實主義的角度,對魯迅《狂人日記》做出嘗試性的新解讀。
-
李玥陽:重訪“小靈通”的時代
編者按 當代中國的科幻文學起始于五六十年代的科學文藝,一九五四年發表在《中國少年報》上的鄭文光的《從地球到火星》是新中國第一部科幻小說。
-
《月球房地產推銷員》:唯一確定的是寫作本身
《月球房地產推銷員》 作者:李唐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品: 華文天下 2019年1月 單看書名,聯想到的是最近的電視劇《安家》。
關鍵詞:  《月球房地產推銷員》李唐書評不危2020-05-07
-
書評:細讀《重慶提喻法》
原標題:深度書評 | S讀:也談《重慶提喻法》 編者按 一段穿越時光的影像,一座變亦未變的城。
-
《太陽系大樂透》:科幻大師的初試啼聲
原標題:科幻大師的初試啼聲 ——菲利普.迪克和他的《太陽系大樂透》 《太陽系大樂透》 作者: [美] 菲利普·迪克 譯者: 魏春予 出品方: 科幻世界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年3月 《太陽系大樂透》是菲利普·迪克人生中第一個長篇。
-
陳楸帆:贏家的故事里,那些成為代價的人被刻意忽略了
中國這幾年流行一個詞叫“人生贏家”,非常值得尋味。
-
林天強訪談: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
林天強 我們今天介紹這位跨界奇人,跨越科幻、影視、文化創意、城市經濟規劃、互聯網產業研究等多個領域,并且在諸多領域均有建樹。
-
請給“科普文學”一席之地
一 談起科普,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心目中所謂科普作品就是科技知識淺說文章的代名詞。
-
大教堂和飛鳥:評《莫比烏斯時空》
《莫比烏斯時空》 作者:顧適 新星出版社 出品:八光分文化 2020年3月 在若澤·薩拉馬戈的《修道院紀事》中,曾經出現了兩項曠世奇偉的超級工程:其一是葡萄牙國王傾全國之力搭建的宏偉修道院;其二是一名瘋子神父、一名斷手老兵和一名女巫靠收集人的靈魂來和以太相互作用,形成升力,從而飛向天空的機械大鳥。
-
《創造性:人類創新的科學》:科學透鏡下的天機
原標題:科學透鏡下的天機 文以成卷,書以載道。
關鍵詞:  《創造性:人類創新的科學》黃鳴奮薦書世界讀書日創造性2020-04-23
-
顧適訪談: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
前面一段時間采訪的作者都是男生,已經有讀者問了,我們美麗的女科幻作者在哪里?好吧,今天就先介紹一位如同古典交響樂的知性美女——顧適。
-
宇宙浩渺,尋不盡中國味道
科幻中國系列 主編:董仁威 超俠 科學普及出版社 2020年2月出版 長時間以來,科幻作品都被戴著“舶來品”的帽子,似乎鮮有中國味道。
-
寶樹訪談: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
說起新生代科幻作家,有一位奇人不可不提,靠《三體X:觀想之宙》在科幻圈出道,一出道就在極短時間內高產了一大批高質量科幻小說的——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