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過月亮河》:守護人性的溫暖
裘山山的長篇兒童小說新作《游過月亮河》(希望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發布的“中國好書”2023年7月推薦書目),一個突出的創作特點就是向善性,即守護人性的溫暖,保持著對生活的善念和良知。
2023-11-08
-
建構具有現代意識的兒童主體形象
如何理解現實、把握時代、更好地塑造兒童文學的典型人物,提升現實題材兒童小說的創作水平,是新時代對兒童文學提出的新期待。
2023-11-08
-
走到更美好的未來,也不忘傳統
莫問天心的兒童散文集《滾太陽》以兒童的視角還原了作者在山東德州的童年,從兒時美味到鄉村美好,全面呈現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北方鄉村的生活風貌。
2023-11-07
-
董宏猷《金嗩吶》:一場酣暢淋漓的民間音樂盛宴
我與宏猷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了。
2023-11-06
-
《明亮的日子》:用心底的陽光照耀自己
郭姜燕的兒童長篇小說《明亮的日子》講述的是少女高如艾的成長史,單親家庭的她因為小時候被火燒傷,脖子上有一道明顯的傷疤。
2023-11-06
-
一曲蕩氣回腸的戍邊英雄贊歌
高巧林是一位被嚴重低估和忽視的作家。
2023-11-05
-
《紫云英合唱團》:以詩意呵護鄉村兒童成長
吳洲星的兒童文學創作扎根于鄉村兒童現實生活,聚焦鄉村兒童的心靈成長。
2023-11-01
-
劉耀輝 宋玉瑩:“五四精神”燭照下的童心解放——評劉云芳的童話創作
內容提要:劉云芳的童話創作顯示出對“五四”時期兒童文學審美傳統的繼承,但更富含對現代兒童文學本體性的探求。
2023-10-30
-
冷湖上的擁抱,愛的破冰之旅
《冷湖上的擁抱》,每每思及此書是講述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的故事,我便會因其嚴肅的題材、宏大的敘事而望而卻步。
2023-10-25
-
以動物視角引領孩子與歷史對話
張吉宙的《小黃牛和野斑鳩》為原創童話的書寫增加了一種新形態,這是一部讀起來很有感覺、讀完后印象又很深的優秀作品。
2023-10-23
-
鄭開慧:明亮的笑容
鄭開慧先生小時家里的藏書大都有橘子的氣息和痕跡,讓人覺得很有趣。
2023-10-23
-
孩子與家,大連與祖國母親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大連、旅順等地曾被侵華日軍占據多年,學過初中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
2023-10-23
-
《紫云英合唱團》:在飛揚的歌聲中照亮夢想
在長于書寫鄉土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家中,吳洲星的作品以溫婉詩性的語言和平靜如水的敘事而顯得別具一格。
2023-10-20
-
“只揀兒童多處行”
1981年,我19歲那年,在鄂南一個偏遠的小鎮上,買到了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蘇聯作家康·巴烏斯托夫斯基的散文名著《金薔薇》(李時譯),簡潔樸素的白色封面上,印著兩支金色的薔薇,“金薔薇”三個字,是用鋼筆書寫的漂亮行草。
2023-10-20
-
兒童小說《手足琴》:琴與情的交織
趙麗宏在兒童小說新作《手足琴》(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發布的“中國好書”2023年6月推薦書目)中,又一次將目光投向熟悉的生活,在對童年的回望中譜寫了一曲動人的樂章。
2023-10-18
-
在對話與交流中 建立中國兒童文學的世界坐標
中國兒童文學的發生、發展與世界兒童文學的譯介關系密切,我們在中外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中走出屬于自己的中國道路。
2023-10-18
-
兒童文學的“微寫實”與“幻想術”
兒童文學在進入新時代文學場域后,該如何繼承現實主義的偉大傳統?今天對現實主義的諸般討論,多有耽溺于應然性理論想象的問題,反而忽略了對實然性歷史經驗的總結。
2023-10-17
-
讓孩子們帶著美、善意和力量走向未來
在《語法是首溫情的歌》里讀到一句話:“花心形容詞經過名詞旁邊,看都不看一眼就走,留下名詞獨自心碎”。
2023-10-16
-
《你好,松果》:關于復調小說的話語策略
近日,一口氣讀完兒童文學作家肖云峰跨越五年出版的兩本小說《貓王子》和《你好,松果》。
2023-10-13
-
兒童京劇小說的“戲中戲”
近年來,兒童文學作家有意識地“向后轉”,進行“文化尋根”,回望和潛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尋求豐沛而獨特的創作資源。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