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是故鄉映在心田的影子
如果把文學比喻成一座山,它無疑是許多人心中的喜馬拉雅山;如果把文學比喻成一朵花,它應該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彼岸花;如果把文學比喻成一個地方,它一定是許多人魂牽夢繞的故鄉。
2023-03-08
-
邀請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看
2021年9月10日,我發了個朋友圈,大意是人生中第一個教師節,在華東師范大學度過。
2023-03-07
-
老藤:鄉賢出于陵藪
一次去秦嶺采風,我在博物館的商山四皓雕像前佇立許久,四皓雕像細而高,形銷骨立,形似充氣不足的卡通人偶,與人偶不同的是他們像枯死的胡楊,紋絲不動,不會隨風搖擺。
2023-03-07
-
非虛構《太陽透過玻璃》:我們的驛站
打開電腦文檔,準備開寫時,習慣性地看一眼電腦右下角的日期顯示:2023年2月18日,頓然驚覺,明天就是父親去世三周年的紀念日。
2023-03-07
-
孫頻:國王與囚徒
人的年齡越長,可能越容易相信一些人力與科學之外的東西,這在本質上還是源于人的無力,或者說,是終于承認了自己的無力。
關鍵詞:  孫頻2023-03-06
-
王海雪:灰與白
一部作品完成并被發表后,再次重讀,發現自己與它已經徹底剝離了關系,成為一名普通讀者。
2023-03-06
-
《太陽透過玻璃》后記:緩慢地活著
父親在醫院的老年病房里躺了五年,這五年間,我無數次想到,他要離我們而去了,老年病房只是他人生的“終點站”,未來的某一天,當他真的要登上那艘開往天堂的船的時候,我需要做什么?給他準備哪些他喜歡的衣物?要不要通知他退休前的單位和他最鐵的老哥們?請哪些親朋好友來參加告別儀式?要為他寫一篇怎樣的悼詞?還有,買天長園還是清逸靜園的墓地……他還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我就在想這些問題。
關鍵詞:  薛舒2023-03-06
-
葛亮:一均之中,間有七聲
探訪了久負盛名的瓷廠。
2023-03-02
-
寫作的過程是反復馴養一頭野獸
必須坦白的是,這篇小說的誕生有一個背景,它關乎寫作者的創作心理。
2023-03-02
-
“如意”的背后是“天意”
寫下這些文字時,俄烏沖突正勁。
2023-03-01
-
當疾病或垂老迫近時
打開電腦文檔,準備開寫時,習慣性地看一眼電腦右下角日期顯示:2023年2月18日,頓然驚覺,明天就是父親去世三周年的紀念日。
2023-03-01
-
鄭小驢:《南方巴赫》創作談
我有個喜歡攝影的朋友,是一家度假酒店的老總,每天堅持用專業相機拍一張海上落日,不管刮風下雨,全年無一日落下。
2023-02-28
-
遲子建:關于寫作的十二則體會
1 作家要善于取材,更要善于掌握“火候”,這個火候,需要作家有全面素養,比如看待歷史的廣度、看待現實的深度、對美的追求等。
2023-02-26
-
60年100首詩,致敬雷鋒
每年3月5日到來之際,或不只是3月5日這個時間節點,總會有親友甚至陌生人給我打電話、發微信,向我“求援”。
關鍵詞:  雷鋒精神2023-02-26
-
魯敏:故鄉總在望著我
自1998年寫作至今,25年了。
2023-02-22
-
散文里的“有我”與“忘我”
一 中學時代提到散文,我們通常會說到記敘文、抒情文以及議論文,這是最為基礎和簡單的分類。
2023-02-22
-
萬勝:?一場新雪為我鋪好了稿紙
我在海棠街上的一家名叫三和百貨的大商場工作了十六年。
2023-02-21
-
尋常人間煙火里,愿與摯愛相珍重
2000年,18歲,青蔥一樣的年華,我正在當地一所中等師范學校念書。
2023-02-21
-
徐小雅:我鐘愛動物的隱喻與美
直到現在,我仍然清楚記得十幾年前自己觀看《老男孩》時的感受。
2023-02-21
-
文學不會忘記他們
古稀之年,我為一段過去了的、不可忘卻的歲月書寫了這部底層工人的奮斗歷程,這是我心心念念的愿望。
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