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圖姆庫里·斐拉格:用詩歌抒寫人生的思想家
作品描繪的是馬赫圖姆庫里制作手工藝品。戴桂菊攝/光明圖片
馬赫圖姆庫里·斐拉格(1724—1807)是土庫曼斯坦著名詩人和哲學家。他學養深厚,閱歷豐富,一生留下了700多首詩歌,其中相當一部分詩歌富含人生哲理,在中亞廣為傳誦并成為規范道德行為的“法典”。馬赫圖姆庫里被稱作與屈原、莎士比亞、席勒、普希金齊名的東方詩人與哲學家,他的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30多個國家出版。2024年是馬赫圖姆庫里誕辰300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2024年和2025年的重要紀念活動清單,許多國家都舉辦“馬赫圖姆庫里年”活動。
Ⅰ 馬赫圖姆庫里的家國情懷
馬赫圖姆庫里出生在土庫曼斯坦西南部里海沿岸的一個小鄉村,父親阿扎季(1700—1760)是當時知名的詩人和學者,其作品在土庫曼斯坦經典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受父親影響,馬赫圖姆庫里小時候對詩歌有獨特的愛好。他在自家的圖書館里學習,掌握了豐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識,還通曉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等。良好的家庭熏陶為他日后從事詩歌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他還跟父親學會打鐵、馬具和首飾制作等手藝活,用以維持生計。
進入而立之年,馬赫圖姆庫里決定赴中亞國家的知名學府學習,同時也試圖開拓視野,了解周圍世界。1753年,他進入布哈拉汗國的一所伊斯蘭學校。一年以后,他轉入布哈拉知名的科克里塔什伊斯蘭學校接受系統教育。在那里,他結識了一位學識淵博的敘利亞籍土庫曼人,并與他一起游歷了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以及印度北部。1757年,他來到中亞伊斯蘭學校最集中的花剌子模首都希瓦,進入由喜爾哈孜汗王建立的伊斯蘭學校繼續深造。在國外學習期間,他表現出非凡的才華,成為遠近聞名的詩人。
1760年,由于父親病重并隨后去世,馬赫圖姆庫里回到家里。當得知心愛的姑娘孟麗因父母貪圖彩禮而被迫嫁人,兩個哥哥也在出征中被俘犧牲時,他悲痛不已。雖然他后來也娶妻生子,但始終無法忘記初戀。不幸的是,他的兩個兒子分別在12歲和7歲時夭折。在生活中遭受接二連三的打擊后,他為自己取筆名“斐拉格”,意為“與幸福分離的人”“不幸的人”或者“憂傷的人”,這一筆名經常出現在他此后的詩歌創作中。后來,他再次離家赴周邊國家游歷,到過哈薩克斯坦的曼格什拉克半島、俄羅斯里海邊的阿斯特拉罕、阿塞拜疆、土耳其以及中東許多國家。1807年,馬赫圖姆庫里辭世,安葬在父親的墓地旁。
馬赫圖姆庫里有700多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流傳至今,其中約80%以手稿形式存在,另一部分則以民間口頭傳說方式出現。從題材來看,這些作品包括他的人生經歷與處世哲學兩類。在第一類詩歌創作中,詩人通過描寫故鄉的山川、河流、草原、牧群來抒發對故土和祖國的熱愛。在詩歌《我在尋找》中他寫道:
我的心渴望著巨變,
對祖國的熱愛無限。
……
松吉山啊,我可愛的山巒,
山間的小路令我流連忘返。
此外,馬赫圖姆庫里留下了一系列反映親情和愛情的經典詩篇。父親是他人生的第一位導師,詩歌《父子對話》敘述了詩人為離家去“認識大千世界”而說服父親的過程;《父親》一詩表達了詩人對父親品格的高度贊揚:
人間青史留名要憑非凡的成就,
世間的奧秘凡夫俗子無法悟透。
父親的靈魂在神靈中穿梭飛動,
他的軀體將長眠于地下棺槨中。
馬赫圖姆庫里很早就失去了母親,《你在哪里》一詩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無盡思念之情:
生活對你未免太殘酷,
你宛如玫瑰變得干枯。
你沒有叫我隨同而去,
讓我留下來終日哭泣。
我慈祥的母親,
我的摯愛,你在哪里?
馬赫圖姆庫里共有12個兄弟姐妹,兩個哥哥阿卜杜拉和馬麥特薩帕出征時被俘虜,再也沒有回來。馬赫圖姆庫里一生都在思念兩位兄長,詩歌《他們沒有回來》中寫道:
人生中聚散離合在所難免,
有人家園被毀,妻離子散。
有人尋找親人,望眼欲穿,
日夜期盼,他們仍未回還。
在詩人的姐妹中,祖貝達是最通情達理又溫柔可愛的妹妹,詩人通過《致胞妹》一詩傾訴自己失戀的苦悶心情。馬赫圖姆庫里一生深深地愛戀著孟麗姑娘,雖然這對情人并沒有成為眷屬,但詩人創作了相當數量的詩歌來描寫愛情的美好——《請相信我》《你美若天仙》《在心上人的花園里》和《你的黑眼睛》等均屬于其中的經典之作。在《愛之居所》中他寫道:
親愛的,你的眉宇間有一顆美人痣點綴,
你的話語讓所有的戀人感到親切和甜美。
你身材苗條,像孔雀開屏一樣盛裝出現,
天上的月亮也不好意思與你一起游玩。
50歲以后,馬赫圖姆庫里一直生活在孤獨、悲傷和苦悶中,身體狀況也逐漸惡化?!赌昀稀贰犊酀臏I》《我的命運就是這樣》《時光不再》和《一切皆空》等詩作皆流露出詩人憂傷、痛苦的情緒。
在馬赫圖姆庫里生活的年代,土庫曼處于困難時期。由于大部分領土位于卡拉庫姆沙漠,阿姆河是人們賴以生活的水源。然而,當時阿姆河經常改道。遇到這種情況,土庫曼各部落就被迫遷移到南部的綠洲地帶。此外,土庫曼各民族還經常處于布哈拉、希瓦、伊朗和阿富汗等周邊國家的侵擾之下。況且,土庫曼各部落首領之間也不團結,他們各自為政,這就客觀上為異族侵略提供了可乘之機。馬赫圖姆庫里在游歷了周邊國家后,強烈地感受到土庫曼各部落團結和統一的必要性。于是,他奮筆疾書,用詩作來號召人民為榮譽和自由而戰:“不要流淚,也別過于悲痛,/永遠與祖國保持命運與共,/喝口酒,精神會受到振奮,/斐拉格,把自己獻給人民(詩歌《斐拉格》)!”“各部落如同一個家庭和睦相處,/大家共用一張餐桌,同吃同住。/一切獻給祖國,使命至高無上,/面對土庫曼軍隊,巖石變泥漿(詩歌《土庫曼的未來》)?!?/p>
Ⅱ 馬赫圖姆庫里的人生哲學
在馬赫圖姆庫里的作品中,有一半以上屬于人生哲理類型,其中充滿了名言警句,可謂妙語連珠。例如詩歌《我的朋友》中有“失去了朋友,世界上就沒有快樂”,詩歌《人生如白駒過隙》中有“心靈的貪婪會毒害人”“做事先要學會做人”“與人為善良言相勸,除暴安良人人爭先”“人生如白駒過隙,多行善事莫遲疑”,詩歌《玩家》中有“須知且牢記,凡事都有盡頭,/出門做客,到了時候就得走”,詩歌《斐拉格》中有“災難臨頭時不要氣餒,需鼓足勇氣直接面對”“與人交流始終要彬彬有禮,尊重親人和近人榮幸無比”,詩歌《朋友們》中有“君子對他人之物不抬眼皮,小人對他人之物垂涎三尺”,詩歌《需要一匹馬》中有“要想把客人當作知己來對待,主人需要把自己的心扉敞開”,詩歌《最好》中有“美德是人間共同的財富,其價值超過所有的寶庫”等。
助人為樂是馬赫圖姆庫里堅守的生活準則。在《對心的教誨》一詩中,他寫道:
請自己記住并告訴其他人,
我們在世上客居不過一瞬。
對單身漢和病人熱心幫助,
這才是應該走的正確道路。
馬赫圖姆庫里主張建立一個和諧共生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在詩歌《但愿不再……》中,他直接呼吁:
但愿每個人都能有孩子,
家庭幸福永遠不再失去。
但愿所有熱戀中的情人,
終日相守永遠不再分離。
在《其他人》一詩中,他寫道:
不要把眼睛轉向妒忌者的臉,
永遠沒必要與他們共同進餐。
不要瞧不起命運悲慘的奴隸,
有些富人與奴隸們相差無幾。
在詩人的作品中,既有對貧苦百姓的同情,也有對拜金者的譏諷。例如詩歌《寄語年輕人》中說“如果你積累了相當多的財富,請把一小部分發給窮人相助”“如果你能吃飽,請慷慨地給窮人面包”,詩歌《反省自己》中說“不要到富有的吝嗇鬼家里做客,窮人更慷慨,甘為客人傾其所有”“一旦年輕人在財富中感到享受,他的心就被韁繩拉向拜金那頭”等。
崇尚勇士和鄙視懦夫是馬赫圖姆庫里詩歌的主題之一。例如詩歌《請你看過來》中說“人人喜歡那些慷慨和勇敢的人,膽小鬼是每一個逃離戰爭的人”“勇敢的人為了祖國能舍棄生命,人們將永遠不會忘記他的英名”,詩歌《微笑》中說“我愿拿一百個懦夫換一個勇士,勇士將榮譽看得比生命更珍貴”,詩歌《特征》中說“懦夫只會在家里逞英雄,猛士則英勇奮戰傳美名”等。
《與猛士同在》一詩集中體現出馬赫圖姆庫里的豪邁氣概和家國情懷:
如果為自由而浴血奮戰,
英雄好漢不會留有遺憾。
人生幸福是為人謀福利,
為祖國和人民帶來收益。
總之,馬赫圖姆庫里的詩歌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對于制定人們的行為規范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早在19世紀下半葉,匈牙利學者兼旅行家阿·范貝里(1832—1913)曾經預言:“馬赫圖姆庫里的書將會長久地在土庫曼人那里位居第二,僅次于《古蘭經》?!睂嵺`證明,馬赫圖姆庫里的作品不僅在土庫曼斯坦,而且在整個中亞地區,也堪稱最有影響的經典著作之一。
Ⅲ 馬赫圖姆庫里熱
國際社會對馬赫圖姆庫里及其作品的關注始于19世紀上半葉。1842年,在土庫曼供職的俄國波蘭裔外交家、詩人和斯拉夫學者亞·赫德吉科-鮑列伊科(1804—1891)首次將馬赫圖姆庫里的三首詩譯成英文在倫敦出版并附上了詩人簡介。1867年,匈牙利東方學家和旅行家、布達佩斯大學教授范貝里把馬赫圖姆庫里的21首詩歌和9個作品片段譯成德語發表。1872年,俄國外交官費·巴庫林(1846—1879)首次將兩首馬赫圖姆庫里詩歌譯成俄語并發表題為《土庫曼的歌曲和他們的詩人馬赫圖姆庫里》的文章。俄國著名作家和政論家薩德科夫-謝德林(1826—1889)在閱讀了馬氏作品后稱其為“東方的席勒”。
20世紀初,馬赫圖姆庫里的作品進入俄國和中亞各國精英階層的視野。1911—1914年,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俄國的阿斯特拉罕和布哈拉相繼出版了馬赫圖姆庫里詩集。1926年,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也出版了《馬赫圖姆庫里作品集》(300首)??陀^地講,真正的馬赫圖姆庫里研究還是從蘇聯時期開始,彼時馬赫圖姆庫里的詩集被譯成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文字。1947年,蘇聯舉辦了馬赫圖姆庫里形象創作比賽。莫斯科蘇里科夫美院三年級學生阿伊汗·哈德吉耶夫(1924—1998)創作的形象沿用至今。蘇聯科學院建立馬赫圖姆庫里語言文學研究所,培養出一批馬赫圖姆庫里學專家。
獨立后的土庫曼斯坦非常重視對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研究。2014年,即馬赫圖姆庫里誕辰290周年之際,土庫曼斯坦科學院馬赫圖姆庫里語言、文學和國家手稿研究所與史密森學會共同出版了《馬赫圖姆庫里詩集》(土語、俄語和英語版)。與此同時,土庫曼斯坦科學院派出研究人員赴馬赫圖姆庫里生前學習和游歷過的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伊朗、土耳其、俄羅斯的阿斯特拉罕和印度等地查找詩人的手稿和相關史料,這些國家的檔案館和手稿中心把珍藏的資料奉還給土庫曼斯坦科學院。
在土庫曼斯坦,許多農場、高校和街道都以馬氏名字命名。僅在阿什哈巴德一市,就有多處設立于不同時期的馬赫圖姆庫里雕塑。土庫曼斯坦國立大學以馬赫圖姆庫里命名,土庫曼斯坦世界語言學院以馬赫圖姆庫里的父親阿扎季命名,土庫曼斯坦科學院還設有馬赫圖姆庫里語言、文學和國家手稿研究所。2024年5月17日,為紀念馬赫圖姆庫里誕辰300周年而建立的馬赫圖姆庫里雕塑在阿什哈巴德舉辦揭幕儀式。土庫曼斯坦總統謝爾達爾·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出席并致辭,他對馬赫圖姆庫里在土庫曼斯坦歷史和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為紀念馬赫圖姆庫里誕辰300周年,土庫曼斯坦國家出版署推出《馬赫圖姆庫里作品選》,還舉辦了題為“馬赫圖姆庫里智慧寶庫”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全球34個國家的400多位學者與會。
在哈薩克斯坦,馬赫圖姆庫里是最知名和最受喜愛的詩人。2024年7月,一尊專門為紀念馬赫圖姆庫里誕辰300周年而制作的詩人雕塑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隆重揭幕。在烏茲別克斯坦,馬赫圖姆庫里享有獨特的地位。從2017年起,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就有一條中央大街以馬赫圖姆庫里命名。那里的中學和大學都開設了馬赫圖姆庫里作品學習和研究課程。2024年,烏茲別克斯坦出版了馬赫圖姆庫里學術研究文集,還拍攝了反映詩人生平的電影。2024年9月,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以馬赫圖姆庫里命名的中學正式啟用。為了配合詩人誕辰300周年紀念活動,塔吉克斯坦還把反映馬赫圖姆庫里生活與創作的波斯語手稿和史料轉交給土庫曼斯坦。2024年3月,吉爾吉斯斯坦教科部與土庫曼斯坦教育部商定在吉爾吉斯斯坦中學和大學開設馬赫圖姆庫里文化遺產選讀與研究課程。此外,吉爾吉斯斯坦出版了馬赫圖姆庫里研究文集。在俄羅斯的莫斯科和阿斯特拉罕,均有馬赫圖姆庫里雕塑。
Ⅳ 馬赫圖姆庫里與中國
馬赫圖姆庫里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及中國。在土庫曼斯坦國家出版署推出的最新版《馬赫圖姆庫里作品選》(2024)中,涉及中國的詩句有:“我從歐洲大地飛向中國,宛如雞冠鳥,/在枝繁葉茂的花園里把薩巴女王尋找(詩歌《你能否理解?》)。”“在這個世界上你是孤身一人,/愿你如同一匹駿馬四處狂奔。/無論身處羅馬、印度或中國,/都要把該學的知識認真掌握(詩歌《生命顯現》)?!薄澳愕姆济鱾骱苓h,甚至波及到天朝本土,/無論是誰,只要見你一面,就會六神無主(詩歌《你美若天仙》)。”“我沒有賴以生存的食糧,正在忍受饑餓,/這些年我走遍了羅馬、中國和花剌子模(詩歌《這就是我的命運》)。”
在馬赫圖姆庫里看來,如果說羅馬代表了歐洲和西方,那么中國就代表了亞洲和東方。在《這就是我的命運》一詩中,他甚至表示自己到過中國。目前,尚沒有史料證明詩人來過中國。土庫曼斯坦總統謝爾達爾·別爾德穆哈梅多夫也證實,“馬赫圖姆庫里從未來過中國,但他在詩作中贊美過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度”。馬赫圖姆庫里對中國的描述激發了土庫曼斯坦乃至整個中亞地區人民對東方大國——中國的神往,為增進中亞各國與中國人民的友誼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中國于1992年1月6日與土庫曼斯坦建交。隨后,中土兩國關系不斷向前推進。2023年1月,在謝爾達爾·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訪華期間,中土兩國領導人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聯合聲明》將中土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此外,繼2023年土庫曼斯坦“中國文化年”之后,中國2024年7月也迎來了“土庫曼斯坦文化年”開幕式活動。
土庫曼斯坦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和具有戰略意義的西部近鄰。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加強我國的馬赫圖姆庫里思想遺產研究,能夠幫助國人深層了解歷史悠久的土庫曼文化,促進中華文明與中亞文明的交流與互鑒。
(作者:戴桂菊,系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