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話》走進博白 為博白注入文學新活力
“《買話》是一面映照時代的鏡子,一把開啟城鄉記憶的鑰匙,它對鄉土變遷的深刻洞察,與博白的現實圖景高度共鳴。鬼子將《買話》的文學之旅帶到博白,既是對博白這片文化熱土的深情厚意,更是對博白縣文學事業發展的巨大鼓舞和支持。”近日,博白縣委宣傳部部長沈俊雨在“《買話》走進博白——著名作家廖潤柏(鬼子)文學座談會”上的一番話,道出了《買話》一書在博白大受關注的根源。
《買話》融入豐富的“博白元素”
《買話》是魯迅文學獎得主、“廣西文壇三劍客”之一的作家鬼子去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的長篇小說。這部歷時18年創作完成的作品,不僅是作家鬼子多年來文學沉淀的結晶,更是他對人性、命運和生活的深刻洞察。
沈俊雨表示,《買話》是一面映照時代的鏡子,一把開啟城鄉記憶的鑰匙。他相信,這次高水平的文學交流,必將為博白縣的文學創作者和愛好者拓寬視野、激發靈感,注入新的活力,讓筆下的博白老故事訴說新篇章。
座談會現場。 盧伊琳攝
“長篇小說《買話》中,其實帶有不少‘博白元素’。”南寧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馮三四表示,鬼子在構思、創作《買話》期間,曾走進博白,不僅為當地學校、古村捐贈圖書、植樹,還為古村大車坪、大車坪博物館及子材井題字,還為博白縣中學題詞“博中博大”。這些經歷使小說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博白的影子”。比如,小說中的“大花坪”其實就是他的家鄉博白縣永安鎮新祥村大車坪,小說中的關鍵人物“馮山四”的名字,正是從他本人的筆名“馮三四”演變而來。他希望這次座談會能吸引更多的文學愛好者來到博白,書寫博白故事,宣傳博白文化。
座談會上,博白縣本土作家王振清、梁潤紅、鄧抒華等分別就《買話》談了心得體會。博白縣文聯主席陳宇認為,此次文學座談會將為博白的文學創作注入新活力。
玉林市文聯副主席、玉林市作協主席梁曉陽,玉林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吉小吉,博白縣文聯副主席、小說家賓業海,詩人陳志華均表示:此次座談會的舉辦,不僅能讓《買話》真正走進博白讀者的內心,還將吸引更多文化名家把目光投向博白,傳播博白聲音。
感受博白歷史文化底蘊
在座談會上,作家鬼子詳細講述了《買話》的創作歷程和感悟,并就小說的寫作技巧和結構、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等進行了分享。
據了解,這并不是《買話》第一次走進博白。早在2024年6月10日,在博白縣永安鎮新祥村大車坪屯就舉行了“我們都是劉耳的親人——鬼子長篇小說《買話》閱讀沙龍”,活動吸引了眾多文化名家參與。
近年來,博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發展,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資源,持續推動文化繁榮。通過多次邀請區內外文化名家、作家走進博白縣開展采風活動,不僅推動了當地文藝事業的發展,更提升了博白縣的文化影響力與知名度。
同時,作家鬼子一行還走進博白縣永安鎮和頓谷鎮采風。在永安鎮,他向永安鎮中心小學、貞平村小學、新祥村小學捐贈其作品《買話》。還走進廣西歷史文化名村——大車坪,參觀村中古宅、大車坪博物館等,并從文化視野角度對大車坪的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提出建設性建議。在頓谷鎮,他走訪了金圭塘古村落、石弓灣老渡口、關塘口村、頓谷初中、勝利小學及頓谷街圩,通過實地調研感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城鄉發展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