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資源注入,古建活化煥新
從一度黯淡的老房舊瓦到重獲新生的別樣舞臺,從游客如織的打卡景點到更加立體的文化窗口,在北京,以演藝資源深度賦能城市更新的嘗試方興未艾。作為示范效應輻射深遠的全國文化中心,在古建筑活化利用層面,許多先行的“北京經驗”值得分享與探討。
古建筑搭起獨特舞臺
清風徐徐,鳥鳴盤旋,夜色中的燃燈塔影靜默佇立,被腳下飄來的音樂裝點、環抱。不久前,2025京津冀古建音樂季在通州區燃燈塔及周邊古建筑群啟幕,這一晚,運河船工號子蒼勁唱響,琵琶弦音宜動又宜靜,草原上的馬頭琴與自印度遠道而來的塔布拉鼓對話諧鳴,數百年前曾回蕩鐘磬之聲的大成殿月臺,再次因音樂醒來。
歷史為北京留下了得天獨厚的積淀與財富,遍布京城的古建筑向來是天然而獨特的舞臺。昔年,張藝謀執導的太廟版歌劇《圖蘭朵》轟動一時,如今,越來越多的古建筑正成為承載演藝資源的新天地。接下來,古建音樂季將持續走進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北京大覺寺、北京白塔寺及周邊地區。
演藝新空間與“會館有戲”品牌持續推進建設,讓不少沉寂多時的老會館再度賓客盈門。在顏料會館,沉浸式曲藝劇《南城記憶之“老門神”》深挖周邊區域留存的老北京風土人情;在正乙祠戲樓,昆曲《游園·驚夢》充分利用這座“古戲樓活化石”的底蘊空間;在湖廣會館,沉浸式音樂劇《金風玉露》把此處見證的革命往事與梨園傳奇寫入劇情,兩輪駐演下來,曾經的“京城第一會館”已經在不少年輕觀眾中立住了名號。
“定制化”挖掘古建更多內涵
在古建筑里做演出,“首先要知道文物保護的紅線在哪里?!背两揭魳穭 督痫L玉露》總制作人李東說。古建筑不同于可以適配各類劇目的傳統劇場,若要讓這些珍貴的空間得到真正的活化利用,“定制化創作是前提條件?!币浴督痫L玉露》為例,在布設燈光音響時,所有的線纜都依據湖廣會館的場地條件進行了特殊的技術保護,隔絕對文物本體的損傷。
為了真正打造“沉浸式”體驗,創作團隊還把燈光“藏”進會館之中——《金風玉露》的背景設定在民國初期,那也是湖廣會館聲名顯赫的年代,現代照明還遠未普及,“我們用‘筐’把所有的燈光包起來,它的形狀、色彩、裝飾和會館本身一模一樣,觀眾走進來,立刻就會被帶入當時的情境。”李東說,隨后,戲班春鳴社的故事掀開序章,由表及里道來湖廣會館的風云歲月。
古建音樂季主理人姚瑛同樣秉持一種“定制化”理念,在每場演出內容與空間的對應上,她與音樂家堅持找到“強關聯”的平衡。比如,今年音樂季的開幕演出地點選在多元文化交織共生的“三廟一塔”,于是,來自天南海北的樂器和音樂形式在這里相聚相融。
自2021年創立以來,古建音樂季已有許多成功探索:五塔寺銘刻著乾隆對母親的孝心和祝福,當德高望重的鋼琴家鮑蕙蕎在樹蔭與石刻間奏響琴音,兩位女性仿佛完成了一次穿越時空的對望;國子監歷史悠久,“琥珀四重奏”選取在時間跨度上與之匹配的作品演奏,于西洋弓弦間留下無問東西的回響……
多方聚力深度盤活空間
說起最令姚瑛難忘的一場演出,莫過于2021年古建音樂季初次走進宏恩觀的那天。彼時,宏恩觀剛剛完成騰退,大殿里厚厚的灰塵保潔人員連續清掃了幾個小時,才終于露出了地面,但當琵琶名家吳蠻與大提琴家宋昭的琴聲開始流淌,時間的塵埃被震落。這場特別的演出讓姚瑛和同事們“真正看到音樂如何盤活一座建筑”。
“我們想讓更多的建筑像宏恩觀一樣,因為演藝資源的注入得到新生。”姚瑛說。今年,古建音樂季首次突破單一地域,實現京津冀三地文化遺產資源的深度聯動,音樂家將陸續到訪蔚縣玉皇閣、保定市淮軍公所博物館、天津戲劇博物館(廣東會館)、天津安里甘藝術中心等多個空間,這次足跡的擴展,得到了京津冀三地文物部門聯合指導及屬地文旅部門的大力幫助。而4年來,“政策扶持+商業資金”的模式始終維持著音樂季的演出品質和高效運轉?!督痫L玉露》同樣得到相關部門與企業的雙向支持,在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聯、天橋盛世集團等多方合力助推下,票房、文創都交出了合格答卷,讓會館真的“有戲”了。
“在做這個項目時,我們考慮的從來不只是湖廣會館。”李東說,“北京是首善之區,我們希望為北京乃至全國的古建筑活化利用提供參考?!毖督痫L玉露》與古建音樂季的成功先例,北京演出娛樂行業協會會長張海君建議,以古建筑為代表的演藝新空間在布局未來的高質量發展時,一大關鍵是要找到獨特的定位符號,“因地制宜的過程要靠運營團隊,也需政府部門、行業組織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