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不薄新書愛舊書
來源:人民日報 | 陳平原  2025年06月13日07:44

某回接受媒體專訪,談及新書舊書的關系,我脫口而出,說自己“不薄新書愛舊書”。這話初聞很簡單,實則內蘊深厚,值得一說。

近百年前,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寫過一冊暢銷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第一篇“談讀書”,有這么一段:“許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讀現代出版的新書。因為許多流行的新書只是迎合一時社會心理,實在毫無價值。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的書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讀一遍兩遍以至于無數遍。我不敢勸你完全不讀新書,我卻希望你特別注意這一點,因為現代青年頗有非新書不讀的風氣。”話說得很委婉,骨子里還是拒絕“流行的新書”,提倡閱讀那些“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的書”。

我的態度沒有朱先生那么決絕,曾撰文辨析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階層對于“經典”的不同理解,還有“經典”與“流行”之間錯綜復雜的對峙與對話的關系。因此,我不敢完全謝絕“流行的新書”。只是面對每年出版20萬種新書的現狀,確實有一種茫然失措的感覺。反躬自省,明知新書中有不少精品,但承認個人時間及精力有限,只能更多照顧自家書房中那些老住戶。并非戀物,也不純粹是懷舊,就因為翻閱舊書時,有可能重新面對自家曾經有過的喜怒哀樂與得失成敗,感覺上更為厚重與立體。

隨著年齡增長,曉得人生有限,能讀的好書實在太有限了,因此,不能不挑食,傾向于閱讀那些自覺有趣而且讀得懂,還與自家生命歷程相關的圖書。可以是新書,但以舊書為主。新書有錢就能買到,舊書則不見得,有時候,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

我說的“舊書”,不是古書店里昂貴的秘籍珍本,也不是舊書店中兩三折的減價圖書,而是藏在自家書房的某一角落,平日里難得見面,但猶如多年故交,“不思量,自難忘”的書籍。表面上有點破舊,來歷卻很不一般,每本都能講出一堆故事。這樣的舊書,刻著時間印記,帶著個人情感,有溫度,存記憶,不可復制,獨一無二,承載著往日的好時光,值得再三摩挲。某種意義上,那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書籍不僅僅是擺設,剛進家門時,確實只有物質形態;可經過閱讀、把玩與品味,逐漸融入我的生命與記憶中。多年后,青燈下獨自面對,儼然是無話不談的老友。借用辛棄疾的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但這里有個前提,那些書必須是曾經直接面對、多少有過交流與對話的。坦白交代,書房巍峨,好些書其實沒有這樣的幸運。

藏書再多,若未曾讀過,只是物質占有,意義不大。最好是剛入門時,略為翻閱,并寫下最初的印象,免得“一入侯門深似海”。道理淺顯,但真正實行起來,很不容易。那天收拾藏書,發現一大本《陳夏買書志》,撰于1987年9月的“小引”中,談及買書五樂,其中有曰:“買書歸來,隨意翻閱,賞其書香撲鼻,嘆其高論驚人。亦有大呼上當,摔書長嘆之時。讀好書手舞足蹈,卻未必見賢思齊;睹濁物嬉笑怒罵,倒令我立志著述。好好壞壞,皆有可喜之處,此其樂五。”應該說,立意不錯,只是很難堅持。最早一則寫于1987年9月24日,2000多字;最晚一則是1990年4月16日,只有短短五行。也就是說,持續時間不到三年,且越寫越簡單,最后只剩下購書時間及書名。

為了督促自己不忘初心,我曾以《陳夏買書志》為素材,在《瞭望周刊》連載《逛書攤》。那則寫于1988年12月的《〈逛書攤〉小引》,談及自己年來頗喜買書,唯恐變成了業余圖書館員。于是,買書、藏書的同時,也時時記下翻書、讀書的感受與體會:“買了書而不翻不讀,在我總有一種負罪感,就好像請來了朋友而又撇下人家不理。可要讀完每本剛買來的書,又實在不必要也不可能。于是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強迫自己三五天內,把剛買來的書隨便翻翻,獲得大概的印象,有興趣就讀下去,沒興趣則為日后的閱讀提供‘索引’。”很可惜,小引加13則短文,堅持不到一年,也無疾而終。

隨著時間推移,家中藏書越來越多,工作也越來越忙,好多書籍入藏后,并無認真晤面的機會,真是愧對眾多好書。雖有強烈的求知欲,但被日常事務擠壓,或忙著撰寫專業著述,不能心無旁騖、自由自在地閱讀,見到好書,拿起又放下,一不小心便咫尺天涯,對此,深感遺憾。

平日里讀書,很少寫詳細的批注,只是重點畫線。即便如此,看著那些高高低低、深深淺淺的曲線,遙想昔日讀書情景,揣摩當初的心情與感受,還是蠻有趣的。比如那天翻閱王瑤先生著《中國新文學史稿》,上冊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4年版,封面蓋父親的印;下冊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5年版,封面有母親的簽名。父母當年購藏《中國新文學史稿》上下冊,明顯都認真讀過,書上畫了很多紅線。日后我報考北大博士生時,也曾使用這兩冊書,只是每個人畫線風格不同,還是能大致判斷。兩代人的閱讀痕跡,或重合,或分離,能不引人遐思?

面對滿屋子舊書,感情十分復雜,有的當初癡迷,如今已揚棄;有的初見時無感,今天卻頗為驚艷,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所謂時勢的變遷,所謂生命的痕跡,所謂閱讀的進步,就體現在無數當年格外珍惜、如今可能蒙塵的“舊書”上。所有這些,豈是裝幀越來越講究的新書所能取代的?

(作者為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av综合日韩|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彩对白综合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综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 |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青青热久久综合网伊人|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欲|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人人婷婷色综合五月第四人色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