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名著,從選好譯本開始
6月8日,“愛上名著,從選好譯本開始”閱讀分享會在北京首都圖書館舉辦。首都師范大學燕京講席教授、人文社科學部主任劉文飛,文學譯者、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許小凡,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從《小王子》《動物農場》《老人與?!贰斗鹛m德斯的狗》《小毛驢之歌》這五部經典世界名著出發,分享他們對書中親情與愛情、權力與成長等永恒話題的深入理解,解析經典譯作的文學價值以及優質譯本對閱讀的重要性,為讀者打開了一扇重新認識西方經典名作的大門。
翻譯是傳遞思想和文明火花的過程
《老人與?!返淖g者李文俊和《小王子》的譯者郭宏安曾是劉文飛在社科院外文所的同事,也是他十分敬重的兩位前輩。活動現場,劉文飛深情回憶了與兩位先生共事的往事,感慨于前輩翻譯家們對待翻譯事業的熱忱和純粹,也對二位先生寫得譯作副文本的文采以及文本中表達的對作品的深刻理解表示欽佩。劉文飛表示,兩位中文文字功底深厚的前輩是他多年來學習的榜樣,出自這些名家之手的譯本是值得讀者挑選并反復閱讀的?!按蠹铱梢匀ふ夷阕钚膬x的譯作,它就是你的那朵玫瑰。世界上有太多的玫瑰,但是你愛的可能只有一朵,最好也只有一朵,就像小王子擁有的獨一無二的那一朵一樣?!?/p>
“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碰撞,其實是在我們每個讀者自己的心靈與腦海中發生的?!被厮葑约簩W生時代的閱讀歷程,許小凡坦言,自己對中文始終懷有一種十分珍重與珍惜的情感,這也使她最終成為一名文學譯者。學生時期,《小王子》《要塞》《小毛驢之歌》《約翰·克利斯朵夫》等優秀翻譯作品以其高質量的文本內容,激發了她對文字的熱愛。“我后來通過學習英文、做文學翻譯來迫近中文,也是因為小的時候深受這些譯作的影響,這些經過翻譯進入到中文的文字,是中文非常好的形態。”
韓敬群感慨,在他所接觸的老一輩翻譯家中,很多人翻譯并非是為了賺取稿酬,而是出于真正的熱愛。他把這些翻譯家們稱作“盜火者”——從異域“盜”來文化的火種?!斑@些翻譯家非常了不起,他們不是簡單地把一本書從一個語種翻譯成另一個語種,而是把思想和文明的火花帶到我們國家。一代代翻譯家薪火相傳,傳的不僅是翻譯技巧,更多是把異域的文化養分源源不斷地輸送至我們的肌體。所以中國文明的每一點進步,都有翻譯家的巨大貢獻,這是毋庸置疑的。”
如何選擇好的譯本?
劉文飛認為,選擇好譯本需要從三個維度進行考量。第一,選擇高水平的譯者。站在一個專業譯者的角度,他認為譯者不能有自己的風格,優秀譯者的翻譯風格應該就是原作的風格;而對讀者來說,挑選好的譯者也是一件“功夫活”,需要大量閱讀積累,才能形成自己的閱讀趣味和審美偏好。第二,了解不同語種的風格差異。中國幾個大的語種文學都有各自的翻譯傳統,讀者可以了解各語種的翻譯風格,將此作為選擇譯本的標準之一。第三,在舊譯、新譯和重譯本中審慎挑選。劉文飛認為不一定非要選取最新的譯本,但“文學名著的重譯有一定的必要性,一個好的新譯本一定會有譯者所注入的時代性”。
對于挑選好譯本的方法,許小凡表示,首先可以考慮值得信賴的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其次,她對出版社將原文附于譯文后的做法表示贊同,“這對于譯者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對譯文質量的把控是有益的”。再次,譯作的副文本也能夠為譯本添色:“對讀者來說,譯者的譯序和譯后記非常重要,一方面能夠讓我們更快地進入世界文學經典的語境,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些文字觀照譯者作為作品共同創造者的心靈質地。在這些譯作副文本中,我們可以了解譯者真正的水平,這能幫助我們挑選譯本。”
韓敬群則從讀者和出版人的雙重身份出發探討了這一問題。作為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出身的讀者,他在挑選讀物時會更注重書籍的版本,例如,讀杜甫的詩,便可著重考慮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杜詩鏡銓》、中華書局的《杜詩詳注》;選本則可考慮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作為一位出版人,他表示,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雖主要致力于出版中國當代原創文學作品,但對待外國文學翻譯作品,也同樣秉持著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與各個語種最優秀的譯者打交道,竭力為讀者出版高質量的譯本。對于普通讀者來說,譯本的選擇可以從比較簡單的法則開始逐步深入:“說到底,譯事三難‘信’‘達’‘雅’,翻譯第一要準確,第二要通達,第三要文辭優美,這個準則大體上還是不過時的。”
互動環節,三位嘉賓針對讀者提出的“如何簡單高效地為孩子挑選質量好且易讀的譯本”“如何平衡翻譯過程中的文學性和準確性”等問題給出詳細的解答,許多讀者也分享了自己在閱讀翻譯文學時的感受。優秀的譯作之所以能經久不衰,正是因為其既尊重原著精神,又充分發揮了中文的表達優勢?;顒釉跓崃业挠懻撝袌A滿結束,不少讀者表示通過此次活動了解了挑選譯本的方法,也對重讀經典產生了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