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荔枝,穿越千年的文化滋味
來源:澎湃新聞 | 梁佳  2025年06月12日08:43

荔枝,這一顆絳紗為膚、白玉為肉的南方珍果,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承載了遠超其物質形態的文化重量。

電視劇《長安的荔枝》在6月7日開播。當你剝開一顆荔枝時,別忘了——你正在品嘗的,可是穿越千年的文化滋味!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如何從昔日的御用貢品成如今的尋常果品?詩與畫中的荔枝,到底有著怎樣的風雅?

《長安的荔枝》劇照 敕牒上要求送“荔枝鮮”,而不是“荔枝煎”。

《長安的荔枝》劇照 荔枝使李善德被迫接下送新鮮荔枝到長安的任務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的這句千古絕唱不僅描繪了唐代宮廷生活的奢靡,更揭示了荔枝作為權力象征的深層意涵。在電視劇《長安的荔枝》中,這一意象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當代解讀。劇中小官李善德被迫接下從嶺南運送鮮荔枝至長安的“不可能任務”,折射出古代官僚體系中“上面一張嘴,下面跑斷腿”的殘酷現實。荔枝在此已超越水果本身,成為皇權任性的具象化表現。隨著時代的更迭,荔枝在民間文化中發展出一套豐富的象征體系,也成為文人畫的重要題材。

南宋 佚名《荔枝圖頁》 上海博物館

從權力象征到民間意趣

唐朝詩人白居易曾讓畫工畫過一幅荔枝圖(失傳),并寫了《荔枝圖序》,文中用“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等比喻生動形象地描摹荔枝,還提及荔枝難以儲存的特點,即“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長安的荔枝》劇照 荔枝運送路線圖。按照唐代郵驛“日行五百里”的極限速度,從嶺南到長安需十一日。

雖然目前所見唐畫中直接描繪荔枝的較少,但從文獻記載等可知當時存在描繪荔枝的繪畫,只因年深日久絹帛散佚等原因留存不多。

金銀器上的荔枝紋飾 西夏荔枝紋金牌飾 寧夏博物館藏

這塊寧夏博物館藏的西夏荔枝紋金牌飾告訴我們:荔枝已經是藝術圈的重要元素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離支伯趙圖》(佚名之作,下文將作介紹),更是讓荔枝與伯勞鳥上演了一出“吉祥如意”的宋代宮廷劇。

荔枝紋樣

荔枝在古代有多種名稱,離支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漢代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有記載,“于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樸,梬棗楊梅,櫻桃蒲陶,隱夫薁棣,荅遝離支”,其中“離支”即指荔枝。

因荔枝摘下后易變質,需與枝條分離運輸,故名“離支”。命名直接關聯荔枝的生理特性——摘下后易變質。

此果漢至唐較為常見。歷史記載中,荔枝作為南方珍果向北方宮廷的進貢始于漢代,至唐代成為制度。

文人雅士對于它的描摹也開始突破了食用導向,而強調視覺特征。唐代杜甫《解悶十二首》:“憶過瀘戎摘荔枝,青楓隱映石逶迤。京華應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詩中“紅顆”即指丹荔。宋代蘇軾《荔枝嘆》:“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采。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雖未直稱“丹荔”,但以“紅”喻其色,與“丹荔”意同。紅色被賦予吉祥、熱烈的文化內涵(如唐代以朱紅為貴色),荔枝的色彩成為其社會價值的象征。

宋徽宗時期,不僅在汴京艮岳嘗試種植荔枝樹,還耗費民力“以蠟封蒂”千里運輸。畫作里也開始出現了士大夫階層對日常物象的詩意改造——將民間常見的水果轉化為文人雅趣的載體。

北宋 趙佶(傳)《寫生翎毛圖》(局部) 大英博物館

《寫生翎毛圖》長卷的局部特寫,左側為白色梔子花,也是夏日當季鮮花。

《寫生翎毛圖》融合寫實與象征,展現北宋宮廷花鳥畫的高超水平。據《老學庵筆記》所述:“宣和中,保和殿下種荔枝,成實。徽廟手摘,以賜燕帥王安中。”據傳此荔枝樹是徽宗在皇宮保和殿種下的,并畫了此畫。盡管真偽仍有爭議(或是畫院人筆,或是后人仿本),但其藝術價值無可否認。

南宋 佚名 《離支伯趙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宋代《離支伯趙圖》是一幅典型的南宋院體花鳥畫,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紅黑大膽對比,設色妍麗,用筆細膩。該畫以荔枝和伯勞鳥(伯趙)為主題,展現了宋代宮廷繪畫的精湛技藝與象征寓意。諧音“利枝”或“離支”,象征“吉利”或“連理”,在宋代宮廷文化中常被賦予富貴、祥瑞的寓意。伯勞鳥:在古代被視為“報喜鳥”,與荔枝結合,可能暗含“報喜”“大吉”之意。

明 朱瞻基 三鼠圖冊之《食荔圖》故宮博物院

朱瞻基曾繪有三鼠圖冊,以苦瓜鼠圖(紙本墨筆)、菖蒲鼠荔圖(絹本設色)、食荔圖組成。其中的《食荔圖》以工筆繪之,一只小老鼠啃食紅色荔枝,刻畫出小老鼠賊眉鼠眼的樣子,偷偷的啃食。紅荔與“紅利”同音,為吉祥寓意。

明、清 佚名 《荔鼠圖》此圖與朱瞻基的那幅《荔鼠圖》很相似,或為臨本也未可知。

超越宮廷政治的層面,荔枝在民間文化中發展出一套豐富的象征體系,因荔枝外皮鱗狀突起似“狀元盔”,紅色果實象征“紅袍加身”,明清時期常以“一荔(利)奪魁”預祝科舉成功。但在文人筆下,又是另外一種景象。

文人精神的投射

比如南宋《荔院閑眠圖》中,荔枝樹與高士休憩場景結合,體現“丹荔蔭下,心遠地偏”的隱逸趣味。一個高士倚在臥榻上,主體建筑的屋頂用修葺整齊的草排蓋成,并有障日卷簾,下邊圍以美人靠。整個亭屋顯得空靈。基座為石塊砌筑,并鋪上鵝卵石散水,與現在的日本園林建筑比較接近。對著兩棵荔枝樹,兩棵荔枝樹一株是紅色,一株是粉白色。

宋 趙大亨 《荔院閑眠圖》遼寧省博物館

宋《荔院閑眠圖》(局部)紅色荔枝綴滿枝頭,高士倚臥榻上,有夏日乘涼之美意。

此畫與宋徽宗《寫生翎毛圖》相比,更注重人物與環境的結合,而非純粹的花鳥寫生。與《離支伯趙圖》相比,則更強調文人生活情趣,而非單純的吉祥寓意。

明 文徵明《荔枝圖軸》 湖北省博物館

清 羅聘 《荔枝圖軸》 故宮博物院

明 沈周 《荔柿圖》 故宮博物院 墨筆畫荔枝,柿子樹二枝。所繪荔柿,諧音“利市”。

其實這種心境的轉變和果品數量的增長與運輸業的發達不無關聯,到了明清時期,隨著海運發展,荔枝逐漸從貢品變為商品,其權力象征意義也隨之淡化。如今,依靠冷鏈物流、航空運輸,以及導航、物聯網等技術的協同作戰,天南海北的老百姓幾乎都能吃到新鮮的荔枝了。

近代畫家齊白石也常畫荔枝,曾云:“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王,白菜為菜之王”,由此可以看出齊白石對荔枝的偏愛。

齊白石繪《荔枝小雞》

荔枝在文人士大夫的審美體系中,實現了從物質到精神的升華。蘇軾曾以“日啖荔枝三百顆”(《惠州一絕》)借荔枝抒發放達之志。現在的文人墨客以荔枝入畫表達生活里的“小確幸”。

詩與畫中的荔枝,既是權力與財富的具象化符號,又是道德諷喻的載體;既承載世俗吉祥愿望,又寄托超脫塵俗的理想。當你剝開一顆冰鎮的荔枝時,看到的也許是映照中國社會變遷的文化果實。

只有當平民如李善德者不再為權貴驅使,當科技發展真正普惠大眾,那些承載著驛道艱辛的荔枝,才完成了從御用貢品到尋常商品的本質轉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99综合久久久精品|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色噜噜狠狠狠色综合久|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免费下载| 久久五月天综合网| 久久青青草原综合伊人| 色综合小说久久综合图片|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色|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色|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二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