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重點推進作品《太陽高照》改稿會在京舉辦
改稿會現場
6月3日,“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重點推進作品關仁山《太陽高照》改稿會在京舉行。評論家孟繁華,胡平,賀紹俊,叢治辰作為本書特聘改稿專家指導改稿;作家出版社社長董事長鮑堅,河北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振儒,河北省作協創研部主任王志新,花山文藝出版社社長郝建國,作家出版社專職終審左昡,作家出版社編審、本書責任編輯史佳麗等參加改稿會。會議由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主持。
《太陽高照》描寫了1984-2024近四十年間中國北方滹沱河畔農村的社會風俗、風貌和人情百態。小說以賡續傳統文化的視角,講述了正定常山戰鼓傳承人梁滿倉的創業故事,以及在糧食生產、鄉鎮企業興衰、城鎮化改革、扶貧和鄉村振興中的坎坷命運。作品真實生動地反映了元寶村各個階段尖銳復雜的思想斗爭,揭示出農民的精神面貌。鄉村振興看似簡單,卻牽扯各方利益,“三產融合”在無聲的刀光劍影中激烈地展開,三代人在風云變幻的時代風潮中求生存、求發展,最后使傳統文化在鄉村振興中做到了“三產融合”。塑造了梁滿倉、白三堂、白苗等富有個性的典型農民新人形象,講述了探尋人類文明創新的精神之源的生動故事。
鮑堅首先對各位專家和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表示,河北省作為鄉土文學創作底蘊深厚的地區,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鄉土文學作家,關仁山便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他強調,專家改稿機制是提升此類作品創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希望專家們提出真知灼見,共同助力作品完善。
王振儒表示,此次改稿會不但是一次學習、交流機會,河北省委宣傳部、省作協也對《太陽高照》的創作進行著密切關注,也希望雙方借此機會能夠進一步加強合作,也希望與會專家們對書寫河北鄉村振興的更多作品給予關注和指導。
郝建國談到,關仁山是河北鄉土文學的代表性作家,此次作品《太陽高照》展現了他對時代精神和河北文化的深刻理解,希望通過此次改稿會能夠讓作品得到更加完美的呈現。
左昡、史佳麗分別從終審和責任編輯的角度介紹了作品的創作背景、結構和內容認為《太陽高照》是一部融合傳統文化與現實關懷的佳作,通過小人物梁滿倉的創業浮沉,展現了傳統文化的賡續與當代農民的精神史詩,對近40年鄉村生活的復雜性和穿透力有著精準的把握。
專家們認為這部講述了四十多年來元寶村的滄桑巨變的長篇小說是一部典型的反映“山鄉巨變”的作品。書中關于常山鼓、嗩吶、剪紙等地方文化發展的線索,使鄉村生活不再僅僅是當代平面化的生活,而是有了歷史縱深;通過這面常山戰鼓,使得故事有了精神依托,小說不再僅僅要解決農民物質致富的問題,還要處理人的精神歸屬問題,使小說有了較高的思想境界;小說中元氣始終飽滿、一氣呵成;結尾處主人公面前仍然面臨矛盾,體現了關仁山現實主義態度的成熟。關仁山在追蹤前輩作家的足跡,奮力表達農民在物質生活發生巨大變化,從溫飽奔小康過程的“中國故事”的同時,不斷進一步思考和探究他們的思想和精神歸宿,這個探索可能是更為艱難更有價值的。
與會專家也指出了創作中存在的不足:作者想要把非常豐富的歷史內容都囊括進小說之中,這就帶來小說敘述的龐雜和缺乏連貫性,在人物的塑造上,可以通過對不同人物的重新梳理,確定其在作品中的定位,使其性格發展自然合理,形象清晰;常山戰鼓作為輔助性的元素,最好通過意象化的方式豐富小說的文化內涵;同時,敘述邏輯還有提升的空間,關于敘述人稱問題也要認真考量,哪種更契合作品的精神。專家們還對書名的調整修改充分發表了意見。
關仁山說,一定聽從專家們的意見認真思考,仔細消化后全面修改,寫出精彩的細節、精彩的人物來概括這個時代。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