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拓展網絡文學類型美學話語建構的新維度 ——血紅現實主義網絡小說創作簡論
來源:《網文新觀察》 | 鮑遠福  2025年06月05日08:42

內容提要

網絡現實主義或者說“新媒介現實主義”美學在數字時代的語境下不斷拓展其美學話語建構的新維度,而血紅現實主義網絡小說創作正是這一進路中的重要探索。作為一種融合傳統現實主義精神與跨媒介屬性的網絡文學“亞類型”,血紅的《嘉夢》《波斯貓,貍花貓》等作品通過文類融合、制造“爽感”、聲明“在場性”與凸顯“凡人流”的敘事策略,將社會現實的復雜性與個體經驗的微觀視角有機結合,揭示了處于“流變性”過程的現實主義文學創作實踐的美學觀念嬗變,為新時代中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實踐注入了新的活力。

關鍵詞

網絡文學;類型美學;話語建構;血紅;網絡現實主義

一、血紅創作概述及其現實主義探索

上海網絡作家血紅(本名劉煒)是一位擁有二十多年網絡文學創作經驗的大神作家,至今已撰寫十八部長篇小說,總字數超過七千萬字。在當代中國網絡文學領域,他也是非常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創作以玄幻、仙俠、奇幻等類型小說為主,近年來也開始轉向現實題材的創作。血紅的主要作品包括《巫神紀》《升龍道》《邪風曲》《人途》《神魔》《逆龍道》《天元》《巫頌》《光明紀元》等,這些作品不僅在網絡上創下了非常高的點擊量,還為他贏得了“網絡玄幻小說之王”的稱號??。他的作品以想象力豐富、劇情跌宕起伏著稱,盡管有時劇情顯得隨心所欲,但這種反差萌和感性化描寫讓他俘獲了大量粉絲?。血紅的創作風格獨特,擅長構建層次感,即便是在寫“無腦爽文”時也能通過“戰力疊加”構建出一批具有戲仿意味“偽反轉”,以此凸顯出這類“爽文”的審美價值訴求。他的文筆流暢且感性色彩濃郁,而豐富的閱歷和工科專業知識的積累,為他的創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血紅愛好廣泛,但尤其喜歡讀書。從歷史、地理、建筑、風土人情,到列朝列代鎧甲兵器特征、西方家族的家規、族譜考證等,他均有涉獵,閱讀帶給他無窮的創作靈感?!靶煤拖蓚b,最大的特質就是‘想象力’!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只要想象力無窮盡,書中的世界和人物就可以無窮盡?!蚁搿?,就是玄幻、仙俠題材的支撐。”①因此,在網絡文學不斷升級轉型的當下,血紅很少遭遇“卡文”的創作瓶頸,而是能夠保持較為旺盛的創作力,讓他在網文作家群體中成為較為特殊的個體。

血紅的網絡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美學特征,尤其是在東方玄幻類型的創作和探索方面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首先,血紅的作品以熱血、激情、快節奏的敘事風格著稱,擅長構建宏大的世界觀和復雜的劇情結構。他的小說通常以男性主角的成長與逆襲為主線,融合了東方玄幻與西方奇幻的元素,形成了獨特的“中西合璧”“科玄互通”的美學風格。這種風格既滿足了讀者對東方傳統文化的審美需求,又融入了西方奇幻文學的想象力,具有較強的跨文化吸引力。

其次,與同時代其他具有中國特色的玄幻文一樣,血紅的小說在世界觀構建方面也表現出色。他善于創造多元化的虛擬世界,并將神話傳說、歷史典故、修真體系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學風格。例如,《巫神紀》作為他的代表作,從現代性視域中重構了一個想象性和奇幻特征的修真世界,主人公的熱血冒險既蘊含著傳奇色彩,也讓小說本身從古樸的歷史傳說演變為豪華絢爛的“現代神話”;而《升龍道》則獨創了“都市血修流”的敘述類型②,講述了主角易塵在異國他鄉倫敦拼搏成為黑道教父級人物的故事,其中的故事情節涉及了修真、異能等傳統與現代相互融合的題材要素,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再次,血紅還充分融合了現代小說創作中的各種類型要素,將其融為一爐,構建為獨具審美特色的“血紅宇宙”。例如在《邪風曲》《神魔》《天元》《光明紀元》以及《巫頌》等代表性作品中,血紅為讀者構建了一個個層次分明、規則嚴謹的修真世界,這里既有東方傳統的“天道”觀念,又有西方魔幻的“法則”體系。例如血紅通過《巫頌》對上古巫術文化作出重新詮釋,探討了人類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了他對歷史文化的現代思考。

最后,血紅在人物塑造方面具有比較深厚的功力。他的主角通常是草根逆襲或強者重生的類型,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和成長軌跡。例如,《邪風曲》中的主角呂風(厲風)就是一個集江湖小混混和正道大宗一元宗殘存份子的雙重身份,這讓他既具備草根的狡黠與韌性,又背負著名門正道的遺志與仇恨。他的復仇之路充滿了挑戰與抉擇,既無法完全依賴正道,也無法徹底投身魔道,最終選擇了游走于正邪之間的獨特道路,如此角色塑造能夠引發讀者的深度共鳴。

近年來,血紅開始思考創作領域和題材類型的轉向,并在他所熟悉的玄幻、修真等類型之外,嘗試創作現實主義作品。據報道,早在2015年7月,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閱文集團主辦的第一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主義題材征文大賽正式啟動,迄今已舉辦七屆?!稄团d之路》《大國重工》《上海繁華》《中國鐵路人》《國家戰疫》等一系列佳作在大賽中脫穎而出?!斑@些現實題材網絡文學挾重大現實題材的天然優勢,有著力排千鈞之勢,激情澎湃,更具精神震撼力。它以其關注社會熱點,直面現實,心系國運,考量民生的創作用心與時代精神高度契合,有氣度,有溫度,接地氣,動人心?!雹燮渲心切┛诒^佳的現實主義網絡小說為網絡文學贏得人氣、產生更大影響奠定了基礎,也為現實題材網絡小說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推動了現實主義題材網絡小說的創作熱潮。2021年下半年,上海市作家協會開展了“現實題材重點創作項目(網絡文學)”征集推薦活動。經公開征集、會議評審,并報請市作協黨組審議通過,血紅的鄉村振興題材作品《嘉夢》、驍騎校的《世紀大道東》以及匪迦的《關鍵路徑》等二十項作品最終入選。這是血紅在政府扶持項目資助下,首次嘗試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嘉夢》之后,血紅又趁勢創作了姊妹篇《波斯貓,貍花貓》。在兩部作品中,血紅陸續塑造了時空層面有交集的上海青年群像以及他們克服困難回鄉創業、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艱苦奮斗以及各自在親情、友情和愛情的關系中不斷成長的故事。從兩部作品所展現出來的相互聯系的世界觀、故事線和人物關系來看,血紅顯然是有著較大的創作野心的,即將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立足于新時代上海城市、郊區與鄉村相互融合的經濟文化發展格局之上,從普通人的觀察視角切入,通過題材類型的創新融合,拓展融合作家“地方性”文學敘事“情感地理”④情結的創作實踐,努力打造具有深刻的審美反思價值與時代文化意義的網絡現實主義小說的文本譜系。2024年9月,“網絡文學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發展暨白金作家血紅現實題材作品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⑤,與會專家以專題發言和圓桌論壇的形式,及時地對血紅的現實主義網絡文學創作成果進行總結與闡述,體現了學界對傳統類型大神現實主義創作轉向的積極關注。

二、血紅現實主義網絡小說創作的藝術特性

網絡小說作為數字時代的一種新媒介文學的“亞文類”,既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傳統現實主義文學的原則,又在敘事方式、題材選擇、讀者互動等方面實現了顯著的超越。首先,現實題材的網絡小說繼承了傳統現實主義文學的創作原則,例如強化敘事者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普遍關注、塑造真實典型的人物形象、突出呈現細節描寫以及彰顯社會批判精神等。許多在當前被創作出來的網絡現實題材作品(或帶有現實屬性的作品)仍然繼承了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對社會現實的關注,這點在現代都市類題材的作品中最為明顯,其中的佼佼者如《杜拉拉升職記》《歡樂頌》《都挺好》《繁花》《余罪》《橙紅年代》《長樂里:盛世如我愿》《上海凡人傳》等作品,巧合的是,其中有相當比例的作品都出自上海網絡作家之手。這些作品通過對職場和家庭等社會問題的描寫,反映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道德困境和人性復雜性,以此表達文學的人文關懷和批判意識。這種對社會現實的關注,也體現了網絡小說對現實主義文學“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批判現實”藝術傳統的繼承?!都螇簟贰恫ㄋ关?,貍花貓》這兩部血紅的類型試驗作品也都帶有這種“現實傾向性”的標簽。前者描述在城市打拼的小鎮青年杜曉在厭倦了都市職場的勾心斗角后毅然決定返鄉創業,但經驗不足的他也一度踟躕彷徨,機緣巧合之下,杜曉遇見了職業生涯遭遇瓶頸期、想要打破生活舒適圈的都市麗人閔月嬋,兩人在思想觀念和情感經歷的相互碰撞之下,做出了最終返鄉創業的決定。通過創辦農家樂、助力鄉村旅游、推廣非遺文化和打造綠色美食等方式,杜曉和閔月嬋的感情也迅速升溫,最終實現了人生的“嘉夢”。后者則描述自主創業成功的計算機學霸馬良與行動力很強的女研究生楊蘭的創業故事。馬良因對初戀女友黃靈不辭而別而心生執念,賣力工作而不得法,師姐楊蘭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溫柔和在職場上的干練治愈了馬良的精神內耗,兩人同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去云南楊蘭老家支教助學、幫助這里的村民打開水果銷路,邀請海歸技術骨干韓鑫陽一起經營獨角獸企業,共同打造國創精品游戲《俠行長安》,并謀求在海外上市。馬良和楊蘭的奮斗與成長,是對當下現實社會中創業青年心路歷程的生動寫照,也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價值觀念變遷的鮮明映射。

其次,現實主義題材的網絡類型小說在整個網絡文學類型化的發展過程中,屬于“后起之秀”,其在商業化的寫作語境中,為了獲得生存機會,也必然要在自身的文本實踐中做出某些改變,從而使其與傳統現實主義文學保持一定區別。例如在敘事層面,傳統現實主義文學通常采用線性敘事和全知視角,而網絡小說則廣泛運用多線敘事、非線性結構、第一人稱視角等手法,增強了敘事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恫ㄋ关?,貍花貓》就是“雙故事線”敘述的典型文本結構,小說通過在敘事中設置一種“核心懸念”來驅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勾連起兩條故事線的內在邏輯。所謂的核心懸念“構成故事的基本框架,貫穿始終,用于總體構思,旨在揭示主題。核心懸念對應的是故事主線和核心問題,即主人公的命運、核心行動的成敗、故事主題和價值觀的表達?!雹扌≌f的核心懸念就是建立在馬良、楊蘭和黃靈之間看似俗套的愛情選擇基礎之上的中西價值觀的沖突。小說中全部的故事情節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懸念鋪展開來的。為了呈現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價值觀念的碰撞,小說還使用中國本土“貍花貓”和國外引進的“波斯貓”這對隱喻意象構筑敘事上相互交叉的“故事線”,一條是馬良和楊蘭創業和相戀的故事線,一條是黃靈拋棄馬良遠赴美國最終墮落的故事線,然后再通過“核心懸念”的層層展開而傳達出兩種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分歧、沖突和對話,最終在敘事主旨上達成作者的創作意圖。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波斯貓,貍花貓》既在敘事上改造了傳統現實主義文學的創作手法,也在敘述話語層面構建了一種延續自其姊妹篇《嘉夢》中用意明顯的“隱喻現實主義”的美學原則,即在緊密貼近現實的敘事中加入非現實主義(暗示、象征和隱喻)的表現手段,以此提升小說文本自身的闡釋張力。

再次,血紅的現實主義創作體現出網絡文學特有的媒介性、網感以及爽文機制,這也是脫胎于網絡類型文學創作的大多數轉型作家共有的特征。根據許苗苗的研究,“現實主義是一個隨歷史變遷而不斷調整的概念,其在新媒介文藝中展現出諸多新質,網絡文學為探討新媒介現實主義提供了充分的空間?!彼矚g將這種充盈在包括現實題材之內的所有網絡類型文中的“媒介性”“網感”與“爽點”相互結合的創作原則及其美學傾向稱之為“新媒介現實主義”。因為它“主要是指因新媒介而具備新特質的現實主義,它反映當前與媒介深度結合的新生活方式,借助新的寫作手法表現”,進而在網絡文學、網絡游戲以及科幻電影等新媒體文藝形態中呈現出來的藝術表現手法⑦。新媒介傳播視域下的文藝創作具有很強的超鏈接性、互文性、跨媒介性與的文類實驗特征⑧,因此這種自帶的媒介文化屬性和美學傾向也會自然而然地在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中凸顯出來??v觀血紅的兩部內在具有內容關聯的現實主義網絡小說,這種“新媒介現實主義”或“網絡現實主義”的新美學話語表達范式被一再彰顯。例如,《嘉夢》《波斯貓,貍花貓》在人物塑造和情節推進上都存在明顯的互文關系,前者描寫杜曉回鄉創業時,不斷穿插他和馬良的兄弟情義,待農家樂落成后,馬良的獨角獸公司成為第一個來消費的客戶;后者在描述馬良的童年時光以及因黃靈意外出走馬良一個人在弄堂里游蕩時,杜曉的故事線也不斷地隱現。如果我們假設血紅還會在兩部作品后繼續進行上海本土化敘事的現實主義嘗試,那么杜曉、馬良、韓鑫陽以及杜曉在房產公司的好兄弟姚軍等人物的故事線就會越來越豐富,其間的互文聯系也會越來越緊密。

另外,網絡文學所制造的現實感與現實主義文學所制造的現實感是不同的,這正如周志強所說的那樣,它的“現實主義”實際上是一種“現場主義”,“即由所謂的客觀再現(白描、細節、典型)而創生出來的‘偽裝故事在自己發生’的修辭方式。一個好的故事,也就是符合‘現實主義’編碼訴求的故事,即使情節荒誕,卻可以通過對‘常態化’的訴求而形成‘現實穩定感’的幻覺。在這里,‘好的故事’正是‘可以帶你回到現實’的故事。”⑨為了凸顯這種“現場化”的“現實感”,在《嘉夢》和《波斯貓,貍花貓》故事情節的推動過程中,血紅會有意無意地用這種網絡文學常見的“互文性”“媒介性”來鋪展敘事,讓人物與人物之間的聯動更具有感染力,例如杜曉和閔月嬋的相遇、姚軍同他女友的糾葛、黃靈和馬良在美國的意外錯過等情節,無不體現出網絡文學特有的“爽感制造”機制,它與追尋“細節真實”和刻畫“歷史在場”的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存在著較大的差別。   

三、網絡現實主義小說的美學經驗

現實主義小說美學原則的邏輯基礎在于用藝術真實的愿景或觀念以“再現”的手法復現社會生活的樣貌、“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行為方式、最終確立一種來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的理想話語范式。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中,“現實”是不斷流變的,作家對于現實的認知和體驗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經典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和美學話語在保持其“元典內核”的合理性的同時,也應隨著創作實踐的變化而發生變革?,F實題材的網絡小說創作,恰恰是立足于這種“現實流變性”的語境來回答文學實踐的諸種問題,例如其內容生產語境的跨媒介性、題材意義建構的混融交叉性以及其體裁結構的實驗性等。這些問題既構成了當前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話語范式變革的前置條件,也是網絡現實主義類型實驗必須面對的基本美學問題。血紅的現實主義網絡小說創作,正同其他網絡作家的現實網絡類型小說創作一起,以嚴肅的探索精神參與了這場方法論變革的行動之中,并對現實主義文學的表意基礎、敘事要素和美學話語嬗變提供了某種有意的探索。

(一)提供一種前文所述現實主義創作原則流變性的闡釋新視角。

在新媒介傳播的語境下,被新生活經驗改造的各種“新現實”樣貌,催生了網絡現實主義的新美學話語范式變革。韓模永認為,“網絡文學與現實的關系主要包括三種,即再現、呈現和模擬。”其中,“再現是對客觀現實的模仿,代表形態為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背恕霸佻F”之外,網絡文學還提供了追求“主觀呈現”的幻想型與力求“模擬”的文類實驗型兩種新現實主義網絡小說種類。⑩新媒介視域下的網絡現實主義,已經充分融入了幻想型和虛構類的創作理念,演變為一種“混合模式”。都市異能、穿越架空甚至現代神話等多種類型模式都可以被納入這種相對開放的創作原則范疇之中。因此,創作手法、美學話語、文類屬性以及主旨表達的流變,已在邏輯機理層面改變了當下網絡文學的創作理念?!艾F實主義是文藝風格的總結,當創作手法和受眾感知達成一致時,它表達人們對現實的認識和追求,一旦經驗和感受更替,現實主義也面臨變革。”?時代精神、媒介環境、人們的生存狀態及消費需求都在變化,單一的“客觀再現”模式以不足以呈現“現實主義”美學原則的全部內涵。

我們看到,在當下現實題材類型的網絡小說創作中,這種流變性的軌跡已然十分清晰。且不談現代文學史上“海派”如琢如磨的現實主義創作技法的流轉,僅僅從現實主義文學的傳統力作《長恨歌》以不厭其煩的細節呈現來展現老上海的城市樣貌到情感流變,到誕生于新世紀初居于文類過渡階段的《繁花》依然在瑣碎綿長的白描技法運用中呈現城市與人物間的復雜關系的意義指涉,再到初露網絡類型文質感的《長樂里:盛世如我愿》使用穿越、諜戰、虛構與現實交替等純粹網絡文學的手段來鏈接歷史傳統與當代現實的創作范式變革,我們看到的是網絡文學創作對傳統現實主義題材、類型、技法、話語和方法論的一種全面變革的內驅力。《嘉夢》將前半段的都市職場文本與后半段的鄉村振興題材嚴絲合縫對接起來,從而生產出內隱闡釋張力的“非穩定性”文本結構,這顯然與傳統現實主義常用的穩妥的情節鋪展方法相區別?!恫ㄋ关垼偦ㄘ垺穾в幸环N“動物視角”的敘事將人物歷史命運與寵物貓的文化遭際關聯起來。以此為前提,小說的“潛文本”的美學意圖在于強調,貍花貓戰斗力爆棚生存能力強,因此更適應本土文化和生活環境;外來的波斯貓體質柔弱不堪,在中國文化的土壤中必然會水土不服,黃靈父母強行用所謂西方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規訓沒有文化認同的女兒,最終只能將她推向毀滅的深淵。由此,小說就在價值觀念比較與文明形態互鑒的邏輯場域中構建了另類的現實主義表達維度。這在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中屬于較為少見的范式革新,即便像莫言這樣的當代名家在《生死疲勞》中實驗了,那也是一種趨于“魔幻化”的現實主義實踐,屬于少數派的文類冒險,在美學上是需要承擔風險的。但是,網絡文學的這種題材擴展和類型融合以及基于此的創作方法革新,卻較少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網絡現實主義彰顯的是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和美學話語在新時代的流變,標識了一種曾被視為共識的美學范式需要在應對新的社會發展和消費需求時做出自我變革的價值向度。

(二)宏大題材的精細化和“凡人流”敘事轉向。

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創作大都熱衷于創造宏大敘事,這種創作傾向與其對社會、歷史和人性的深度關注密不可分。宏大敘事通常以廣闊的社會背景為依托,通過描繪復雜的人物關系和事件發展,展現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變遷與人類命運。例如,19世紀的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如《人間喜劇》《戰爭與和平》《德伯家的苔絲》等作品,都通過細膩的細節描寫和宏大的結構安排,呈現出一幅幅生動磅礴的社會畫卷;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如《紅巖》《紅日》《紅旗譜》《創業史》等作品也都力圖在廣闊深遠的社會背景下展現中國人民追求獨立自主、民族解放和生活幸福的故事,展現綿密細致地呈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美學意圖。這種敘事方式強調真實性與典型性,要求作品既能忠實再現生活原貌,又能提煉出超越具體情境的普遍意義。因此,傳統現實主義的作品常常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和使命感,試圖通過文學的力量推動社會進步。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后現代主義思潮的興起,宏大敘事逐漸受到質疑。有批評者認為,過于依賴宏大敘事可能導致對個體經驗和多樣性的忽視,甚至掩蓋了權力結構中的不平等關系。在此背景下,血紅網絡現實主義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類型,開始嘗試重新定義“現實生活”與“敘事建構”的關系。他不再執著于傳統的宏大敘事框架,而是轉向更加碎片化、多元化和個人化的表達方式。以《嘉夢》和《波斯貓,貍花貓》為例,它們雖然繼承了現實主義關注社會生活的傳統,但更注重從微觀視角切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隱秘情感(馬良與黃靈的故事線)與復雜心理(杜曉和閔月嬋的愛情修煉),從而創造出一種更具互動性和開放性的敘事模式。在題材內容選擇上,這些作品顯然借鑒了網絡類型文本實踐較為成熟的“凡人流”創作手法(《上海凡人傳》甚至直接以“凡人”自我命名)。故事層面,它們也有意撇開了宏大敘事帶來的審美疲勞,轉向書寫各類凡人,為快遞員、銷售代表、房產中介、返鄉創業者、駐村干部、社區網格員、知識青年等角色“立傳”。這種“典型塑造”顯然更容易將文學家園從崇高的精神殿堂拉向瑣碎的人間煙火,也更能夠激發讀者的共情心理?!都螇簟分忻鑼懚艜栽卩l下務農的父親、姆媽以及村中鄰里,他們平凡質樸、勤勞善良,因而更接地氣;《波斯貓,貍花貓》中描寫云南村寨中父老鄉親和中學里的老師們,他們淳樸和善、熱情大方,自帶著清新脫俗的鄉土氤氳,讀來都令人倍感親切。這種人物群像的塑造手法在現實主義動輒以宏大敘事彰顯史詩氣度的美學話語體系中,找到了一種符合新時代精神氣質和思想價值訴求的藝術表達策略。

(三)努力構建一種“跨媒介文學”的創作方法和美學經驗。

以類型融合為主要特征的網絡文學創作是多維符號文本實踐引發敘事跨媒介融合的結果。這種跨媒介特征在凸顯網絡文學文本“兼類”?屬性的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表征在于其敘事過程的“圖像化”特征,即“以視覺化的語言直呈與畫面搭建為核心,以圖像直接參與敘事為輔助,以敘述的視覺化與視覺性訴求為旨歸,走向了一種擬態性的形象真實營構?!?以語言敘事為基底,在敘事邏輯層面融合“圖像敘事”的轉義機制,是網絡文學同傳統敘事在文本內容建構層面最大的區別。造成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是網絡文學的內容生產遭遇了媒介融合的傳播語境以及文學實踐之內文體結構和類型種類均發生急劇變動的結果。這種依托語言敘事的一維文本轉向“語圖融合”的“跨媒介敘事”,它“并非反復多次地講述同一個故事,而是強調故事可以不斷衍生、持續生長。”?從這個意義上講,網絡類型文學在內容生產的機制層面,屬于依托于“多維符號文本建構”的“跨媒介文學”形態?。這種跨媒介文本在被創造出來后,其文本樣貌一般是“非靜態”的,而適合在語音文本(有聲書)、圖像文本(影視)和數字文本(游戲和動畫)等多維符號文本和多樣化內容媒介中進行再生產和傳播。轉型自網絡類型文本(玄幻、修真)創作的血紅轉戰現實題材時,難免會將其所熟悉的跨媒介的圖像化敘事的功夫運用到網絡現實主義小說創作中。這種摻雜個人生活記憶的場景化描寫以及表現城市、鄉村建筑空間和生活方式的敘述,在《嘉夢》《波斯貓,貍花貓》等作品中大量出現,例如杜曉返鄉創業時對鄉村生活經驗的書寫,馬良游蕩在上海弄堂中的所見所聞的場景化呈現等等。它們共同印證了趙敬鵬在運用“語圖符號批評”方法闡釋《繁花》時所總結的觀點,即通過在小說中反復出現的“個人記憶”和“視角轉換”(有時候甚至切換到動物視角)這種“在場化”的言說方式為小說本身的虛構敘事確立真實性的“權威”,從而強化網絡現實主義小說的“非虛構效果”?。

此外,“跨媒介文學”作為血紅網絡現實主義的重要探索方向,通過在敘事過程融合多種符號、媒介的形式,開創了一種區別于傳統現實主義文學的創作方法與美學經驗。這種方法論層面的策略轉變不僅提升了文學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還為讀者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審美體驗。例如,《嘉夢》中描寫的“農家樂”場景描寫因為具有較強的現實互動指向,吸引著讀者到真實生活中的嘉定區農村走訪、旅游和體驗;《波斯貓,貍花貓》中借助貍花貓小貍的動物視角對上海弄堂文化的書寫,也像它的同類《繁花》與《長恨歌》那樣能夠激發讀者對城市文化的深度共鳴??傊?,血紅現實主義創作中通過人物的個人經驗表達與文本結構層面的“圖像化敘事”,為其內容生產和美學經驗生成提供了跨媒介轉換的契機。我們完全可以設想,血紅在后面的創作探索中,還可以創作出以“姚軍故事線”和“韓鑫陽故事線”為主體的系列現實型文本,最終讓這個系列IP演化為具有文化包容屬性的“上海故事宇宙”,并在文化創意、影視改編和產業開發(啟發嘉定區的青年以“嘉夢”為模板進行創業)等領域做出更大的成就。

結語

血紅的網絡現實主義小說創作脫胎于他以往的網絡類型實踐經驗框架之內,作為對流變性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和美學經驗的探索,《嘉夢》《波斯貓,貍花貓》等作品在展現現實主義美學創作范式、揭示社會發展規律、反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之外,亦有自己的創新與突破。在主題拓展上,這類作品不僅關注個體命運的復雜性,還試圖描繪當代社會的整體圖景,從身份認同危機到人與自然的關系,再到現代生活對人性的影響,展現出對現代社會和文明發展的多維思考。在敘事創新方面,這類作品通過跨媒介敘事和流變性現實刻畫的結合,打破了傳統現實主義單向度審美表達的思維局限,創造出一種強調“在場性”的“新媒介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在美學話語建構層面,這類作品大膽嘗試碎片化敘事和“凡人流”的文體實驗,有時候會模糊虛構與真實的界限,運用隱喻式語言和獨特視角(如動物視角、記憶閃回等)來展示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價值訴求。語言表達方面,幽默、犀利而又不失客觀的敘述方式既揭示了現代都市生活的荒誕與矛盾,也展現了質樸鄉村的寧靜與祥和。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血紅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女性形象塑造的扁平化問題,閔月嬋、楊蘭和黃靈這三位性格各異的現代女性形象的塑造都較為成功,這不僅豐富了兩部作品的表現力與審美層次,也讓讀者印象深刻??傊t網絡現實主義小說不僅拓展了現實主義文學的表意空間,也為數字時代的文學創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它們對社會現實的深度關注以及在細微處體現人文關懷的價值,更讓新時代的網絡文學創作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媒介融合語境下網絡科幻小說的闡釋評價機制研究”(23XZW031)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荀超.網絡作家血紅:敢想就是玄幻、仙俠題材的支撐[EB/OL].(2020-06-16)[2025-02-0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625100603800124&wfr=spider&for=pc.

②賀予飛.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網絡轉型——以血紅小說《升龍道》為例[J].網絡文學評論,2018,(03):59-64.

③何志鈞.論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高質量發展[J].學習與探索,2023,(05):166-171.

④所謂“情感地理”“是指與作家創作生命和情感歷程相關的地理,也就是說,要作家去寫一個地方,一個影響了作家一生的地方”。詳見韓傳喜.情感地理與文學遼南——孫惠芬鄉土小說論[J].小說評論,2023,(03):80-86。我們認為,網絡作家通過現實題材書寫自己所在之地的故事,也是一種“情感地理”的敘事表征。

⑤鄭祖偉、魏立靜.“網絡文學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發展暨白金作家血紅現實題材作品研討會”順利召開[EB/OL]. (2024-09-15)[2025-02-06]. https://mp.weixin.qq.com/s/-QsN9NUGEINZYLLb_0sxTg.

⑥許道軍.經典電影如何講故事[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1:124.

⑦許苗苗.新媒介、新幻想與新現實[J].中國文藝評論,2024,(04):47-54+126.

⑧鮑遠福.中文網絡文學二十年:基本概念、意指特征與研究范式[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02):30-38.

⑨周志強.現實·事件·寓言——重新發現“現實主義”[J]. 南國學術,2020,(01):16-27.

⑩韓模永.再現、呈現與模擬:論網絡文學與現實的三種關系[J].中州學刊,2023,(10):152-159.

?許苗苗.兩種穿越的講法:跨次元現實與新媒介時代的現實主義[J].南京社會科學,2023,(07):133-141.

?本文中論及的“類型融合”概念的實質就是一種“兼類”現象,即小說文本突破單一類型、同時具備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小說類型敘事語法和美學風貌的文類特征。詳見張永祿.現代性視野下的小說類型學研究[M].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2022:90.

?周冰.網絡小說敘事的圖像化傾向[J].中國文學批評,2021,(02):90-99+159.

?施暢.故事世界的興起:數字時代的跨媒介敘事[M].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024:3.

?喻子涵、鮑遠福.跨媒介文學演變及其生產與傳播[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3:16.

?趙敬鵬.論插圖與《繁花》的非虛構寫作[J].江漢論壇,2019,(08):83-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一本综合久久国产二区|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国内偷自视频区视频综合|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久久婷婷是五月综合色狠狠|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网| 国产天堂一区二区综合|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色狠台湾色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