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2025年第6期|何向陽:我希望【寫給孩子】
題記
這是我第一次單獨寫文章給孩子。
在我還沒有做母親之前,我的許多文字似乎被規定好了對象,它們的閱讀者似乎都是成人,其中并沒有孩子。
小時候寫作文,也不可能是寫給同齡的孩子看的。作文多由老師命題,比如《我的母親》《我的父親》。即便是《我的同學》,它的潛在閱讀對象也是老師,并不是那個被寫在紙上的孩子。
這一點,現在想一想,還是有些心驚的。
那么做媽媽以后呢?我有沒有專門寫給孩子的文章呢?答案也并不樂觀。有兒童文學大家曾建議我:“你當媽媽了,應該好好給孩子寫些東西。”但我至今依然沒有什么像樣的文字給孩子。是因為我太嚴肅嗎?一落筆,語感就有些距人千里之外,不那么親近?是做評論的職業習慣所致嗎?但我真的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啊。其證據之一,就是我的孩子經常說:“媽媽,你怎么是這么可愛的一個人呢!”
這,也是我想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
當然,我們的所有文字都留給后代。但是此刻,我想給孩子單獨寫一些文字,給少年的他。
也許有一天,等他長大后再讀到這篇文章,還會從中感受到一些什么吧。
孩子,我希望你是一個善良的人。
只有心底真正的善良,才會讓你成就你的心愿。或許許多人都覺得應該是相反,人那么多,機會那么少,我善良,是不是就是退讓和軟弱?或者,我的善良會不會導致別人搶走了有限的機會?呵呵,這是兩個太不相同的概念。你可能擔心在成長的路上,會有人恰在你沖刺的時候,從側面一把把你推開,不是助力于你,而是因為嫉妒把你強制地拉出場外,又或者上來使個絆子,讓你跌倒在終點線前,無緣冠軍。你會沮喪地說:他怎么不去搞別人,是不是看我好欺負?都是因為我善良啊!我要告訴你的是,這樣的事會發生,而且會經常發生,但過錯不在于你,更不在于善良本身。過錯在他,在他的不善良。見不得別人好的不善良,是最大的惡。孔子在《論語》中講:“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兩千五百年前的人都懂得的道理,你怎么可以不懂?你何必要和小人糾纏呢!和小人糾纏,只會讓你真的失去你的終點。所以,煩惱的不該是你,而應該是那個暗中搞破壞的人。他不如你,才選擇了低能量地與你糾纏的方式,你不要中計,你的目的地,遠比他重要。
孩子,我希望你是一個誠實的人。
誠實,對于一個人有多重要,怎么形容都不過分。
誠實,甚至關乎一個人的生死。在你小時候,我們曾給你講過《狼來了》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因為說謊而丟了性命,那是一個悲劇。一開始的謊言被他當作一個玩笑,結果后來他說的真話也沒有人聽了,不誠實要了他的命。媽媽知道你是一個特別認真的人,誠實就是一種認真。你曾迷惑地和我說,發生在你身上的一件事讓你覺得不解——在你集齊了許多印章去換禮品的路上,一位你不相識的鄰班小孩要與你換印章集,說要和你換著去領獎品,這一定有趣。你當然大方地和他換了,因為助人是你的本能。結果換完獎品他就不見了,而你拿著他的印章集再去換時,卻被告知這是一張已經兌換過獎品的印章集。你還千方百計找到了他,說你想把兩人的印章集再交換回來,不為禮品什么的,只不過是因為你覺得保存自己的集錦會更好些。然而他收回了他的印章集,卻不肯還回你的。你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我,我也把我的看法告訴了你。我當時是有些憤怒的:“他就是個騙子!”而你的眼睛里卻沒有一絲陰霾。你說:“他也許是忘了吧。”我知道我無須再糾纏此事了,因為說“狼來了”的小孩,最后沒有被善良的村民教訓,而是被兇狠的狼殘忍地吃掉。人各有其志,人亦各有其命。然而我感到幸運的是,我是你的母親,而不是那個孩子的母親。
孩子,我希望你是一個堅強的人。
《論語》中講:“剛、毅、木、訥,近仁。”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你說,一個太堅強的人是不是太冷漠,別人都不和他親近了。不,孩子,堅強與冷漠,是兩個概念,你不要混淆它們。人生漫長,我們會遇到不同的人,當然也就會遇到一些我們可能不太愿意與之相處的人,但他們就是出現在了我們的生命里,有時還不只是過客,而是深度介入了我們的經歷,甚至干擾了我們的成長,重塑了我們的人格——這時候,你要怎么去做呢?他們會讓你覺得孤獨,他們在讓你感覺孤獨的同時他們自己一點也不為之慚愧;他們會讓你感到痛苦,他們在制造了你的痛苦以后他們本身一點也不為之后悔。那么你又該如何面對你的命運呢?讓媽媽來告訴你一件“武器”,那就是堅強。堅強不只是一面“盾牌”,可以抵擋不平不公;堅強還是一柄“長劍”,可以挑開和刺破橫在你面前的黑幕。堅強,會助你走出這一段夜路,在人生的低谷、至暗的時刻,它是你唯一的朋友。雖然媽媽也喜歡《論語》中的另一句,“德不孤,必有鄰”,但你仍然必須堅強,有孤身走夜路的勇氣,才能憑借你內在的品質,找到更多支持你的朋友。瞧,也許,你的朋友們一直都在伴你前行,但你必須自己足夠堅強才有與他們重新謀面的可能。
孩子,我希望你是一個自由的人。
其實,你已經是這樣一個人了,你的畫筆總落在媽媽意料之外的空間里,那些草紙上的構圖或畫面,總是令我驚奇不已。那些以星球為單位的天外世界,已經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它們太過瑰麗,以至于讓作為一個詩人的我常常自問:我的世界是不是已經固化了?一個自由的人,基于一種無邊界的想象的能力,不會去人為地設置邊界——這個不能,那個不能;該做這個,而不是那個;這個不被允許,而那個,呃,也不在范圍之內。它們是誰規定的?茫茫無垠的時空里,人的存在只發生在一個小小的環鏈之中,如果在這里仍然要給自己加上許多的“鎖鏈”,那么人還怎么實現自己的“飛翔”呢?我記得在電影《淑女本色》里,女主人公與她的繼女正在花園里漫步,繼女突然止步不前,女主人公轉身并伸出手來,小女孩卻低頭看著地面,鏡頭在這時給了地面一個特寫——那里有一條“線”。女孩說:“爸爸只讓我走到這里。”后來女孩的父親將女孩送進修道院,覺醒后的女主人公去看她,要帶女孩去英國住一段時間。她看到了女孩的壓抑并試圖改變,女孩也動了心,卻隨即回答:“如果我離開這里,爸爸會不高興的。”父親的律令已然改造并定型了她的人生。相較之下,你是一個多么健康、多么坦然的人,人的天性本就該如此!常常,看著你忙碌的雙手、微笑的嘴角,我就在想,也許于你,我能給予的最好的教育,就是沒有太多的教育。祝福你!
孩子,我希望你是一個天真的人。
是的,天真。孩子,這是我最看重的品質,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天真并不是獨屬于童年的品質。是的,我希望你從童年少年開始,歷經青年中年,在去到暮年之時,仍是一個天真的人。孟子曾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這是什么意思呢?這是說,那些偉大的人都是像嬰兒一樣純粹的人。這樣的人,不會處心積慮地去傷害人,也不會在精神的深層為人所傷。是因為他們有著超強的自愈能力嗎?不,是內心的純潔與完整,保證了他們的出淤泥而不染。就如同一個孩子那樣,他們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好,就是有不好的東西,他們也不會輕易被它玷污了自己的心靈。就如同前面說到的我的“他就是個騙子”的憤怒,你的反應則是:“他也許是忘了吧。”你應該一直保有這樣的心態。是這樣的心態讓你強大,讓你如嬰兒般純一無偽,你看到的世界,與那些世故之人看到的世界,絕不一樣。
孩子,其實,你一直都是做得到的。在許多方面,你是我的老師。看著你清澈的眼睛,我常常會想:一個詩人的學習,其實就是為了找回在人生之路中失去的最初的東西。是這些東西,讓你在漫長的人生中不致失去自己——不增不減,信哉斯言!
我希望,希望你成為我希望的人,也更希望你成為你之所是。因為唯有熱愛,才是最值得過的日子。而在熱愛之中,你也必是善良、誠實、堅強、自由、天真的。有這些品質如影相隨,你又怎么可能不是一個于世界有所創造、于人類有所奉獻的人呢?
對于這一點,你和我,都堅信不疑。
【何向陽,作家、批評家。曾出版詩集《青衿》《錦瑟》、散文集《思遠道》《夢與馬》、理論集《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彼黍》《夏娃備案》等。作品被譯為英、意、俄、韓、西班牙文。現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