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民閱讀與文化傳承:2025中外閱讀大會舉辦
近日,2025中外閱讀大會暨第四屆學術研討會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中外閱讀學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全民閱讀教育研究院、北京家音順達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協辦,西北工業大學發展規劃處與外國語學院承辦。此次會議匯聚國內外多位專家學者、文化工作者及閱讀愛好者,以“全民閱讀與文化傳承”為主題,圍繞全球化與數字化的浪潮中,全民閱讀如何更好地承載與傳遞文化精髓,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的生機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討論。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呂衛東,中外閱讀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全民閱讀教育研究院院長郭英劍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西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孫瑜主持開幕式。
呂衛東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他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閱讀與文化傳承工作,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要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郭英劍在致辭中說,閱讀是文明的基因,是人類精神的必需。他立足人工智能時代語境和自身的閱讀推廣經驗,系統闡釋了閱讀在當代中國的意義建構中的三重價值:于學生是培植思辨力與心靈成長的根基,于教師是承載教育溫度與人格魅力的載體,于學者是回應現實關切與公共責任的路徑。
在主旨報告環節,李東來從圖書館和家庭書房展開發言,他談到良好的閱讀環境與氛圍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知識和精神成長,還有生活觀念和人生幸運。高興認為,閱讀是成為世界性的人的最有效的路徑之一,他鼓勵用自己的頭腦來閱讀,有懷疑的目光,辨別的目光、判斷的目光、就能讀出無數作家和作品的復雜性和豐富性。王子舟作題為“中國鄉村圖書館的現狀與未來”的主旨報告。他表示,鄉村圖書館既是保持鄉村文化(鄉土記憶)的容器,也是孵化鄉村新文化的暖巢,具有培育鄉土認同感的重要功能,應該從多方面推動鄉村圖書館發展,積極推進“2.0版鄉村圖書館”繁榮。陳李萍談到,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價值引領,融合跨文化教學與任務導向實踐,結合“全民閱讀”國家戰略,打造兼具語言深度與文化廣度的外語教育生態,助力高校培養具備全球視野與文化傳播能力的新時代國際化人才。
譚旭東說,人工智能時代真正進入了一個“后閱讀時代”,人工智能對人的閱讀尤其是對文字世界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但會影響文學生產,還會影響傳播與接受,也會改變文字世界的屬性。張文彥通過書籍史和閱讀史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系統梳理《沙鄉年鑒》在中國的傳播譜系,著重探討其生態哲學思想的本土化接受機制、差異化闡釋路徑及其對中國生態環境閱讀范式的建構性影響。曹洪彪談到,閱讀是教育者的生命根基,強調“讀經典”“讀人”“讀時代”,做到“勤讀恒讀”“深讀透讀”“品讀悟讀”。惠涓澈積極投身到閱讀推廣的研究與實踐中,她發起全國性的“閱讀推廣彩云之旅”活動,策劃開展“同讀一本書”活動,關注中小學圖書館及公益閱讀推廣,把公益和科研結合來做。她分享了自己的初心、經歷、成長、責任與貢獻。宋悅回顧了“一本書公益”取得的豐碩成果,談到下一步將深度開展鄉村閱讀資源公平、AI智能訓練模式等研究,并推動學術成果向全民閱讀實踐轉化。關文麗談到,閱讀也需要沉浸入生活,深入自然和鄉野,在廣闊的天地和切實的生活中,培養真正的讀和寫。
本次大會共設3個研究生分論壇,與會青年學者圍繞全民閱讀與文學教育、文學創作與文化研究、文學閱讀與文學研究等議題,展開深入的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