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金克木與圖書館
來源:文匯報  | 黃德海  2025年05月29日13:40

專業人士之外,現當代學人里,論跟圖書館的關系之深、情分之厚,金克木(1912—2000)大概首屈一指。關系深,是因他少年時經濟窘迫,不得不依靠圖書館讀書。情分厚,是因他不但曾在圖書館工作學習,還在過程中別有會心。

兒童時期,金克木就借助小學圖書館,讀了很多“新書”:“我家里的書雖多,但極少民國以來的書。新書是梁啟超編的《新民叢報》合訂本和《天演論》《巴黎茶花女遺事》。還有邵力子和徐血兒編的大本《民國匯報》,是民國初年的報刊文摘。我看到的更新的書便是小學圖書館和國文教員的《華盛頓》《林肯》以及《小說月報》《小說世界》《東方雜志》等等了。”對比家藏的經書、闈墨和新文化運動前的書刊,金克木開始了真正的知識更新。

1930年,金克木離開安徽壽縣老家,只身前往北平。原本,金克木計劃補習后考國立大學,但因為窮困,只好到圖書館看書學習。最先進入的,是頭發胡同市立的公共圖書館。“館中書不多,但足夠我看的。閱覽室中玻璃柜里有《萬有文庫》和少數英文的《家庭大學叢書》,可以指定借閱,真是方便。”除了可以借書,這圖書館的環境,也能安頓饑寒中的金克木:“冬天生一座大火爐,室內如春。我幾乎是天天去,上午、下午坐在里面看書,大開眼界,補上了許多常識,結識了許多在家鄉小學中聞名而不能見面的大學者大文人的名著。如果沒有這所圖書館,我真不知道怎么能度過那飛雪漫天的冬季和風沙卷地的春天,怎么能打開那真正是無盡寶藏的知識寶庫的大門。”如此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輔助,頗具家之溫暖,難怪會成為金克木的“家庭大學”。

除此之外,金克木還去過北平很多其他圖書館,如中山堂圖書館、松坡圖書館、中國政治學會圖書館、北平圖書館等,各有不同收獲。北平圖書館條件優越,成了他長期出入的另一個重要場所:“堂皇的建筑,豐富的藏書,平民化的服務,它成為我的第二家庭,介紹給我世界上數不清的良師益友。……記得有一套英文的《哈佛古典文學叢書》五十本,還有《大英百科全書》,都擺在架上。只要有空座位,我便坐在這些書前面,隨手一本本翻閱。借書人不多,取書時間不長,身旁有參考書可看,不必呆坐干等候。廳內光線充足,北海旁空氣新鮮,當時我直覺得是在人間仙境。”

五年浸淫于圖書館,金克木學有小成。1935年,經朋友介紹,金克木至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管借書還書。他沒有抱怨工作單調,反而利用這個機會勤力于學:“經過我手的索書條我都注意,還書時只要來得及,我總要抽空翻閱一下沒見過的書,想知道我能不能看得懂。……我常到中文和西文書庫中去瞭望并翻閱架上的五花八門的書籍,還向庫內的同事請教。……書庫有四層。下層是西文書,近便,去得多些。中間兩層是中文書,也常去。最上一層是善本,等閑不敢去,去時總要向那里的老先生講幾句話,才敢翻書并請他指點一二。……這樣,借書條成為索引,借書人和書庫中人成為導師,我便白天在借書臺和書庫之間生活,晚上再仔細讀讀借回去的書。”

偶爾還會遇到特殊機緣:一位鼎鼎大名的教授前來借書,遞給金克木一張借書單,上面全是善本、珍本。書無法出借,教授揚長而去,金克木“連忙抓張廢紙,把進出書庫時硬記下來的書名默寫出來。以后有了空隙,便照單去找善本書庫中人一一查看。我很想知道,這些書中有什么奧妙值得他遠道來借,這些互不相干的書之間有什么關系,對他正在校注的那部古書有什么用處。經過親見原書,又得到書庫中人指點,我增加了一點對古書和版本的常識。我真感謝這位我久仰大名的教授。他不遠幾十里從城外來給我用一張書單上了一次無言之課”。

這不到一年的工作經歷,最值得珍視的,是金克木領會到一種特殊的讀書法:“從前在圖書館工作的人沒有電子計算機等工具。甚至書目還是書本式,沒有變成一張張分立的卡片。書是放在架上,一眼望去可以看見很多書。因此不大不小的圖書館中的人能像藏書家那樣會‘望氣’,一見紙墨、版型、字體便知版本新舊。不但能望出書的形式,還能望出書的性質,一直能望到書的價值高低。”進而,“若能‘望氣’而知書的‘格局’,會看書的‘相’,又能見書即知在哪一類中、哪一架格上,還具有一望而能迅速判斷其‘新聞價值’的能力,那就可以有‘略覽群書’的本領,因而也就可以‘博覽群書’,不必一字一句讀下去”。如今,雖然圖書館的檢索已經電子化,但一眼看去便能判斷整體情形的“望氣”之術,恐怕是書越來越多的現在更需掌握的方法。

辭去北大圖書館之職后,為謀生和逃避戰火,金克木流徙各地,卻始終保持著跟圖書館的聯系。1936年,金克木入浙江圖書館讀《四庫全書》,見識了“這名聲大、數量多而品位不高的‘官書’的真面目,果然抄校不精”。1938年,到香港做編輯的金克木去過馮平山圖書館,見到了素所佩服的作家館長許地山。同年,金克木暫居桂林,入廣西圖書館借閱《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和《清華學報》《燕京學報》《國學季刊》,“遍讀所能找到的陳寅恪的文章”,此后一直對其推重有加。1941年,金克木經過緬甸,得入仰光圖書館,見到披著袈裟的和尚在一頁一頁翻讀貝葉經文。

1943年,金克木在印度加爾各答,至帝國圖書館看書成為日課,“我找到了一本用英文教梵文的讀本,便抄了讀,并作練習,一天一課,幾個月讀完,打開了這豐富寶藏的大門”。同年,已到鹿野苑的金克木在“摩訶菩提(大覺)會”圖書室發現磧砂版和頻伽版漢文《大藏經》,“才開始明白了所謂漢譯佛教經典是怎么一回事”。1945年,金克木在浦那“‘潘達開藏書室’中看這歷史上第一位印度籍的大學梵文教授的書,好像進了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的世界‘梵學’公園。……五十年前印度學究還習慣于口傳經典,用半古半今的語言解說,和我幼年所受‘家教’及‘私塾’情況類似。那時我覺得仿佛進了古代,看到有字無字的活圖書館”。如此這般,有字無字的文化可以互通,相隔甚遠的中印可以交流,世界豁然開朗。

1946年自印度歸國,金克木先后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任教,當然也離不開跟圖書館打交道,但這方面的記載很少。有意思的是,1970年代中后期,金克木又開啟了一段頻繁出入圖書館的歷程,郭良鋆《師恩深如海》中云:“(他)每天從蔚秀園走到東校門附近的教師閱覽室去看新書和雜志。……北大蓋了新圖書館后,金先生便天天去新館,不但閱讀印度學方面的書籍,還閱讀大量西方各種新的學術思潮方面的書籍,例如符號學、信息學、比較人類學等等。他見到我,又開始滔滔不絕地跟我談起這十年國外印度學發展的情況,告訴我要關注哪些領域的研究,選擇課題等等。”步入老年的金克木,對接國際潮流,結合以往所學,好文章層出不窮,老樹生出明艷的新枝。

給予過無數溫暖的體驗,又源源不斷提供精神上的能量,明了以上種種,或許也就不難理解,金克木為什么會把圖書館當成終生良伴,稱其“平生風義兼師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综合免费视频| 在线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天天综合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伊人一伊人色综合网|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婷婷综合激六月情网| 九九综合九九综合| 亚州欧州一本综合天堂网| 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天天综合网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