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當代人》2025年第5期|高海濤:雜技的時光密碼
來源:《當代人》2025年第5期 | 高海濤  2025年05月29日09:05

河北文藝家之家的榮譽墻上,《龍躍神州——中幡》《秦俑魂——獨輪車技》《凌云獅秀——流星》等獲獎作品的照片,猶如一串雜技藝術的時光密碼。它們召喚我,再次來到吳橋。站在大運河河畔,照片上定格的藝術瞬間突然流動起來:中幡的綢緞在晨光中舒展,獨輪車的銀軸折射出運河的波光,流星錘劃出的弧線仿佛銀河垂落。

中幡、獨輪車技、晃梯頂技、流星、平衡技巧等雜技節目,變成田間地頭的三個球、一頂草帽、一把鋤頭、一口大缸,甚至幾枚樹葉的神出鬼沒、千變萬化。漸漸地,這一切都被春天的綠意隱去,唯獨那座江湖文化城,似乎一下子分解了榮譽墻,融進三仙歸洞的球里、刀山的刃上、吹破天的眼神中,融進江湖文化城里每一件道具,以及吳橋的每寸土地里。 

江湖文化城門上的大門閂,讓我意識到那面榮譽墻上,幾乎所有獲大獎的節目名稱里,都有一個破折號,看似尋常的破折號,實則是吳橋雜技通向頂峰的路徑。破折號左側是用一個個意象組合的形態,右側則通向無限的雜技的細枝末梢。也可以把破折號看作一根樹干,樹干的兩頭連接著樹冠與根系。

雜技伴隨著人類一起成長起來,是生存技能溢出的藝術。從獵手的投擲準確度到漁人的平衡技巧,生存的本能催生雜技藝術的雛形。遠古的獵場上,投石索在空中呼嘯。當先民發現石塊能以美妙的拋物線擊中三十步外的羚羊時,這種關乎生存的精準已暗含藝術的基因。河姆渡的陶罐上,倒立的人形與游魚構成神秘圖騰。六千年前的陶工或許已經懂得,人類需要用顛倒的視角丈量世界。

《列子·說符》記載宋蘭子能“弄七劍,迭而躍之”,青銅劍鋒在日光下織成銀色蛛網。漢代未央宮前的百戲場上,尋橦者緣八丈高桿如猿猱,桿頂小兒單足立于盤中,漆盤映著長安的流云。這些驚險的平衡術,原是漁人駕馭波濤時練就的本領。

南陽漢墓出土的畫像磚上,倒立伎人的脊柱彎成新月,手掌與磚石間的縫隙里游走著千年風塵。當西域幻人吞刀吐火的身影掠過洛陽城闕,中土的角抵戲正將蚩尤戰黃帝的傳說演成筋肉的美學。雜技的藤蔓在文明的裂縫里生長,每一次驚險的騰躍都是對重力法則的詩意反叛。滄州博物館的漢代陶俑展廳里,那些定格在展臺上倒立、弄丸、跳劍的陶俑,每個動作都暗含著一個無形的破折號。考古學家發現,這些陶俑的姿勢與《列子》《莊子》中記載的雜技表演驚人相似,證明吳橋雜技至少可追溯至戰國時期。

說大運河是吳橋雜技的基因庫,一點兒也不為過。第六屯古渡口出土的唐代繩紋陶片上,刻有類似現代蹬技的圖案;安陵碼頭遺址發現的宋代平衡木裝置,其力學原理至今仍在應用。

有人戲言,吳橋沒橋。我說,它是一座“吃天”的橋。

驅車到達孫福友故居時,一股醍醐灌頂之氣在這個孫龍莊里彌漫開來。讓人感覺,這座兩層的小洋樓,變成了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看盡了世界角角落落。然后,落下來,固定成世界雜技的坐標點。

孫福友故居的閣樓上,保存著1919年“中華國術大馬戲團”的演出賬本。泛黃的紙頁記載著當年的巡演路線:德州、臨清、濟寧、揚州,俄羅斯、意大利、德國、日本、緬甸、印度尼西亞……每個碼頭和國度都是技藝融合的節點。

在這里,我知道了孫福友因為建立了中華國術大馬戲團、發明了雜技演出大棚、高空節目的保險繩、把西洋樂器引入雜技團伴奏等,被稱為世界現代雜技之父。而與孫福友同樣的30多位世界雜技名人,像北京皇家班的孫鳳山,在俄羅斯獲列寧勛章的王汝利,還有在30多個國家演出20多年、會7國語言的雜技老藝人史德俊,怎么沒有獲得這個稱謂呢?

因為他們沒有發明。 

大運河在第六屯進入吳橋后,便以眾彎俘獲了這片土地,使吳橋變得奇思妙想、變幻不定。背靠大運河的建筑群,實則是一部立體的雜技百科全書。

天剛蒙蒙亮,吳橋雜技學校的練功房里便響起瓷碗相碰的脆響。十歲的孩童頭頂青花瓷碗,脖頸彎成倔強的弧線,汗珠順著脊梁滾進粗布腰帶。師傅用竹鞭虛點著孩子顫抖的膝蓋說:“大運河邊的蘆葦一年成材,吳橋人的骨頭要淬十年火。”晨霧裹著呵斥聲漫過窗欞,驚起檐下早春的燕子。

我在陳列館的舊照片前駐足。泛黃影像里,光緒年間的雜技藝人背著褡褳走過潼關,布鞋底沾著華北平原的堿土。他們用頂竿在洛陽城頭支起一方天空,靠蹬缸在巴蜀碼頭換得半升糙米。那些在江湖風雨里打磨出的絕活,是長在血脈里的莊稼,旱澇保收的營生。館長摩挲著玻璃柜里的鑄鐵砣鈴,鐵銹斑駁處依稀可見指痕,像古樹年輪刻著百年前的臂力。

驚堂木驟響,戲臺騰起紅綢。蹬技世家的姑娘足尖挑著八仙桌,桌面青花瓷壺竟裊裊飄起茶煙。這分明是祖上傳了五代的功夫,偏要揉進江南評彈的水袖韻味。忽然滿場燈火俱滅,少年們臂膀間的熒光彩圈織成流動星圖,古彩戲法的魂靈撞見了賽博朋克的光影。臺下金發碧眼的觀眾忘了鼓掌,只顧著揉眼睛,怕是東方的魔法晃花了西洋鏡。

后臺傳來鈴鼓般的笑聲。花白胡子的老把式正給洋徒弟畫臉譜,油彩抹到高鼻梁上就成了滑稽模樣。德國小伙兒甩著紅纓槍走圓場,槍頭穗子掃過巴西柔術姑娘的麻花辮。各國語言在這里都泡成了大碗茶,就著滄州冬菜喝下肚去。忽然鼓點轉急,疊羅漢的人塔瞬間成型,最頂上的小女子揚起水袖,恍如敦煌壁畫飄落的飛天。

暮色漫過石牌坊時,我遇見收攤的猴戲藝人。老猴熟練地鉆回褪色的藍布囊,露出半截紅屁股朝路人作揖。耍猴人從帆布包里掏出溫熱的燒餅,碎渣落在青磚縫里,立即被麻雀啄了去。他們沿著運河堤岸漸漸走遠的身影,像極了宋人筆記里的市井風情圖,連暮靄都染著北宋青瓷的釉色。

紅牡丹劇場里的哄笑漲潮般漫出來。綠褂紅褲的丑角正騎著獨輪車滿場討賞錢,車轱轆偏偏在西裝革履的商賈跟前打轉。那滑稽樣兒讓人想起吳橋祖輩的智慧:把黃連嚼出甜味,將跟頭翻成蓮花。最險處的高空飛人突然脫手,卻在墜落瞬間被同伴的腳背穩穩托住。這驚心動魄的失手原是練過千百遍的噱頭。

月光爬上馬戲大棚的鋼架時,柔術少女仍在幕布后折腰。她的身體彎成敦煌藻井的忍冬紋,呼吸間仿佛能聽見筋膜延展的微響。這具承受過無數淤青的軀體,此刻成了供奉在月光下的白玉觀音。訓練場角落,七十歲的老教頭示范金槍刺喉,脖頸青筋暴起如千年古藤,卻偏要笑著哼半句梆子戲。

吳橋國際雜技節的煙花照亮非遺傳承人的白發。他們身后,雜技學校的孩子們正用數學公式計算拋物線的角度,用解剖圖解析每個騰躍的肌肉走向。古老的丹田之氣注入了現代科學的經絡,江湖把式在聚光燈下長成參天大樹。當少年們以身體為筆在夜空書寫新的傳奇時,我忽然看清:吳橋人繃直的腳尖,就像一個破折號,始終點著大地,上揚的嘴角永遠噙著大運河的泥沙。吳橋雜技之鄉的骨血里,藏著一個民族把苦難煉成絕技的密碼。 

江湖文化城,養得出精怪。若用無人機從天上望下來,活脫脫一幅《清明上河圖》。圖內“八大怪”的技藝超凡脫俗。

王保合,江湖人稱“鬼手”,其“三仙歸洞”之術,宛若鬼魅,令人眼花繚亂。他口吞針線,軟功縮骨,舉手投足間盡顯魔術之妙。自五歲學藝,七歲登臺,他以兩個碗、三個球,演繹了近距離的魔術傳奇,手法之靈活,技藝之高超,無不令觀眾驚嘆。而那《穿小襖》之技,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縮骨功夫之奇,實屬罕見。

“這叫‘騙術’?!蓖醣:线珠_缺牙的嘴笑著說,皺紋里漾著六十年的江湖霜雪。碗底空空如也時,他敲著筷子唱俚曲;紅球鬼魅般現形時,他又瞇起眼,像在參透某種古老的禪。竹筷輕點碗沿,“叮”的一聲,恍若打更人敲碎子夜,而絨球早已遁入時光褶皺里。兩只瓷碗在他掌下輪回翻轉,像運轉千年的渾天儀。這哪里是戲法,分明是吳橋人用骨血養著的巫蠱。那些消失又重現的絨球,莫不是被馴服的日月精魄?老藝人用皺紋做符咒,將飄搖的江湖鎮在一方木桌上。

高福州的肚皮是砧板。菜刀剁在鼓脹的腹上,刀光劍影間,菜葉紛飛。刀刃過處白肉顫巍巍,偏不見血星子。他說練這手得先拿肚子夯石碾,二十年夯爛三架碾子,腹肌早成了鐵犁鏵。

李印懷,人稱“皮包骨”,卻擁有吞鐵球、吞寶劍等驚世駭俗之技。他眼中扎針,更是絕技中的絕技,罕見至極。

何書森,號“吹破天”,一支嗩吶橫在臉前,不用嘴,單靠鼻息便吹得《百鳥朝鳳》,猶如天籟之音,穿云裂石。

魏春華的腳掌托得起乾坤。磨盤大的陶缸蹬得風車轉,忽又添進啼哭嬰孩兒。缸沿垂著紅綢緞,小娃兒在里頭咯咯笑,倒比坐秋千還穩當。老輩人說這是“借了哪吒三太子的風火輪”。

郭樹桐,深得馴化大師張鳳樓的真傳,擅長馴化小白鼠進行表演。那“老鼠提水碾蕎麥”等節目,幽默風趣,令人捧腹。

李亮,出身雜技世家,以“上刀山”等驚險節目著稱,人送綽號“怪腿李”。他在刀山上如履平地,高難動作信手拈來,令人為其捏一把汗。

王立剛吞劍如咽面條。三尺青鋒插進喉頭,劍柄銅吞口抵著下巴頦兒。眼見他喉結蚯蚓似的蠕動,竟將鐵器化進五臟廟。有一天吞罷劍,他啐出一口黑血,笑道:“這是和閻王爺掰腕子贏的彩頭。”

“八大怪”的絕活,件件沾著人味。吳橋人管這叫“肉身子熬出來的仙術,青布鞋踩過八百載江湖路,血泡磨成舍利子,疼痛釀成封喉酒”。如今他們仍在棗木桌旁、皮條架上、鍘刀梯前,把一副副肉身,煉成會喘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突然發現,雜技表演的聲頻具有獨特規律:鼓點的頻率與運河波浪共振,銅鑼的泛音與古運河船工號子同頻。這種跨越千年的聲學密碼,正是“無聲勝有聲”的注腳。 

四    

雨水節氣的太陽,斜斜地照著雜技小院,銅鑼一響,蹬缸少女足尖輕旋,青花瓷缸便似生了魂靈。這般光景總教人想起秦漢百戲圖里的跳丸伎人,三寸木丸騰空如電,兩千載時空竟在無聲處悄然貫通。

古時候,吳橋藝人撂地最懂無聲勝有聲。市井喧囂如沸,偏是那走索人赤足踏過三丈懸絲,天地霎時靜了。鼓點急如驟雨,不為敘事,單為懸住看客半口氣息。這口氣息里藏著人類最原始的生死震顫。哲學家梅洛·龐蒂所言:“身體是我們擁有世界的普遍媒介。雜技藝人將骨肉煉成筆,在虛空里寫下無需注解的偈語?!?/p>

雜技是超越語言的“身體敘事”。它以人類身體的極限能力(柔韌性、力量、平衡感)為表現核心,通過高難度動作本身傳遞驚險、優美、震撼等情感。演員用肌肉控制、動態造型等“身體語法”構建敘事,形成一套獨立于語言的表達體系。比如,“空中飛人”的騰躍與接拋,無需臺詞即可讓觀眾感受到生死一線的緊張與協作的默契,這種“無言敘事”比語言更直接、更具沖擊力。

朋友說,他在巴黎冬日看過法蘭西藝人的繩上芭蕾。塞納河畔的寒霧里,金發少女單足立于晃繩,恍如敦煌壁畫里飛天的當代顯影。無需字幕轉換,滿場此起彼伏的驚嘆里,東西方的喉舌突然尋得了共通的語法。原來這手眼身法步的默契,早把巴別塔的詛咒化作了通天梯。

雜技的沉默呼應了中國傳統哲學中“大道至簡”“不言之教”的思想。技藝的至高境界無需語言贅述,正如《莊子·天道》所言:“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p>

《莊子·徐無鬼》記載了一個故事:楚白公勝與大夫子西兩家有戰事,他們都派使者去請市南宜僚助戰,宜僚兩手弄丸不止,使者分別回去后,都與主人分析宜僚“兩手弄不止”的意象,認為這在暗示兩家打個不停,必會無有寧日,最后兩家均止戰而歸。這不僅是雜技最早的文字記載,而且道出無言乃雜技最高境界。

大運河與雜技同行,共同詮釋了極限運動的魅力,雜技表演將聲音悄然剔除,只留萬物之聲,卻唯獨不聞人聲。

春節期間,我看了《2025中國雜技大聯歡》,雜技劇《瘋狂廚師》讓我印象深刻,它融入了《三岔口》 經典“摸黑打斗”、大變活人、柔術、平衡術等。故事是串聯技能的工具,動作借助故事到達化境。

【高海濤,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滄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作品見于《人民文學》《時代文學》等。出版《風兒來過我飯桌》《天外》等文學作品集九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99sescom色综合|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色噜噜久久综合伊人一本|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综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狠狠色丁香婷综合久久| 国产综合成色在线视频|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俺来也|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久久婷婷是五月综合色狠狠|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