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薩:造成困擾的永遠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和態度
《野葡萄》講的是在醫學科技不那么發達的年代,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把一顆野葡萄吸入自己的肺部,因為沒有用咳嗽之類的辦法及時地把它排出來,葡萄種子在體內生根發芽,最后鉆破皮膚而出,在她的胸口長成了一棵葡萄樹,從此之后,她就帶著這棵葡萄樹一起生活,跟它一起長大,最后也一起死去。
最近幾年,我寫了一系列這種超現實疾病題材的短篇小說,《野葡萄》是其中之一。我覺得人在面對痛苦的時候,不論是身體上的疾病、疼痛也好,還是精神上的悲傷、憤怒,種種的不愉快,我們總是本能地想要去克制和消滅它們,但有時候結果卻適得其反,而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在心理上允許它們,接受它們,跟它們達成和解,痛苦反而會逐漸釋放。
這就好比古希臘斯多葛派哲學家,他們認為,造成困擾的永遠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和態度。既然不能把野葡萄從體內根除,小女孩也就完全地接受了,她自己就是這樣一個“葡萄女”,她的一生就是要和這棵葡萄樹共生,女孩的父母和醫生也不再去徒勞地對抗,這樣一來,事情反而就變得簡單了。他們允許這種非常態現象的發生和存在,以至于最后連死亡也變得可以平和地接受了。
這就是我關于這篇小說的一些創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