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山花文學獎”揭曉
5月23日下午,第五屆“山花文學獎”頒獎典禮在貴州赫章舉行。戴冰《致以深切的悼念或大話西游》、冉正萬《洪邊門》、費瀅《渙》、韓松落《晚春情話》、包倬《沉默》5部作品獲小說獎;寧遠《米蓮分》獲新人獎;胡竹峰“碑帖心事”專欄、黃德海“履霜志”專欄獲散文獎;楊鍵《滿天星》(組詩)、三子《悟空傳》(組詩)獲詩歌獎。
貴州省作協副主席、《山花》主編李寂蕩,貴州省作協副主席、貴陽市文聯副主席肖江虹等相關領導出席頒獎儀式,黃德海、胡竹峰等10位獲獎作家發表了獲獎感言。“山花文學獎”的設立,旨在表彰在《山花》刊發的優秀作品,以及在《山花》發表作品的優秀作家。設立以來,在國內文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一些省區還出臺了相應的獎勵政策,其當地作家獲得“山花文學獎”可獲得相應的獎勵。“山花文學獎”已舉辦過四屆,2016年的首屆“雙年獎”僅針對小說,從2018年第二屆“雙年獎”開始,才正式拓展為綜合性文學獎項,涵蓋了小說、散文、詩歌、評論等文體,本屆文學獎的評選范圍是2022年和2023年在《山花》刊發的所有作品。獲獎作品中,有捕捉到貴陽這座城市獨有韻味的《洪邊門》,也有以宏闊的學術視野與縝密的考據精神,深入探究司馬遷的成長背景、學術淵源及《史記》的歷史影響,呈現了一幅個體生命與時代文化交融的“履霜志”專欄;獲獎作家有黃德海、胡竹峰、楊鍵等實力作家,也有費瀅、寧遠等新銳小說家,以及戴冰、冉正萬等貴州本土優秀作家。風格多樣,尤其注重作品的藝術價值。
赫章縣位于貴州省西北部,屬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山區。赫章是神秘夜郎考古圣地,赫章自戰國時期便為夜郎轄地,據文獻記載,赫章縣所轄的可樂鄉(彝語“柯倮洛姆”音譯,意為“中央大城”)曾是夜郎古國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可樂遺址是夜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于1958年被發現,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可樂遺址入選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為貴州唯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項目。赫章還是畢節試驗區發源地,1985年6月,新華社報道了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的貧困狀況,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關注,并作出重要批示。同年7月建立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并于1988年獲國務院批準,赫章因此成為畢節試驗區的發源地,海雀現場教學基地為全省重點打造的5家現場教學基地。
赫章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勇在第五屆“山花文學獎”赫章頒獎活動上致辭。他表示,赫章是一座被人文照亮前程的新城。作為畢節試驗區的發祥地,這里傳承著“文朝榮精神”的奮斗基因;作為中央統戰部、臺盟中央等單位的定點幫扶聯系縣,她正以開放姿態擁抱時代機遇。近年來,赫章深耕文化沃土:從政策扶持到平臺搭建,從創作孵化到成果展示,竭力為文學事業構筑“春風雨露”的生長環境。今日“山花文學獎”頒獎儀式在赫章舉行,正是對這片土地文學活力的最佳注腳——她不僅是對優秀創作的褒獎,更是對“以文鑄魂、以文化人”的時代呼應。
《山花》主編李寂蕩介紹了本屆“山花文學獎”的相關情況,表示本屆“山花文學獎”得以順利舉辦,并在赫章縣頒獎,令我們非常感動。這與中共赫章縣委、赫章縣人民政府、中共赫章縣委宣傳部的關心支持,以及三聯教育集團的大力幫助是分不開的。在文學領域,赫章也涌現了不少優秀的詩人、作家。而貴州三聯教育服務有限公司作為目前貴州省內最大的基礎民辦教育集團,亦秉承著“辦真教育”的初心,為社會培養了大量人才,展現了現代企業的社會擔當和奉獻精神。
贈送著名作家何士光的手稿《山花》雜志主編李寂蕩先生向貴州三聯教育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肖開玉先生贈送著名作家何士光的手稿。肖開玉先生講訴了自己的文學閱讀經歷,分享了文學對其個人成長與精神世界的深遠影響,他表示,文學不僅是精神的滋養,更是一種"渡人"的力量。
附:
第五屆“山花文學獎”獲獎名單
小說獎
戴冰:《致以深切的悼念或大話西游》(2022年10期)
冉正萬:《洪邊門》 (2023年1期)
費瀅:《渙》 (2023年4期)
韓松落:《晚春情話》 (2023年5期)
包倬:《沉默》 (2023年7期)
新人獎
寧遠:《米蓮分》 (2022年1期)
散文獎
胡竹峰:“碑帖心事”專欄 (2022年3—12期)
黃德海:“履霜志”專欄 (2023年1—12期)
詩歌獎
鍵:《滿天星》 (2022年10期)
三子:《悟空傳》 (202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