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肖江虹談文學:讀懂人世間,追求真善美
5月19日,“對話名家”——2025年云巖區文學公益講堂第七場活動在貴陽市也閑書局舉行。著名作家肖江虹以“文學與閱讀”為主題,分享了自己在創作、閱讀方面的個人經驗和心得,40余名文學創作者及愛好者參加了活動。
肖江虹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作協副主席、貴陽市文聯副主席,曾獲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貴州省政府文藝獎、小說選刊年度獎等。
肖江虹作分享中
肖江虹首先解析了地域特性對文學寫作的影響。他認為,真正的地域寫作不是簡單的風景描寫,而是要深入到文化的基因層面,“地域不是文學的枷鎖,而是創作者安置己身的自由天地。”
圍繞“個人認知對文學創作的影響”,肖江虹作了著重闡述。他認為,文學作品的“厚度”和“深度”,是和創作者的個人認知緊密相連的。一個好的作家,要對世界有深刻的理解,要具備在正確三觀指引下的敘事倫理,在文學公平性之下,在作品中堅持追求和表達“真、善、美”的內涵,才可創作出能流傳開來的優秀作品。他強調,不管是“知識”、“認識”還是“見識”,對作家來說,都要上升到哲學高度去看待這個“識”字。“文學創作的真相在于,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僅是自己,也成為了所要寫的任何人。”肖江虹還建議創作者要不斷突破自我認知的極限,因為“文學的深度往往取決于作家思想的深度”,而“當認知足夠深入時,虛構會比真實更真實”。
在互動環節,肖江虹就聽眾提出的“自身過往作品的優劣評價”“自我與他人眼中的作品好壞”“中學生閱讀的作品如何選擇”等話題進行了回應,中肯的回答獲得大家的一致認可。
據了解,“對話名家”品牌是云巖區文聯自有文藝品牌,該系列文學講堂自今年開展以來,吸引了500余人次參與。
“我們將持續打造“對話名家”品牌,邀請更多文藝名家來到云巖,開展多門類的系列公益活動,帶來更多有質有量的優秀文藝體驗,提升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云巖區文聯主席姚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