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家影視編劇培訓班暨網絡文學與網絡視聽融合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辦 番茄、起點、晉江、縱橫等網文平臺作者參與
5月13日至14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辦,番茄小說、紅果短劇承辦的網絡作家影視編劇培訓班暨網絡文學與網絡視聽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來自高校、網文平臺、影視行業的多位從業者,結合自身實踐,圍繞短劇及IP開發中的要點,為來自番茄、起點、晉江、縱橫等平臺的作者們分享經驗,助力其提升編劇創作能力。
研討會上,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指出,網絡文學作者要深入生活、閱讀經典、了解IP改編邏輯,才有可能推陳出新。同時,網絡視聽領域也迫切需要網文作家參與,為該領域提供優質內容供給。
近年來,隨著短劇行業的高速發展,市場對于優秀長短劇作品的需求也愈發旺盛,大量網文IP被改編成為精品短劇。
對此,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表示,微短劇實際上是移動互聯網原生的影視內容,隨著專業的影視行業人才不斷加入,微短劇的視聽語言也在快速升級。
據他介紹,目前紅果短劇在IP改編上態度非常開放,希望能合作更多優質IP。同時,紅果也在全網征集短劇劇本,并提升簽約保底金額。“所有短劇只要上架紅果之后產生收益,都會給劇本編劇和IP作者分成。”樂力說。
在授課環節,圍繞網文IP的改編如何取得突破,番茄小說 IP 內容負責人結合多個成功改編案例,為作家們梳理創作思路。首都師范大學藝術與美育研究院教授許苗苗在題為《網絡微短劇:新大眾文藝的新向度》的講座中,從學術視角結合熱門微短劇案例,解讀這一新媒介文藝形式的特點和優勢。許苗苗認為,在新媒介助力下,大眾的文藝生產力獲得極大提升。新大眾文藝在此基礎上,對微短劇創作生產、審美提升和精品化發展提出更高要求。而《小歡喜》聯合編劇雷博與好有本領創始合伙人曾明輝從劇本結構搭建、人物形象塑造、情節沖突設計等維度,拆解分析多部經典長短劇在“爽點”表現上的異同。爆款短劇編劇“修以為常”則分享了《小說轉編劇創作技巧及方法》,他結合自身從網文作者轉型編劇的經歷,講解如何將小說文字語言轉化為影視畫面語言,并在保留原著精髓前提下增強戲劇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