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在市井綻放的鏗鏘玫瑰 ——看電視劇《蠻好的人生》
電視劇《蠻好的人生》近日收官。保險從業者、心理學家、商科教授、社會學家,還有各路博主紛紛下場從自己的領域來分析這部作品,這實屬罕見,標志著這部破圈之作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從類型上分析,它不僅雜糅了職場劇、家庭倫理劇、女性成長劇等類型元素,也成為擁有心理疏導、生活指南功用的一部療愈之作。它以同理心激發觀眾共鳴,為大眾情緒,尤其是女性情緒宣泄找到了出口。很多女性觀眾表示,很想穿越進屏幕與胡曼黎擊個掌。在短劇霸屏的快餐劇集節奏里,這部作品為現實題材長劇挽回了不少觀眾。
該劇從保險業切入,以保險經紀人胡曼黎跌宕起伏的職業生涯為主線,將當代都市人的生活日常娓娓道來。這個帶著上海弄堂煙火氣的女子,既能在摩天大樓里氣定神閑地與客戶周旋,也能穿梭在菜市場里用方言自如地同商販們拉家常。當傳統職場劇還在用“瑪麗蘇”濾鏡和偶像劇套路包裝逆襲爽劇時,這部劇卻率先讓女性角色獨當一面,擁有即使身處泥潭也能綻放出鏗鏘玫瑰般的生命力。
雖是要講胡曼黎“蠻好的人生”,劇集卻不平鋪直敘,而是巧妙地以保險合同來隱喻社會關系,自然而然地達成對眾生相的立體描繪。“保險賣的不是合同,是人性”——胡曼黎的一句話既點明了行業的本質邏輯,又暗含了劇集的敘事思路。她用人情智慧與專業知識游走于不同人群之間,每一份保單背后都是順勢而為的“雙贏”:老年群體的投保訴求折射獨居老人的養老困境,家長給孩子的投保訴求反映錯綜復雜的家庭矛盾……劇集不落入直白書寫人性的俗套,而是讓“保險”成為觀察社會的萬花筒,在“開保單”和“開不成保單”之間,角色的復雜多面立體清晰:胡曼黎的堅韌與脆弱如硬幣兩面,她可以為了重回崗位想盡辦法開保單,也會在父親生病時一度想要放棄事業照顧父親;丁致遠西裝革履下的精致利己主義,也在縱容父母蠻不講理地向胡曼黎要回給孩子的保單時暴露無遺,他愛的從來都是自己體面的人設,自私利己才是他為人的底色;初入職場的薛曉舟像塊棱角分明的青石,在開保單時面對客戶過分的請求,梗著脖子不愿屈服的模樣,讓人既笑話他的執拗,又敬重他的純粹。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不拘泥于刻畫人物的單面,是這部劇的角色個性分明、深入人心的關鍵原因。
不僅如此,作為一部以講述職場浮沉為主要內容的劇集,《蠻好的人生》成功打破了傳統大女主職場劇里女性角色依靠“男性救世主”成長的一貫套路,始終聚焦于女主角胡曼黎自身主動的成長,淋漓盡致呈現出“打不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強大”的女性力量。縱觀故事脈絡,胡曼黎的成長軌跡布滿普通人現實生活的粗糲感:二十年相守的感情遭到背叛后的心碎,如火如荼的事業突然清零的痛苦,父親癱瘓在床無人照料時的無助……但該劇沒有選擇“賣慘”,也沒有選擇“打雞血”,而是平實溫暖地向觀眾講述這些胡曼黎生命歷程中經歷的陣痛。也正因為如此,胡曼黎的涅槃重生才更具震撼力。當薛曉舟說“我養你”時胡曼黎干脆利落地拒絕,當前夫丁致遠試圖用支付一年養老院費用換取胡曼黎原諒時她冷靜地轉身,觀眾看到的不再是傳統敘事里女性成長依靠男性救贖的橋段,而是胡曼黎遇事果決、理性冷靜的人格魅力;當胡曼黎工作到大半夜還要拍宣傳視頻,當她一下午連著接待六個客戶也不喊累,觀眾看到的不再是“大女主”的炫麗光環,而是一個普通女性在經受命運重壓后持續迸發的驚人韌性,這才是真正的女性力量。
無論是敘事方式還是價值落點,《蠻好的人生》都巧妙地做了別出心裁的設計。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還有這部作品獨特的風格。
雖說是一部職場劇,但該劇卻做到了在沉重與輕盈之間收放自如。角色的不幸需要講述,但喜劇元素也不能缺位,于是劇集將喜與悲交織相融,以幽默夸張的調性敘述人物起起伏伏的人生經歷,讓人物形象更加清晰,也讓劇情鋪陳更為豐富。設想如果劇集僅僅講述胡曼黎一生的挫折,觀眾的觀劇體驗只會是從頭“喪”到尾。但《蠻好的人生》沒有選擇這么做,而是給予胡曼黎三個情感選項:富豪、弟弟、前夫,胡曼黎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己,毋庸置疑,這樣的“爽”直接爽到了觀眾心里,也達成了輕盈的劇目底色。
由女主角扮演者孫儷演唱的人物主題曲《可惜愛人》旋律悠揚,將人物心路歷程娓娓道來,“揮一揮手,最后再揮一揮手,什么愛河非要渡過?”唱的是胡曼黎對自己的叩問,“我揚起的幸福給他人羨慕,卻舞了自己滿身土”吟的是胡曼黎心底的哀婉,“糾纏一生,愛恨一生,學會了重生”嘆的是胡曼黎看破了紅塵——這是臺詞的另一種書寫,既是詠嘆調也是宣敘調,以角色之口吻講述內心之變化歷程,不僅極富創意還極具感染力。
《蠻好的人生》之所以動人,其實恰恰在于胡曼黎從未將自己活成人們口中的“逆襲神話”。她的傷痕真實存在,但不可否認那的確是光照進來的地方。觀眾看見的,也不僅僅是傷痕,更是她自我療愈的勇氣和積極向上的生命力。真正的強大,就是身處泥淖也要散發鏗鏘玫瑰的芬芳,即使看清了人性真相也依舊熱烈地生活——這是胡曼黎的性格側寫,也是每一位認真生活的普通人的真實寫照。
(作者李春利系《光明日報》文藝部編務統籌、胡晨冉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