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萬物生長·一個人的營盤》編輯手記:如何把楷模事跡化為文學書寫
來源:中華讀書報 | 蔡英潔  2025年04月27日08:02

“作為責編的我內心十分焦灼,因為那時內文編校早已完成,萬事俱備,就差封面了。但是越著急越束手無策,領導安慰我,實在不行就用回第一版。聽完這話,我反而鎮定下來了:不能就這樣妥協!”

在珠海東南部的萬山群島中,有一座形似扁擔的海島——擔桿島。島上生活著一群特殊的“島民”:數百只野生獼猴。35年前,一位年輕人踏上這座孤島,開始了與獼猴為伴的守島生涯。這段人與自然的奇妙緣分,最終化作長篇兒童小說《萬物生長·一個人的營盤》。

《萬物生長·一個人的營盤》是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得主胡永紅的最新作品,是一個以珠海擔桿島守島人劉清偉為原型的英雄故事。軍人劉清偉退伍后接受組織安排,孤身一人扎在了珠海擔桿島——這里位于珠江入海口,萬山群島最東,是中國南端重要的戰略門戶,曾是萬山海戰的主戰場。它不僅因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是一處生態寶庫,孕育著眾多珍稀的動植物群,如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獼猴、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小靈貓、瀕危罕見植物黏木等,在自然生態上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也因此成為偷盜偷獵者的目標,需要重點守護。退伍兵劉清偉在這樣一個條件差、任務重的原生態海島上一待就是35年,可以想象,在這期間他一定經歷了常人難以承受的艱苦。但是,作家并沒有將這個故事塑造成帶有說教味的英雄傳記,而是在其中加入了溫情的日常、靈動的細節——守島期間,劉清偉與島上的獼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尤其是天梭和岱山兩只小獼猴。它倆就像兩個頑童,給劉清偉日復一日的巡山守島生活帶來了不少活潑的插曲;又像兩個跳動的音符,給這部英雄禮贊注入了生機與趣味。此外,書中對天地萬物的大量描畫,也讓人深感自然神奇而偉大,尤其是獼猴王后海娘去世那一節,教人熱淚盈眶。

總之,就是這樣一部融合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生態主義的生命交響曲,讓我當即意識到:一定要好好抓住它! 因此,作為這部作品的編輯,我在成書過程中不斷思考如何將其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給廣大讀者。

專家審稿:“虛”與“實”的關系

在這部新作中,胡永紅充分發揮了其創新精神,講述了一個以真實人物為藍本的故事。但在這個故事中,應該如何處理紀實與虛構的關系呢? 為此,我社總編輯翁容建議把“研討”前置,請專家先對文本提出完善和修改建議。

從專家們陸續返回的意見來看,他們都對選題立意、故事內容、語言結構等方面表示了肯定,但也確實對紀實與虛構之間的關系提出了質疑——作者筆下的獼猴顯得過于“人性化”了,比如獼猴天梭為了拯救被關禁閉的同伴岱山,偷走劉清偉的孩子來仗人勢嚇退其他獼猴,是否顯得心機過深?這就造成了一種割裂:書中人的部分更像紀實文學的寫法;但獼猴這條線過于夸張,像小說。

從作家的角度出發,或許她偏愛這樣一種交融的創作方式,其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作品《上學謠》亦是如此:“有著元小說的影子,但又不是元小說;有著萬物有靈的童話思維,但又不是童話……”從編輯的角度出發,我們認為專家的意見是合理的,文學作品最終服務于讀者。綜合考慮之下,我們請作者對獼猴部分進行了適當修改,使其既保留情節的溫暖,又不違背動物行為學規律,將“猴子通人性”這一設定框定在合理的范疇內;同時在研究與討論之后,將《萬物生長·一個人的營盤》這部作品定義為以珠海擔桿島護林員劉清偉為原型的長篇兒童小說,將現實的厚重與童話般的詩意相融合,通過護林員與獼猴的傳奇故事,讓少年讀者在代入感中理解堅守的意義。這樣也能呼應兒童文學理論中“以兒童本位為根基,兼顧社會價值傳遞”的理念。

內容編輯:編校質量生命線

進入編校階段,我們像守島人巡視海島一樣,逐字逐句檢視文本。兒童文學的語言需要特別考究——既要保持文學性,又要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因此在審讀文字時,我們要警惕成人化語言的侵入。初次通讀稿件時,我發現作者在描寫劉清偉的妻子龐虹冒著風浪上島時,部分視角略顯成人化。或許因為作者胡永紅既是作家,又是編劇,寫作時不自覺帶入畫面語言,但為使其更適合兒童閱讀,我們向作者提出了修改建議。

編校不僅是糾錯,更需要根據閱讀體驗調整文本呼吸的節奏。自然既是本作品的主旨,也是作者設置的故事背景。《萬物生長·一個人的營盤》將故事發生地安置在熱帶海上孤島,充分描繪了其間的動物、植物,塑造了一個萬物生長、生機勃發的自然場域;同時為了展現主人公劉清偉守島條件的艱苦及其善于學習的性格,作者安排其與大量動植物發生關聯,如跟著獼猴尋找野果和草藥等,并貼心地為這些動植物做了頁下注進行介紹。但在審稿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科普腳注與正文靈動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風格差異太大,容易打斷讀者的閱讀節奏。從內容而言,本作品始終是一部文學作品,而非科普作品。盡管時下科普板塊是兒童圖書市場的大熱門,不少本書為了提高所謂的功能性而生硬地加入科普知識,但我們認為這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當然,放棄腳注并不意味著也放棄了對知識點的審查。為了確保科學性,我們在審校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以了解獼猴等動植物的特性,力求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最大可能保留作者的創作。如劉清偉遇到蟒蛇時,文本對蟒蛇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其中有一句“頸部擴張呈扁平狀”,校對老師在校稿時指出,這種特征屬于眼鏡蛇而非蟒蛇……也正因此,我們在審稿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自然知識,也算是意外收獲了。

還有一點印象深刻的是,由于主人公為廣東人,作家為使人物更符合地域特點,在對話中多采用粵語;而作為責編的我并非廣東人,雖然平時在工作生活中連蒙帶猜能聽懂一些粵語,可一碰到稿件上的生僻粵語詞就傻眼了,只好四處請教社內的本地同事,請他們對相關內容進行把關。

內容編校是一項繁瑣而細致的工作,需要編輯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在這本書的編校過程中,我與其他編校老師一起,反復通讀修改了十多遍,力求保證圖書的編校質量生命線。

作品裝幀:讀者與圖書的“對話”

封面是讀者與圖書的第一場對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因此,封面成了做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大難關,簡直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數易其稿。

在最初的設想中,“萬物生長”首先應該給人傳達出生機勃勃的感覺,擔桿島應該到處都是一種蒸騰的生命力,正如作者在書中對于自然萬物的贊美一樣。同時,人物主角堅守海島35年,毫無疑問擁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力,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任憑島上環境多么惡劣也巋然不動,可以通過破舊的石屋來隱喻這一點;但面對島上獼猴他也有柔情的一面,因此我想封面必須能夠傳達出這種既有情節又有氛圍、既有故事感又能傳達情感的效果。但第一版設計圖在刻畫人物時筆觸過于幼稚,一下子拉低了整本書的年齡層次,從篇幅、作者寫作風格等各方面判斷,本書的讀者對象為小學中高年級以上,有相當的閱讀能力,因此偏低幼的封面并不合適。而第二版封面又落入了過于寫實的窠臼,設計出來的封面不符合少年兒童的審美,進度陷入停滯。

作為責編的我內心十分焦灼,因為那時內文編校早已完成,萬事俱備,就差封面了。但是越著急越束手無策,領導安慰我,實在不行就用回第一版。聽完這話,我反而鎮定下來了:不能就這樣妥協! 于是我和主任一邊繼續尋找插畫師,一邊借助工具畫草圖,構建出我們想要的感覺,并在第三版封面出來以后邀請具有美術基礎的同事一起提出修改意見。在經過多輪修改之后,封面終于達到了我們想要的效果:人物背影寬厚而堅定,拿著望遠鏡巡視著寬廣湛藍的海面,身上的迷彩服是他守崗敬業的注腳;他的兩只獼猴小友靜靜地蹲坐一旁,與他一同守望這一方天地,他們的身上灑滿陽光,象征生命與自然的交融;遠處燈塔靜靜地指引著方向,也是守島人堅守的形象化身,簡樸的石屋則鮮明地呼應了主題。當讀者凝視封面時,會發現自己“站”在了孤島之上,四周是汪洋大海,藍天白鷗,從看到封面的第一眼起,他就進入了這個由作家打造的文學之島。

除了封面以外,在設計內文裝幀時我也融入了一些自己的小巧思。章節頁用剪影的方式刻畫了兩只小獼猴天梭和岱山在林間跳動玩耍的形象,希望能給整本書增加一些活潑的氣息;同時從每章提取出羅漢松、白腹海雕、小靈貓等關鍵元素,形成“海島符號圖譜”,也算是每章的小“劇透”。內文插圖采用了經過特殊處理后具有水墨淡彩風格的照片,美編的技術處理使其脫除了淪為科普圖鑒的嫌疑,避免過度寫實限制讀者的想象力;略顯粗疏的水彩筆刷使其呈現出一種粗獷的生命力,烘托文本的蒼茫感。而且這些照片很多都是作者采訪調研、收集素材時實地拍攝的,意義非凡。在封面紙張選擇上,我們選用略帶粗糙觸感的環保特種紙——當小讀者撫摸書頁時,仿佛能觸到海風的粗糲與島上植物的枝葉紋理。

營銷推廣:讓故事走出書頁

圖書出版后,并不意味著編輯的工作就此結束,相反,圖書營銷這一場“攻堅戰”才剛剛開始。早在選題策劃時,我們就考慮過圖書營銷的問題。從內容上而言,這本書毫無疑問是一部質量上佳的兒童文學作品,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近幾年兒童文學盡管仍然是童書市場中碼洋前三的大類目,比重卻一直在下降。開卷數據顯示,少兒文學市場逐漸呈現收縮態勢,新媒體電商的整體拉動作用并不明顯。也因此,這類的兒童文學書怎么賣,就成了選題策劃之初需要攻克的難關。考慮到這本書的地域特性以及故事本身的特性,我們打算線上線下齊發力,“從海島到陸地”,先深耕本地,再輻射全國。

圖書下印前,我們就準備好圖書資料包,與營銷發行的同事討論合適的渠道,并利用樣書拍攝實物圖,有針對性地尋找小紅書上母嬰、童書推廣等領域的達人“種草”帶貨,搭建線上多平臺宣傳矩陣,與圖書線下宣傳推廣形成合力。

新書上市1個月內,我們邀請作者在廣州、珠海兩地舉辦了線下分享活動。尤其是新書發布會,獲得了珠海市圖書館的大力支持。珠海圖書館館長表示:“《萬物生長·一個人的營盤》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面鏡子,它映照著無數像劉清偉先生這樣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它也是一座燈塔,指引我們在浮躁中堅守初心,在時代變遷中尋找價值。”在新書首發當天,珠海圖書館和擔桿鎮政府就購買了接近五百冊圖書,給我們整個團隊帶來了不小的激勵。

接下來,我們準備進一步推進這本書的營銷工作,不斷探索新的營銷方式和方法,把《萬物生長·一個人的營盤》這部優質的兒童文學作品送到更多讀者面前。

作家胡永紅說:“每個人心里都有英雄情結,他們在某些時候會成為人們奮勇向前的燈塔。”原型劉清偉的戍邊情懷打動了她,因此才有了這部別樣的作品。隨著作家細膩深刻的文字,守島護林人的事跡將被永久定格在紙頁當中,將會跟隨歷史的長河抵達千千萬萬孩子們的心田。

也正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我才在編輯這本書的一年多時間里遇到諸多困難卻始終沒有放棄。在此之前,我主要的精力放在引進書項目上。相較而言,引進書流程較為固定,供編輯發揮的空間相對較小,因為有原版書珠玉在前進行打樣,如果版權方嚴格的話,連封面都要與原版相差無幾;而原創兒童文學則不然,從選題策劃到組稿、內容編排、封面與版式設計,等等,一切都需要充分調動編輯的創造性,完全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毫無疑問,這個項目對我而言是巨大的挑戰。幸好,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最終交出了這份答卷。盡管還有很多不完美之處,但我相信,一名優秀的編輯就應該在挑戰中成長,在磨練中積累,正如出版家鄒韜奮先生所說:“我以為挫折磨難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

(本文作者為新世紀出版社兒童文學出版中心主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综合色激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 狠狠色综合久久久久尤物|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综合|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色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 色婷婷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丁香婷婷色五月激情综合深爱|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图色40p|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色在线| 色综合久久98天天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