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走在前 挑大梁”擔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 山東省第三十三屆作家高級研討班暨山東省作協“請作家回家”活動在濟南舉辦
微風和煦,春意盎然。4月14日至19日,由山東省作協主辦、山東省文學院承辦的“錨定‘走在前 挑大梁’ 擔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山東省第三十三屆作家高級研討班暨省作協“請作家回家”活動在濟南舉辦。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團結動員全省廣大作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切實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中更好展現文學作為、貢獻文學力量。
山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趙藝丁出席由省作協主辦,省文學院、省作協創聯部承辦的高研班開班式暨“請作家回家”歡迎儀式并致辭,山東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曲藝出席并主持,山東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文東出席,山東省作協創聯部主任邱兆輝參加活動,山東省作協文學院院長楊華介紹本屆高研班有關組織籌備情況。
趙藝丁在致辭中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深學篤用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創作。自覺服務重大國家戰略和全省工作大局,圍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等重大主題,推出更多具有山東氣派、齊魯風格的精品力作。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從人民創造新生活的偉大實踐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用人民創造歷史的奮發精神滋養創作,與人民的創造實現雙向賦能。堅持守正創新,始終把創作當做中心任務,把作品作為立身之本,既能賡續歷史文脈,又能把握時代主題,打造出反映時代標高的優秀作品。加強“作家之家”建設,廣泛凝聚“文學一家人”力量,以“作家”為中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服務”為宗旨,以“聯絡”為目的,讓作家之家更團結、更溫馨、更和諧,更有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
趙藝丁、曲藝、陳文東共同為53名省作協會員頒發入會紀念章。會員代表丁秀胤、牛泳分別發言。
本次高研班精心籌劃,設置了豐富的教學內容,邀請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作家、編輯授課,并安排現場教學、閱讀分享、座談交流等活動。來自全省各地的65名作家參加培訓,同時以線上方式,對山東省作協24個團體會員單位部分作家和省網絡作協會員同步進行相關培訓。
山東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李國江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進行專題輔導,學員分組開展專題研討,團結引導學員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書寫文學新篇章。《當代》主編徐晨亮從文學期刊視角出發,分析了文學創作中的“當代性”,鼓勵大家創作推出優秀作品;《作品》雜志社社長、總編輯王十月探討了小說創作中“我”這一主體的重要性,指出小說家要敢于把自我表達出來,擺脫原有創作觀念桎梏;《散文·海外版》執行主編王燕講授了在信息閱讀碎片化時代,如何從繁雜的社會生活中抽離出來,書寫出富有個人情感經驗的好作品;山東文藝出版社總編輯、《萬松浦》雜志副主編楊智結合文藝出版,分享了近年來文學創作需求和圖書出版情況;兒童文學評論家方衛平結合具體兒童文學文本,分析了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及創作技巧,以及對當下文學創作及出版發行的啟示;《詩刊》副主編、《中華辭賦》雜志社社長王冰結合中國現當代優秀文學作品,為大家講解了何為新時代文學、如何寫好新時代文學;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叢新強深入分析了“新大眾文藝”發展的背景、特點、階段,圍繞“新大眾文藝”所提供的創作方向,探討了其對當下文學創作者的啟示與要求。
活動期間,還舉辦趙德發長篇小說《大海風》新書分享會。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山東大學作家書院執行院長趙德發分享了新書《大海風》的創作歷程和感受,通過嘉賓對談、片段朗讀、互動交流、網上直播等多元形式,帶領讀者走進20世紀上半葉中國北方的漁業與航運歷史。
活動期間還組織學員赴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山東文學館等地進行實地參觀、座談,積極引導學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文學創作。
結業式上,曲藝代表山東省作協向圓滿完成學業的學員表示祝賀,希望大家深刻把握文學時代使命,始終心懷“國之大者”,有效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積極回應時代和人民對文學的新期待;把提高質量作為文學作品的生命線,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東西表現出來,不斷創作推出精品力作;堅守文學初心,堅定文學理想,以弘揚正道立心,以創作精品立業,以德藝雙馨立身,以清廉自律立行,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學員代表劉北、孫魯梅在結業式上發言。
(攝影:邵宇欣 曹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