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中原糧倉的時代答卷 長篇小說《天下良田》新書首發
由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作家出版社主辦的長篇小說《天下良田》新書首發式暨座談會日前在鄭州舉行。來自文學界、出版界及農業領域的40余名嘉賓共同見證了這部作品的正式亮相,并就《天下良田》的時代意義、文學價值以及如何講好鄉村振興故事進行了深入探討。
《天下良田》作為“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的重要成果,由作家出版社與河南文藝出版社聯合出版,周口市文聯副主席、周口市作協主席柳岸歷時多年創作,以豫東平原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切口,通過基層干部群像的生動刻畫,全景式展現中原農村十年間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型的史詩性變革。
作家出版社社長鮑堅介紹,《天下良田》是柳岸從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親歷者的視角,肩負記錄時代進步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歷時三年精心打磨奉獻的一部優秀作品,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用鮮活的人物形象展現了農民的喜怒哀樂,用真摯的感情表達了對農村未來發展的美好祝愿。
發言環節,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劉慶邦表示,《天下良田》很好地處理了實和虛的關系、軟(情感)和硬(主題)的關系、主要人物和人物群像的關系、普通語言和地方方言的關系,是柳岸的集大成的作品。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陳福民看來,柳岸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的經驗,有豐厚的積累、觀察,柳岸以及她所創作的《天下良田》的生命力和現實性是一個特別真實的存在,是近年來中國農村題材、鄉土題材中很重要的一部作品。
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河南省評論家協會理事劉宏志認為,《天下良田》切入的角度非常有特點、有新意,非常好地呈現出了復雜、多元的現實中的中國農村的發展過程,很大程度上講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中國故事,它不是脫離生活的高調理想主義的表達,而是在生活現實的泥濘、糾纏中,實實在在寫出了當下中國農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