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數智時代出版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滬舉行
來源:澎湃新聞 |   2025年04月21日09:13

數智化時代,出版業發展趨勢如何?出版業最缺哪些技能人才?如何培養這些人才?帶著這些問題,作為一所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技能人才為己任的高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于2025年4月18日下午舉辦了一場“數智時代出版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研討會”。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毛文濤,“韜奮出版獎”獲得者、上海編輯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王焰,“韜奮出版獎”獲得者、原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長繆宏才,華東師范大學出版學院執行院長季桂保,少年兒童出版社總編輯陸小新,果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譽,上海蜻蜓FM副總裁潘聰,中國中福會出版社副總編輯張紹軍,上海家瑤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程輝等業界、學界專家受邀出席。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朱堅民,校長栗建華,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出版與傳播系領導班子、師生代表出席會議。研討會由學校副校長楊愛玲主持。

栗建華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對各位專家一直以來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有72年的辦學歷史,始終堅持為出版印刷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面對數智化技術變革,出版專業人才培養要提前謀劃部署,主動求變。希望借助各位專家的豐富經驗與專業智慧,為學校出版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把脈開方。相信通過各位專家的悉心指導,學校一定能進一步夯實人才培養基礎,為出版行業培育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優秀人才。

出版與傳播系負責人楊揚向與會專家介紹了出版商務和數字出版兩個出版專業的發展歷史、專業現狀、中高貫通、高本貫通項目以及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目標等內容。

毛文濤系統闡述了出版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深層邏輯與發展路徑。他指出,出版業如果突破紙質出版這一載體形態的局限,將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這一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正成為關鍵驅動力。以ChatGPT、DeepSeek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技術已實現從理論突破到規模化應用的跨越,其核心在于自然語言處理的數學建模突破,使機器能夠深度解析人類語言邏輯,而推理模型的逐步成熟更預示著內容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革。他強調,當前出版業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時也存在一些誤區,例如盲目跟風開發智能審校系統等局部工具,忽視對行業本質需求的洞察,出版業應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服務于知識傳播和讀者,在應用層面摒棄“為技術而技術”的短視思維。當前,我國出版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仍需深化,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出版業滲透的階段性遞進,具備大數據分析能力和大模型技術應用能力的人才需求凸顯。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工具帶來了出版流程中間環節生產效率的提升,因此,“兩端”出版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一端”是創意型人才,“一端”是能理解用戶需求、善于與人溝通的營銷型人才。

王焰指出,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出版社需要具備數字化服務能力。目前,出版社正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尤其是在教育大模型的布局上,顯示出對前沿技術的重視。在人才需求方面,出版社在新興領域如直播帶貨等方面面臨人才短缺的挑戰。傳統的編輯難以勝任這些新興崗位,而具備較強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的人才則顯得尤為稀缺。未來的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技術能力,還需要有行業認知和創新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此外,設計類人才在出版行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版社在書籍設計上的投入不斷增加,設計已成為書籍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出版社需要既懂內容又懂設計的人才,以提升書籍的整體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另外,出版文創的潛力不可小覷。文創不僅是圖書銷售的延伸,更是出版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繆宏才認為,出版教育應回歸“基本觀念-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的三位一體素養培育模式,尤其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以應對技術的快速更迭。數字技術已對出版行業產生實質性影響,因此,人才培養必須動態地考慮數字技術的影響,并將其視為產業系統的變量。他強調,傳統的教育模式已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在工業時代,標準化的教育模式尚可適用,但在AI時代,出版機構對人才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凸顯,傳導到人才培養上更要因材施教。他關注到小型出版機構的崛起,顯示出市場對出版產品視覺設計和個性化內容的重視。因此,高校人才培養應重視個性化培養模式,以滿足單位和人才自身的成長需求。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愛和學會交流的能力,成為更為重要的教育目標。通過這些能力的培養,學生將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多樣化需求。

陸小新表示少兒出版的市場化程度很高。面臨圖書市場下行趨勢,需樹立新出版、新營銷、新渠道理念。在數字化時代,出版市場正在從傳統的“人找書”模式轉變為“書找人”的新模式。要積極擁抱AI,提高內容生產效率,如利用AI編校、插畫等。少兒書應做輕、做精、做快,注重內容和設計,以適應流量時代。少兒社正在打造少兒科普領域大模型,目前已完成1.0版,正在推進產品化和產業化。出版社在直播、文創、研學設計等方面急需人才,同時閱讀能力,講書、評書能力非常重要,出版專業應注重這方面人才培養。

季桂保強調通識課程對夯實人文底蘊的重要性。他認為AI時代的出版,不能局限在傳統的圖書出版,而應是一個“大出版”的概念。AI時代是一個拼創意的時代,而文科生在這方面有一定優勢,他認為通過校企共建AI工作坊將真實產業場景融入教學,鼓勵學生參與項目創作和各類競賽,從而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意能力。

王譽認為,出版專業發展要立足“大文化”產業視野,明確出版專業核心能力靶向,強化意識形態把關教育。他以果麥文化的實際項目為例,詳細闡述了如何培養學生的全媒體運營、IP開發、把握流量趨勢等能力。他強調,在出版市場上贏過算法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好內容,而好內容需要好創意,好創意來源于閱讀的積淀。那些讀過大量書籍的求職人員往往更具競爭力。他建議出版專業應該開設讀書分享類課程,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幫助學生將閱讀積淀轉化為職場競爭力。

潘聰指出出版專業學生在短視頻運營、剪輯、廣告投放等業務領域有較大的就業空間。短視頻運營領域需要懂網絡語言、會起標題、能進行內容把控;在短視頻剪輯方面,要了解平臺,了解用戶群體的特點,要強化學生實戰經驗;在短視頻投放方面,要培養學生網感,讓學生理解市場的邏輯。同時,還應鼓勵學生多考取相關資格證書,鼓勵學生從入學開始創建賬號、運營賬號,通過不斷積累,提升運營賬號的能力,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

張紹軍指出,出版有未來,但出版社未必有未來。出版社正面臨數智化轉型的壓力,急需培養具備數智化技能的人才以適應市場需求。出版社在數智化過程中面臨盈利模式缺失等痛點,需通過技術提升內容質量和傳播效果。他建議,以數智化技術發展為契機,培養復合型的出版人才,適應出版行業的發展,拓寬就業面向。

程輝將AI生成技術視為“內容生產的加速器”,認為出版行業亟需技能型編輯,建議高校在人才培養上應緊跟數字出版發展趨勢,強化出版人才培養的實戰技能,將AI文案生成技術、多模態內容生成技術納入課程體系,培養“技術+創意”復合型人才。

會議最后朱堅民總結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深刻影響出版業發展,要認識到數字素養、數據素養、大模型素養的重要性,同時出版專業內容創新、藝術審美和創意能力培養仍然十分重要。學校將充分吸收各位專家的寶貴意見,緊密對接行業需求,將相關技能的培養充分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為培養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出版專業技能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研討會的舉辦為數智時代出版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作為培養出版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將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努力培養出更多適應數智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出版專業技能人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狠狠色综合久久久久尤物|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_久久久|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综合欧美五月丁香五月|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婷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色综合久久天天影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