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更重要——評《周大新評傳》
周大新從上個世紀70年代至今,創作發表了大量的文學作品,獲得了無數榮譽,作品被譯為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地傳播。他的創作成就和經驗,是當代中國文學成就的一部分,也是當代中國文學經驗的一部分。
周大新的文學創作在密切聯系當代中國現實生活和精神處境的同時,表達了他的文學觀和價值觀。他用文學的方式記錄了時代的風云變幻和人情冷暖,在書寫世道人心的同時,更表達了他的人間大愛。對世界、對普通人的愛意和溫暖,是周大新文學創作最基本的主題。這也是他能夠受到讀者和文學界普遍贊譽的重要原因。
改革開放40多年來,西方各種文學思潮、文學觀念、文學手法等幾乎盡收眼底。這極大地開拓了我們的文學視野,豐富了我們的創作方法。應該說,了解和學習西方文學,是我們的文學能夠成為今天樣貌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在文學交流、文學交融已經成為常態的情況下,這種互動與交往一定會得到更深入的發展。文學的基本價值尺度最大限度地有了通約的可能。但文學最根本或最重要的泉源,一定是本土生活。域外經驗再重要也只能是“流”,本土生活才是“源”。這也是周大新的創作最重要的經驗之一。我們發現,周大新的創作一直在生活中汲取營養和資源。無論書寫軍旅題材的作品還是書寫社會生活的作品,他都密切地聯系著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對西方文學的閱讀和了解,在他的創作實踐以及創作體會中,都有明確的表達,但他更強調了創作的中國性和本土性。因此,他的創作是可以同西方進行對話的創作。行文的平實、情感的質樸以及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學的底蘊和思維,是特別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的。
魏華瑩的《周大新評傳》是周大新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比較全面展示其文學創作成就的專著。 這部著作除了有一般評傳必須具備的內容和方法之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她寫出了作為作家的周大新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周大新的創作取得的成就是見仁見智的,不同讀者可以通過閱讀周大新的作品得出結論。但是,我們更關心的是傳主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特別是在當今時代,一個作家內心世界的高尚、純粹、執著和有堅定的信仰、有強大的內宇宙和精神內核,才有可能和他的創作相得益彰,才配得上為其“樹碑立傳”。我想,魏華瑩對這一點一定是深思熟慮的。因此,《周大新評傳》雖然也是線性敘述,但關注的具體的“人與事”有所不同。
周大新出生在南陽。這是一個有悠久歷史、傳說和故事的盆地。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讀書是周大新的第一要義。他不僅在童年、青年時代發憤讀書,參軍后仍然手不釋卷。讀書是周大新成長的陽光雨露。對他影響最大的作家,是被俄國作家岡察洛夫稱為“俄國文學的雄獅”的托爾斯泰。在中國,托爾斯泰被稱為“托翁”,還有一個以“翁”相稱的是“莎翁”莎士比亞。可見托爾斯泰在中國學界和讀者心中的地位。而托爾斯泰思想的核心就是愛。他認為:“愛是人類唯一理性的行動,愛是最合理、最光輝的靈魂閃光。”這個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一方面體現在周大新與人的交往以及和社會的關系中,另一方面更體現在他的文學創作中。比如評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述——
來自生活的人性和人情的大愛,是周大新對于情和愛的理解和發現。一個作家發現了什么,說明他在關注什么。當然,更重要的是周大新在創作中對于情和愛的理解。評傳中第7至11章,是全書權重較大的章節。在作品的具體分析中,魏華瑩更關注的是周大新創作中的情感深度問題。這是關乎一個作家對文學理解到何種程度的重要問題。我們說文學是人學沒有錯,但文學是人學只說對了一半——哲學、歷史學、社會學、醫學、心理學等諸學科都是人學。文學作為人學之所以有獨特的價值,就在于文學是處理人的內宇宙——思想、精神和情感事務的領域。因此,情感深度才是文學最有價值的部分。而魏華瑩對周大新主要作品的分析比如《湖光山色》《安魂》《曲終人在》《天黑得很慢》《洛城花落》等,隱含了她對傳主關于情和愛的理解、表達所能達到的深度。我想,這也正是魏華瑩寫作周大新評傳的用心所在。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周大新受人滴水之恩念念不忘,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評傳中多次寫到他對幫助過自己的師友的感激之情。如果說這是人之常情的話,那么,周大新的有些行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我曾有機會在周大新的帶領下,走訪過大新的家鄉鄧州,家鄉的父老鄉親對他的由衷熱愛讓我深受感動。這當然與他取得的文學成就有關,但更與周大新的誠懇的為人、高尚的情操、樸素的情感和家鄉的情感有關。因此,我們在評價一個作家創作成就的同時,更在意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是怎樣將個人作為一件作品推向了時代的高峰。我在評傳中讀到了周大新說過的這樣一段話,我愿意抄寫下來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
“我們這個時代由于社會變革的進行, 科技的發展和世界的緊密聯系, 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同時, 災難的頻發和社會各方面的急劇變動, 使人們面臨的問題與前人相比不減反增。 也因此, 人的心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得到撫慰。 我應該帶著你們的鼓勵更加勤奮寫作, 用自己的文字為讀者送去溫暖和慰藉。”
周大新用他全部的文學創作,兌現了他向讀者做出的承諾。魏華瑩用她潛心的研究和對一位來自家鄉作家的敬仰和尊重,完成了一部值得信賴的、有創造性的傳記。
(作者系沈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