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常敬竹:蜇居山林的灰娃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常敬竹  2025年01月15日08:01

詩人灰娃(1927年—2025年1月12日)

2025年1月12日,星期日。中國詩壇的“祖母詩人”灰娃在北京航天中心醫院的病房里,平靜地走完了98歲漫長的人生歲月,生命的表盤永遠定格在了早晨7點15分。

寂靜的病房里,灰娃安詳地躺在潔白的床上,猶如往日在家中靜靜地熟睡。我佇立床邊,思緒起伏,內心萬般不愿為這段忘年的友情畫上句點。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因為收集延安文化人史料,走進了張仃先生和夫人灰娃位于北京紅廟的家,由此開始我們的交往。起初,我同朋友們一樣稱呼兩位老人張先生、理姨,直到有一天灰娃鄭重地要我同她的兩位孫女一樣叫爺爺、奶奶,輩分降低了,但我的心里很暖、很甜,因為兩位老人把我當成了家中喜歡的晚輩。

張仃與灰娃

世紀交替之際,張仃、灰娃兩位文化老人離開北京城區,搬到了京西的山上居住,我時常開車去山里看望他們。

沿著京西門頭溝九龍山蜿蜒的山路向上走,半山腰的雜樹叢林中坐落著一處不大的院落,這里便是他們的家。灰娃與張仃在這里度過了他們一生中最為快意的晚年時光。

2010 年初春,張仃先生去世后,這個坐落在半山腰的家舍里就只剩下灰娃一個人了,任憑什么人勸說,她都執意不肯下山,在一位護工的照料下,灰娃猶如一只倦歸的山鳥,蜇居在這所叫作“大鳥窩”的房子里,守著心中的夢和記憶,在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

沒有了往日的忙碌,也沒有了訪客的喧嘩,一切歸于山林的沉寂?;彝薜男囊惨稽c點歸于沉靜,猶如一條晝夜蜿蜒流淌的小溪流入一個幽潭里,她在人們的視線之外,離群索居,讀書思考,回憶往事,寫作詩歌……

閱讀與寫作中的灰娃

說起來,這里距離北京市區甚至距離天安門廣場并不遠,無論行政管轄,還是自然地理,都是北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這里的生活卻與市區大不相同。這里遠離繁華與喧囂,更接近自然和本真。細想起來,這似乎與灰娃的際遇和命運有著某種內在的隱秘聯系,她是我們這個國度、這個時代的一分子,但她又似乎一直游離于某些東西之外。她是我們大多數人以外的少數中的一個,甚或在許多人眼中,她就是一個“另類”,一個不合時宜的人。她的存在,從另個角度來看,為這個時代保存了一個不一樣的“樣本”。

灰娃12歲被姐姐帶到延安,進入兒童藝術學園學習成長,后跟隨部隊行軍轉戰,新中國成立后進入北大俄文系學習,曾在北京編譯社工作。盡管她是“紅小鬼”出身,又是志愿軍烈屬,但在一段時間里,她還是被貼上了資產階級貴族的標簽。細究起來,并不是因為她生活多么富有奢侈,穿戴多么雍容華麗,恰恰相反,她因為離開軍隊后就進北大學習,后又常年有病居家休養,生活清苦窘迫。說到底,還是因為她的心性、品位和精神追求與那個年代的風尚有偏差,有時甚至是完全背離的,這使得她像一塊拒絕磨去棱角的石頭被奔涌的洪流拋在了荒蕪的河邊。

與灰娃相近的朋友都知道,她柔弱瘦小的軀體里,藏有一副堅硬的骨骼,如果以錘子敲擊,會發出金屬質地的聲響。她不認可、不接受的東西,無論施以什么手段都無法令她服從和轉變?;彝迯牟豢显谀吧嗣媲傲髀蹲约旱耐纯嗪蛻n傷,她在一首短詩中寫道:“ 沒有誰∕敢∕擦拭∕我∕的眼淚∕它那印痕∕也∕灼熱燙人”。

灰娃說:“我不會在那些人面前流淚,那么做,換來的只能是對方更加的輕蔑,對自己是附加的傷害。”這個不肯流淚的女人,在因為肺病獨自躺在醫院等待死亡時,在聽聞丈夫在朝鮮戰場陣亡的噩耗時,在一遍遍修改檢查卻不能過關時,在送別至愛的導師和伴侶張仃先生時,沒有流過一滴眼淚。

灰娃天性愛美,不是一般的愛,是愛得癡迷,愛得入骨入魂。即便生活拮據時,貧窮也沒能限制她對美的向往。沒錢買新衣裳,她就把舊衣服翻新改造,在開領、紐扣、衣袖的地方做一點裝飾,變著法兒讓衣服好看起來,走在大街上常常引來羨慕的眼光。在月光皎潔的夜晚,她會和孩子們一起燃起燭光,用留聲機聽中外經典樂曲或朗誦外國詩歌。春天來了,她會帶著孩子從永安里的家中去日壇公園踏青賞花。半個多世紀后,她依然能準確說出日壇公園和附近馬路兩側的白楊樹,每年必定會在4月下旬吐露綠油油、毛茸茸的新芽兒。

灰娃喜歡去京郊八達嶺、十三陵、香山踏青,回城時采回一束野花插在花瓶里,裝點清寂的生活。她一直覺得生活再苦,也要追求美、享受美,也要把日子過得有滋味。及至晚年,灰娃依舊延續著這樣的生活趣味。剛搬到山里住的時候,她和張仃先生常常沿著彎彎的山路散步,走累了就在路邊的山石上坐下來小憩一會兒,看到喜歡的野草也會采一束回來,插放在陶罐里,野草慢慢干枯了,卻依舊那樣好看,好多年都不舍得更換。后來兩個人都變老了,再也走不動了,就在天氣晴好的日子,坐在院子平臺上的老藤椅里,看草長鶯飛,看花開花落,看不知名的鳥兒鳴叫著從眼前飛過。在張仃和灰娃的眼中,自然中的山石草木都是有靈性的,都是神奇之手化育出來的。

早些年,有客人來訪或是外出聚會,灰娃都會換上整潔的衣服,化淡淡的妝,她說這樣自己體面,也是對客人尊重。對于居家生活的衣服,灰娃則穿得十分隨意,以舒適為主。她對衣著有自己的原則,如果不喜歡,料子款式再好,價格再昂貴都不入法眼。她的衣服大都是孫女陪她選購的。有時候,我開車去山上接她到城里的秀水街、新光天地、燕莎商城,用輪椅推著她去看服裝,她看得很仔細,一家一家地轉,但喜歡的衣服終究太少了。有一次,她在商場意外發現店員的工裝樸素簡潔,就喜歡得不行,跟店員講了半天,希望能定做一件,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灰娃對天地自然一直心懷敬畏,每逢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都會和家人按傳統習俗度過,對祖先傳承下來的這些節氣時令從來不曾馬虎,特別是春節,她早早就會打掃房間,掛上彩燈,張貼吉祥喜慶的剪紙和門錢兒。因為有了這些節日,平淡的日子變得生動亮麗起來,生活也變得有滋有味。這樣的人生態度,自然地延伸到了她的詩歌作品中。她寫故鄉,常常會寫到時令節氣,寫到婚喪嫁娶,寫到鄉規民俗,讀起來是那般的凄婉柔美。

我一直想不明白,一個12歲坐著馬車離開家鄉的小女孩,從延安一路輾轉,后長期定居京城,在長達80多年的時間里,幾乎沒有回過故土,故鄉何以給她留下了如此深刻的生命記憶?

灰娃對張仃的愛是情深意切、至真至純的。張先生在世時,兩人共同生活的時光自不必說。張仃先生的離世,對灰娃來說是一次巨大打擊。她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倒塌了,房子突然變得空空蕩蕩,如同她原本充實的內心變得空寂凄冷。伴隨了她幾十年的抑郁癥因此變得空前嚴重,一些多年前逝者的面容、身影縈繞在身邊,最嚴重的時候,她甚至感覺自己已經“走”了,正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有一次,她說自己晚上一直無法正常入睡,老是夢到身處詭異險惡之地,被叫不出名的惡獸追趕,怎么跑也擺脫不了,直到被嚇醒,在長夜里睜著驚恐的雙眼等待黎明。我專門找心理專家咨詢,專家說這是生活中出現重大變故,精神受到打擊,極度缺乏安全感所致,建議去看精神醫生和加強親情陪護。那段時間,她不得不多次去醫院就診,我和她為數不多的朋友也常去山上看望她。

灰娃的生命比常人要堅韌得多,經過半年多的治療以及她的精神自救,她還是頑強地活過來了。

灰娃與本文作者常敬竹

張先生去世后,無論身體、天氣怎么樣,每年清明,灰娃都會去為張先生掃墓。后來日漸衰老,去墓地的時候,走那段長長的坡道很費力氣,我們就用輪椅推著她上去。每年掃墓準備什么花,菊花是黃的還是白的,花束里面放不放百合,還應該放什么,灰娃都會吩咐。掃墓的時候,她會艱難地彎下腰去,把花束擺到墓前整理好,然后慢聲細語地向張仃先生敘說一年來“這邊”的情況,真的有種對面交談的感覺,這樣的場景很是讓人動情動容。她的新詩集里,第一章的篇目都是紀念張仃先生的。這是人世間真情相愛的一段佳話,老詩人屠岸先生寫過一篇評論文章,把灰娃對張仃的一往情深作了精到詮釋,認為可與王維的悼亡詩相提并論。

灰娃一向把詩歌看得神圣,她的生活本身就是詩意的。在我的印象中,她向來不關心一般女性所關注的細碎的家常里短,而是對哲學的、宗教的、歷史的思想文化成果,藝術精華,前沿觀點,重大發現等知識和問題天然地懷有興趣,讀到好的文章總是欣喜不已。她說許多文章的思想和觀點,就是她切身的所思所感,只是她沒有這樣的理性認知,這樣的文章使她豁然開朗,看過就很難忘。她不僅自己喜愛,也愿意分享給朋友們。灰娃的生活作息毫無規律可言,常常半夜三更向朋友轉發文章。認識灰娃的人都會感嘆她超強的記憶力,而她卻不以為然,她認為產生過心靈和情感共鳴的東西,自然讓人難以忘懷,

在她90多歲的時候,還能完整吟唱十幾歲時學過的歌謠。在我接觸的文化老人中,她是為數不多的一生都在仰望星空的人?;彝薜撵`魂是高貴的,散發著神性的光芒,置身于滿是煙火氣息的塵世,而她對眼睛不能見的另一個世界卻充滿思考與向往,這使她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生活在“別處”的人。盡管90多歲了,但她對現實生活的批判,比年輕人還要深刻和犀利。這樣一位老人創作的詩歌,比大多數詩人的作品厚重、深邃、高古,有什么奇怪的呢?

灰娃寫詩的時候很是投入,一旦進入寫作狀態,完全是一種常人難以想象的樣子——原有的一切生活秩序統統打亂,臉顧不上洗,頭發不梳理,穿衣也不再講究,說話也常常不在狀態,完全就是淪陷于詩境的樣子。她的詩集有很多作品是我幫著打印的,原稿總是寫了改,改了寫,有的地方改得像天書一般,交給孫女或者我打印后,變動依然很大。我感覺她修改的過程,更多的是想準確表達她的思想和觀點,語言的修改并不在追求語言本身而在于表述思想和觀點。從她最初思考,到開始創作,再到修改調整,一條思考和寫作的脈絡一點點從混沌走向澄明,直到定型定稿。這種嚴肅認真,像朝圣一樣對待詩歌的態度著實讓人敬畏。

畢竟是老了,灰娃生活的領地在一點點“失守”,已經幾年沒有走出家門了。她的臥房原本在二樓上,自從有一次夜里上樓時摔了一跤,就把鋪蓋卷搬到了樓下客廳的沙發上。一輩子生性要強的灰娃,也只能無奈地接受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則,在小得不能再小的空間里從容地活著。盡管如此,她的身體還是不時出現毛病。2017年秋天的一個深夜,照料她的護工給我打電話,說她嘔吐、頭暈、發燒,第二天天剛亮我就開車去山上接她去醫院。這時的灰娃已經坐不起來了,昏昏地躺在汽車后座上。望著她單薄瘦弱的樣子,心里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此前我的心目中,灰娃是慈祥的祖母、尊崇的導師,給我以關愛、批評和教誨,她內心的強大和淡定,總讓我忽略她其實是一位年邁、瘦弱還長期抑郁的老人。

2024年4月27日,《灰娃詩全編》首發式暨詩歌分享會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

灰娃向來把生死問題看得通透,她微信推薦給我哲學羅素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應該像河水一樣——開始是細小的,被限制在狹窄的兩岸之間,然后熱烈地沖過巨石,滑下瀑布。漸漸地,河道變寬了,河岸擴展了,河水流得更平穩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顯的間斷和停頓,而后便毫無痛苦地擺脫了自身的存在。”我覺得這正是她自己所秉持的生死觀。

2022年歲末,在山中離群索居的灰娃同樣感染新冠病毒,出現嚴重的發燒嘔吐,孩子們給予她及時的救治。眼看著那么多高齡老人因病離世,我心中暗暗為她捏著一把汗。一天晚上,她掙扎著給我打來電話,話筒里傳來極度蒼老沙啞的聲音:“我現在躺在床上,病得沒有一絲力氣,太痛苦了,簡直沒法活啊。你給我找普希金的詩歌《給奶娘》《致凱恩》,我要讀普希金的詩?!蔽野堰@些詩歌發到她的平板電腦上,保姆用手舉著平板,她躺在床上,用氣若游絲的聲音,艱難地吟讀著這些詩歌,心緒才漸漸平復下來,眼神慢慢變得堅毅起來。深夜里無法入睡,她又叫醒保姆,打開這些詩無聲地吟讀起來……

一位96歲的老人,強忍著病痛,在萬籟俱寂的深夜里吟誦普希金的詩歌,這樣的人病魔能把她擊倒嗎?數周后,灰娃果然神奇地慢慢康復了。人越是孤獨,靈魂就越自由。這種精神與心靈的自由,正是灰娃一生所求,為此,她愿意舍棄所有?;彝尴矚g這種回歸自然深處的生命狀態,也喜歡在這里優雅地悄悄地終老。

如灰娃所愿,她的肉身棲息大地深處,她的靈魂佇立山林之上,她的詩句長久地在人世間傳誦。

2025年1月13日夜

寫于灰娃遠行之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琪琪五月天综合婷婷| 九月婷婷综合婷婷|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看|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站|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站|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综合电影|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99久久综合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丁香五月综合缴情综合|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性久99毛片|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