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 文藝復興的光影:走進達?芬奇與他的藝術世界
近日于湖南衛視播出的8 集電視劇《列奧納多?達?芬奇》讓廣大中國觀眾過足了眼癮。該劇情節構建巧妙、歷史挖掘深入,成功將觀眾帶入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聚焦一位眾所周知的藝術巨匠——達?芬奇。劇中,達?芬奇不僅具備高超的繪畫技藝,更展現了作為科學與哲學探索者的一面,而后者并不為人熟知。劇集對其被偉大藝術光輝所遮蔽的一面進行了揭示。該部劇憑何魅力征服觀眾?背后有著怎樣精心的策劃布局?它的播出又能給行業帶來哪些深遠的影響與啟示?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
傳記與懸疑融合,解密達?芬奇的跨界傳奇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一部將藝術傳記與懸疑元素很好結合的劇集。全劇以女主人公卡特琳娜?達?克雷莫納的謀殺案為線索,呈現達?芬奇藝術生涯的關鍵時期,打破了傳統傳記影視作品平鋪直敘的沉悶,給人強烈的追劇快感。通過懸疑元素的引入,觀眾仿若化身偵探,跟隨線索探尋真相,在抽絲剝繭中深入到達?芬奇的藝術世界,對其作品的誕生背景、心境變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劇中每一集都會拋出新的懸念:卡特琳娜與達?芬奇畫作的關聯究竟幾何?謀殺背后隱藏著何種勢力的糾葛?這些懸念緊緊抓住觀眾的好奇心,使其欲罷不能。
人物塑造上,該劇跳出單一情感維度,多方位展現出達?芬奇與周圍人物之間復雜的情感網絡。除了對藝術的熾熱追求,達?芬奇與卡特琳娜的微妙情愫、與贊助人亦敵亦友的關系、與同門師兄弟間的競爭合作……多線交織的手法勾勒出了鮮活立體的文藝復興人物群像。達?芬奇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藝術大師,而是一位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凡人,觀眾對他更容易產生共情,沉浸在劇情之中。
就藝術層面而言,《列奧納多?達?芬奇》詳細剖析達?芬奇眾多不朽畫作背后的創作故事,從草圖構思到顏料選取,從模特原型探尋到畫面寓意解讀,讓觀眾親眼目睹了熟悉的藝術作品誕生的瞬間。特別是對《蒙娜麗莎》神秘微笑成因的探討,成為劇集的一大亮點。劇中提到,達?芬奇運用視覺錯覺的技巧,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在不同角度和光線下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同時“漸隱法”的繪畫技法讓人物形象與背景界限不太明晰,仿佛融入背景之中……此外社會審美風尚等因素,亦揭示出這抹迷人微笑背后隱藏的時代密碼,使觀眾對這幅舉世聞名的畫作有了全新認識。
跨學科、多行業的探索也是該劇一大特色。作為跨界奇才,達?芬奇本人不僅在繪畫領域登峰造極,還涉足解剖學、機械工程等多個領域。劇集精準捕捉這一特質,將藝術與多學科知識作了很好地融合。比如,達?芬奇為研究人體結構秘密,冒著禁忌解剖尸體;為探索飛行原理,設計出多款飛行器草圖……通過旁白深入淺出地闡釋其中的科學原理,生動還原了一個充滿好奇心與探索欲的全才形象,呈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知識跨界融合、彰顯人類主體性的精神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全劇精心重建達?芬奇的創作場景,從佛羅倫薩擁擠工坊到米蘭公爵奢華宮廷畫室,道具、服飾嚴格參照歷史資料,完美復刻當時環境風貌。不同膚色、階層的人圍繞藝術創新各抒己見,讓觀眾見證文化碰撞融合催生創造力的生動場景,理解到歐洲文化發展背后多元力量匯聚的歷史淵源。
引領更多優質境外作品落地,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近年來,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引進來”“走出去”亮點紛呈。為開拓觀眾國際視野,更好了解世界、參與世界、鑒往知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深化廣電視聽國際交流合作,啟動了“看世界·鑒歷史--境外優秀歷史和人物劇集展播活動”,以此推動更多讓人民滿意的精品好劇引進播出,以優質節目供給促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行業的領軍者之一,湖南廣電積極響應廣電總局深化交流的號召,主動出擊,全力拓展海外傳播合作渠道,以“看世界·鑒歷史”主題活動為契機,精心篩選、引進優秀境外作品,并讓它們在國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其中,8集電視劇《列奧納多?達?芬奇》便是最新的成果之一。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湖南廣電便與BBC、法國等電視臺合作,落實了《羅馬巨匠》《列奧納多?達?芬奇》兩部作品的引進。
《列奧納多?達?芬奇》在湖南衛視黃金檔熱播后,各大社交平臺熱點不斷。微博上,相關話題熱度速度飆升,#湖南衛視達芬奇#、#達芬奇的藝術世界#等話題閱讀量在短短幾天便突破千萬大關,網友們紛紛化身“自來水”,發表著自己的觀劇心得。有觀眾留言感慨:“原來西方藝術繁榮有這么復雜的文化根基,不同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太耀眼了,開始對歐洲歷史文化著迷。”
將西方經典藝術文化引入國內,讓中國觀眾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到他國文化、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無疑有助于搭建起跨越國界的文化橋梁,增進彼此的理解與包容,同時吸引更多外國同行關注中國影視市場,為后續更多文化交流合作項目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一舉措帶來了國際前沿的制作理念、表現手法以及創新思維,也為國內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啟示影視行業在選劇、策劃、推廣等環節精準發力,以優質境外作品為媒,推動中外文化交流邁向新高度。
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衛視平臺在境外佳作引進的征程中砥礪深耕,持續為觀眾帶來更多精品力作,為中國觀眾打開一扇扇瞭望世界的窗口,讓影視成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系青年影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