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風有信》(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中外對照文版在法蘭克福書展首發
當地時間10月18日下午,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外文局指導,外文出版社、《詩刊》社主辦的《青春,如風有信》(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中外對照文版新書首發式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舉行。
▲活動現場
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教育文化處領事唐利文,國圖集團總經理謝剛,中宣部機關服務中心副主任牛永澤,德國法蘭克福孔子學院德方執行院長王魏萌,外文出版社法文部主任姜麗莉,《詩刊》社主編李少君,《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陳濤等中外嘉賓30余人出席活動,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施戰軍為活動錄制了視頻致辭,外國詩人代表巴西作家安娜·魯什和伊朗詩人哈菲茲·阿奇米·卡爾胡蘭通過視頻帶來了美好的祝愿。外文出版社主題時政編輯部編輯馬若涵主持活動。
▲唐利文致辭
唐利文對中國作協和《詩刊》社表示祝賀,對積極傳播中國聲音、架起中外溝通橋梁的外文出版社表示由衷的贊嘆。他表示,《青春,如風有信》新書首發式是今年中國出版界參加法蘭克福書展的一個亮點。這本書,是青春的旗幟,是友誼的旗幟,更是文明的旗幟;這本書,將在眾多的讀者中引發共鳴,也將為加深中德人民相互了解作出積極貢獻。
▲施戰軍視頻致辭
施戰軍在視頻致辭中對《青春,如風有信》的高效率高質量出版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的詩人之旅見證了中華文明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也見證了《詩刊》在國內享有盛譽的“青春詩會”走向國際的堅實步履。活動中相逢的感動凝聚在《青春,如風有信》的詩集中,將被廣大的世界讀者傳播共享。
▲姜麗莉致辭
姜麗莉表示,“首屆國際青春詩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外國詩人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青春詩會”,《青春,如風有信》以中外對照形式出版,有助于激發人們對不同文化深層次的理解和探索,體現對文明多樣性的肯定和尊重。外文出版社將與中國作家協會持續鞏固和拓寬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特色優勢,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
▲李少君致辭
李少君認為,詩可以連接人們的心,把不同地區、不同信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彌合這個世界的裂痕。《青春,如風有信》是一本詩人作品、活動合集,以圖文、多語種形式全面呈現了“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的活動成果。希望這本詩集能得到全世界青年人的喜愛,也希望 “國際青春詩會”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大。
▲王魏萌致辭
王魏萌認為,通過詩歌等文學作品,可以很好地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激發人們對不同文化深層次的理解和探索,從而體現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青春,如風有信》以詩歌作為共通的文化符號,生動地展現了不同文化之間的魅力。法蘭克福孔子學院致力于向德國民眾架起文化溝通的橋梁,也熱切地希望國際青春詩會越辦越好。
▲安娜·魯什視頻發言
▲哈菲茲·阿奇米·卡爾胡蘭視頻發言
參加“首屆國際青春詩會”的青年詩人們也通過視頻的形式表達了美好的祝愿。巴西作家安娜·魯什表示,詩歌是強有力的藝術形式,詩歌的這種出乎意料的力量也蘊含在這本《青春,如風有信》當中。伊朗詩人哈菲茲·阿奇米·卡爾胡蘭表示,《青春,如風有信》彌足珍貴,因為它充滿了對詩歌節的記憶,記錄了滿是愛的時刻。
▲新書揭幕
首發式上,唐利文、謝剛、牛永澤、李少君、陳濤、姜麗莉共同為新書揭幕。
▲贈書儀式
姜麗莉、李少君分別向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德國法蘭克福孔子學院贈送新書。
▲中外嘉賓合影
▲馬若涵主持
《青春,如風有信》(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中外對照文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青春,如風有信》(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中外對照文版
詩歌,是文學的桂冠。為了更好地對外展示國際青年詩人的創作成果,以詩會友,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本書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主編,遴選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這10個金磚成員國的72位年輕詩人的代表性詩歌,以中外對照形式出版,與世界一同記錄這一青春互動的美好時刻。每首詩保留作者原始的書寫語言,并譯成中文,中外對照。外文語種包括六種:英語、葡萄牙語、俄語、印地語、阿拉伯語、波斯語。
(攝影:歐洲時報德國版 蔣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