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王陽明:山水平生是課程
來源:光明日報 | 謝青松  2024年08月23日07:00

王陽明,名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和軍事家。作為古代大儒,王陽明堪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典范。他樂山好水,自稱“山水平生是課程,一淹塵土遂心生”。王陽明一生游歷極廣,行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在其現存的六百余首詩歌中,與山水有關的詩作約占三分之一,他用詩歌繪就了一幅中華大地壯美秀麗的山水人文畫卷。

余姚:“盡日坐井欄,有時臥松下”

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王陽明出生于東南名邑——浙江余姚的一個書香門第。余姚西有龍泉山。龍泉寺在山的南麓,始建于晉咸康二年(336)。王陽明故居“瑞云樓”就在龍泉山北面。

龍泉山承載著王陽明美好的童年記憶。據《陽明先生年譜》記載,幼年王陽明“率同學曠游,體甚輕健,窮崖喬木,攀援如履平地”。

告別故鄉后,王陽明曾多次返鄉祭祖、探親、講學。弘治九年(1496),王陽明再試不第,歸余姚,結詩社于龍泉山寺。他在《憶龍泉山》一詩中,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我愛龍泉寺,寺僧頗疏野。盡日坐井欄,有時臥松下。一夕別山云,三年走車馬。愧殺巖下泉,朝夕自清瀉。”《憶諸弟》一詩更是流露出回鄉隱遁之意:“久別龍山云,時夢龍山雨。覺來枕簟涼,諸弟在何許?終年走風塵,何似山中住。百歲如轉蓬,拂衣從此去。”

紹興:“鑒水終年碧,云山盡日閑”

浙江紹興是文脈昌榮的文獻名邦。作為王陽明的成長之地,紹興是他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王陽明對會稽山水,可謂念茲在茲。每次歸越,必攜門人縱游稽山鑒水。弘治十五年(1502)八月,王陽明返鄉養病,在會稽山筑陽明洞修煉道術。正德十六年(1521)八月至嘉靖六年(1527)九月,他再度告病返鄉,在此期間,常攜弟子登高覽勝、聽風賞月。

紹興城西南有鑒湖,原名鏡湖,相傳黃帝鑄鏡于此,實為東漢會稽太守馬臻為應對旱澇災害而筑湖。鑒湖自古為隱逸佳處,賀知章、張志和、陸游等名士曾隱居于此。鑒湖秋月時常出現于王陽明的筆端,“鑒水終年碧,云山盡日閑”,“春風梅市晚,月色鑒湖秋”。思鄉之情,躍然紙上。

紹興會稽有牛頭山。王陽明發現此山群峰起伏,勢若浮云,遂更其名為浮峰山。他在此結成浮峰詩社,多次舉行唱和活動,現存詩作二十余首。王陽明還多次夜宿于此,觀賞浮峰清麗靜謐之夜景。

又有秦望山,俗稱燕子巖頭,位于紹興東南,是會稽名山。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大越期間,“上會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山由此得名。弘治十一年(1498)春,王陽明游秦望山并寫下《登秦望山用壁間韻》一詩,詩中描繪此山之雄奇險絕:“秦望獨出萬山雄,縈紆鳥道盤蒼空。”詩人看到“飛泉百道瀉碧玉,翠壁千仞削古銅”,身臨此景,如入畫中,“初疑步入畫圖中,豈知身在青云里”。

杭州:“予有西湖夢,西湖亦夢予”

杭州西湖承載著無數文人墨客的詩情畫意。在北宋詞人柳永眼中,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在蘇軾筆下,“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南宋畫家李嵩在《西湖圖》中繪制了西子湖畔全景,畫家劉松年在《四景山水圖》中展現了西湖四季之景,均極盡西湖之美。

王陽明素愛山林泉石、名寺古剎,對西湖自然情有獨鐘。弘治十六年(1503),王陽明在杭州養病,漫步西子湖畔。他在《西湖醉中漫書》中寫道:“湖光瀲滟晴偏好,此語相傳信不誣。景中況有佳賓主,世上更無真畫圖。溪風欲雨吟堤樹,春水新添沒渚蒲。南北雙峰引高興,醉攜青竹不須扶。”通過化用蘇軾詩句,勾勒出一幅秀雅的西湖山水圖。

杭州素有“東南佛國”之稱,湖山之間禪寺林立,西湖周邊尤以靈隱寺最負盛名。相傳東晉咸和年間,梵僧慧理云游至此,見飛來峰景色奇幽,認為是“仙靈所隱”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靈隱寺。弘治十六年(1503),王陽明在此寫下《西湖》一詩:“靈鷲高林暑氣清,竺天石壁雨痕晴。客來湖上逢云起,僧住峰頭話月明。”與靈隱寺齊名的是凈慈寺,素有“南山凈慈,北山靈隱”之稱。凈慈寺位于西湖南岸,依南屏山而建,楊萬里曾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中留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千古絕唱。王陽明在詩中寫道:“白鳧飛處青林晚,翠壁明邊返照晴。爛醉湖云宿湖寺,不知山月墮江城。”

在杭州期間,王陽明邀朋飲酒吟詩、談玄說妙,同時尋幽探勝、造訪禪寺。弘治十八年(1505),王陽明在京師寫了一首《寄西湖友》:“予有西湖夢,西湖亦夢予。三年成闊別,近事竟何如?”表達了對西湖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歸隱之意。

貴州:“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貴州龍場是王陽明的貶謫之地,也是他心靈蛻變之處。正德元年(1506),王陽明因觸怒宦官劉瑾,被列為“奸黨”,責以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他先由北京南下紹興,再沿水路經杭州、衢州、江西、湖南,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兩年后到達貴州。

當時的龍場乃荒僻之嶺,蟲蛇甚多,瘴氣流行。王陽明初到此地,語言不通,水土不服,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不過,他很快調整了心態,找了一個天然溶洞作為棲身之所,閑來無事便獨自把玩《易經》,還饒有興致地給此洞起了一個雅號——“玩易窩”。不久后,他又移居到龍崗山腰的東洞,這里相對寬敞,故稱其為“陽明小洞天”。

王陽明在此安居后,每日砍柴挑水、種地采蕨,忙得不亦樂乎。對當地百姓,王陽明以誠相待,虛心求教。他發現“夷俗多火耕,仿習亦頗便”,于是主動向其請教火耕技術;同時積極學習當地語言,很快就融入當地生活中。在《龍崗漫興》中,王陽明寫道:“投荒萬里入炎州,卻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有陋?身雖吏隱未忘憂。”盡管居所簡陋,但內心怡然自得,“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據王陽明自述,他“謫官龍場,居夷處困,動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正德三年(1508)的一天夜里,王陽明在寤寐之中忽然驚醒,呼躍而起,說:“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龍場悟道之后,王陽明的心境和詩風大變。翌年夏間,他甚至寫下“古洞閑來日日游,山中宰相勝封侯”的詩句。可見,世人眼里的窮山惡水,早已成為他心中的田園樂土。

江西:“青山隨地佳,豈必故園好”

王陽明一生曾多次駐留于江西,并在此建功立業,這里堪稱他人生之旅的“第二故鄉”。他曾寫下飽含深情的詩句:“題詩忽憶并州句,回首江西亦故園。”

王陽明任南贛巡撫期間,曾在通天巖結廬講學。通天巖位于贛州城西北郊,這里巖深谷幽,古木參天,至今仍保留著唐代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被譽為“江南第一石窟”。

正德十五年(1520),戡平“寧王之亂”后,王陽明途經九江,登廬山、游東林,留下許多佳句。回到贛州之后,更是縱情林壑,賦詩抒懷。他在通天巖石壁上題下禪意濃濃的詩句:“青山隨地佳,豈必故園好?”時至今日,在通天巖略顯斑駁的石壁上,王陽明之詩清晰可見。

王陽明一生鐘情山水,遍訪名山勝川。峭壁幽谷、白云飛瀑都化作他筆下恬淡悠然的詩句,呈現為一幅幅意境幽遠的山水畫卷。

(作者:謝青松,系云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久艾草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一本综合久久国产二区|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99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色综合久久加勒比高清88|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久久一本色系列综合色|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国产精彩对白综合视频|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色综合67194|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av日韩av综合|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色婷婷五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色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