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人工智能寫作背離了網絡文學精神
來源:光明日報 | 黎楊全  2024年06月22日09:36

【面面觀·人工智能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人工智能寫作指向的是一種“無人”的文學,而網絡文學恰好是一種生成于交往互動中的文學。在此意義上,人工智能寫作背離了網絡文學精神,造成了網絡文學的終結。

人工智能寫作似乎給網絡文學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可能。網絡文學往往是模式化甚至是套路化的,人工智能顯然擅長這種套路化寫作,在此意義上,網絡文學作家也許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實現寫作的升級進化。實際上,在此之前,已經有作家開始使用一些帶有智能屬性的寫作軟件來減輕工作量。由此,人工智能寫作也許會促使網絡文學走向機器化的大工業(yè)生產階段。不過,在我看來,人工智能寫作也許會導致網絡文學走向終結。這里所說的終結,并不是人們通常理解的那樣,即人工智能寫作可能會代替當下的網絡文學,讓網絡作家失業(yè),而是說人工智能寫作破壞了網絡文學、網絡文化精神,有可能讓盛極一時的網絡文學變成曇花一現的文學現象。

這里涉及對網絡文學屬性的認識,什么是網絡文學呢?學術界雖然研究網絡文學二三十年了,但人們對網絡文學屬性的認識仍然是模糊、搖擺的,很多時候仍然是以書面文學觀念來理解網絡文學。在我看來,網絡文學是活態(tài)文學,是互動的文學、現場的文學,這是它跟那種靜觀的、客體化的書面文學的本質區(qū)別。網絡文學是在互聯網的次生口語文化語境中成長起來的文學,當然帶有一定的書面屬性,不過更重要的是它類似口頭文化的活態(tài)屬性。在當下,隨著社交媒體對日常生活的深入影響,以及“Z世代”成為網絡文學活動的主力軍,網絡文學的活態(tài)屬性就更加明顯了,比如網絡文學中興起的本章說就充分表現了這一點。所謂本章說,也就是段評,它是彈幕文化在文學中的移植。在網絡小說的每一段文字后面都有一個評論區(qū)(本章說),讀者聚焦在其中討論劇情,吐槽人物,給角色配音,甚至二次創(chuàng)作?,F在的讀者特別喜歡討論,總是邊看故事邊討論,文學變成了一種在持續(xù)的聊天互動中展開的活動,一些讀者甚至因為追看本章說而忘記了故事情節(jié),網絡小說的閱讀也出人意料地變成了慢節(jié)奏欣賞,這充分發(fā)揮了活態(tài)文化的特點。

人工智能寫作體現的顯然不是這種文學原理,實際上,在骨子里,它遵循的仍是書面文學觀。借助海量數據、強大的算法與算力,人工智能寫作試圖囊括與加工它能涉及的所有文本數據,進行深度學習,在此基礎上生成一個作品,這是一種結構主義式的訴求。我認為它與網絡文學這種活態(tài)文化有三點區(qū)別。

首先,生產模式不同。網絡文學的生產是立足于交往的,也就是說,相對傳統的書面文學來說,存在生產先于交往與交往先于生產的區(qū)別。對書面文學來說,或者人工智能寫作來說,它是生產先于交往,即先把作品生產出來,然后人們以作品為中心展開交往。然而網絡文學,卻是交往先于生產,它是在交往互動中生產出來的。網絡文學以連載形式展開,在討論中不斷延伸,由于本章說的影響,未完成的作品類似于一個話題,網友們圍繞這個話題交往互動,這些互動實踐本身也成了文藝內容,以話題為契機,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這也導致網絡文學總是動態(tài)化的,書面文學與人工智能寫作指向一個靜止的、難以改變的客體(作品),網絡文學卻是在動態(tài)中不斷生成的。

其次,消費模式不同。網絡文學是活態(tài)文化,作品的閱讀是重要的,但現場的互動討論也非常重要。廣泛的互動實踐本身成為文藝消費的一部分,直接改變了審美經驗,它可以加深、刪改或消除原作效果,比如原作的情節(jié)是悲劇性的,但由于網友大量的討論吐槽,可能生成了喜劇性效果,反之也成立。這就表明,我們對網絡文學的理解,應走向一種大文學觀,將作品與交往互動都看成文藝內容。從讀者的消費動機來看也是如此,他們以前是“追文族”,現在變成了“追評族”,不僅看故事,也熱衷看評論,積極參與評論互動。更重要的是,作品與交互實踐并不是機械地疊加,而是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而不斷纏結在一起。顯然,網絡文學的消費模式類似于口頭傳統。對口頭文化的研究需要擺脫文本觀念,強調現場、互動、語境等要素。如果我們剝離這些現場與互動要素,就好比是將沙灘上的嬉鬧變成了足跡,當時現場的氛圍、嬉戲、聲音,全都消失了。這也涉及對網絡文學的評價,僅僅是從作品本身來評價是不夠的,一些作品質量或許不高,但它引起的現場討論可能會非常精彩。

當然,如果我們把人工智能文學作品放到網上,它也會引起人們一定的討論,但其中的生產與消費模式是不同的,這跟把傳統文學作品直接搬到網上閱讀是一樣的邏輯,這并不是真正的網絡文學。更重要的是,現場的互動實踐不會對這部作品本身產生任何作用,也就是說,互動討論與作品的生成無關,與作品的內在結構無關。這就涉及下面進一步探討的內容。

最后,從作品本身來看,其內部結構、文學屬性也因交互活動而發(fā)生了重要變化。比如現在所謂的數據庫文化,實際上就是交互實踐對網絡文學作品的深層影響。由于人們特別喜歡討論互動,網絡作家開始有意識地埋梗,營造段子,不再追求宏大的情節(jié)線,而著眼于經營一個個劇情點,這就生成了網絡文學內部的馬賽克效果。與此同時,這種交往互動也讓網絡文學變得話題化了,作者喜歡在里面制造話題,甚至故意打錯字,以便引起讀者的討論和吐槽。實際上,在社交媒體語境中,外部的讀者不斷介入到故事內部,打破了二次元與三次元的界限,形成了文學的2.5次元時代。文學的這些重要改變,顯然是人工智能作品難以做到的,因為它恰好以其智能屬性擺脫了這種交互實踐,它強調的是機器運作而不是人際交往。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人工智能寫作指向的是一種“無人”的文學,而網絡文學恰好是一種生成于交往互動中的文學,前者體現更多的是文本間性,是文本的自我生產,網絡文學更多體現的是主體間性,是人與人的交流,兩者在文學屬性上相背離。在此意義上,人工智能寫作背離了網絡文學精神,造成了網絡文學的終結。

(作者:黎楊全,系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相關閱讀】

人工智能寫作與網絡文學重大變革

人工智能寫作將帶來一場大浪淘沙式的“洗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蜜芽|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99H| 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鬼色|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色综合久久加勒比高清88|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婷婷激情五月综合|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站|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