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王潔:廢土之上,文明猶如越冬的種子
來源:《小說月報》 | 王潔  2024年06月04日08:02

幾年前,我正在為我的小說《游隼女王》構思續集,卻久久沒有靈感。那是一本廢土題材的長篇小說,講述在一場古老的滅世戰爭后,人類文明猶如高塔般坍塌,知識和科技被遺忘,進步與理性被拋棄,殘存的人類以游牧部落的形式生存,駕駛著轟鳴的鋼鐵載具去征服荒蠻大地。貫穿全文的是鋼鐵與火焰,荒漠與風暴,咆哮的引擎與刺鼻的燃油。是立足舊工業革命時代的技術觀想象,表達對機械偉力的贊頌。但是,我并不想在續集中再重復這一主題,試圖去探索末世廢土的其他表現形式,也正因為如此陷入了創作瓶頸。

就在這時,我看到了一張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的照片,平滑如鏡的水面一直綿延至天邊,海天之間盡是一片純白色,無盡的水面倒映著無盡的藍天,如山巒般的白云堆疊在一望無際的白色鹽床上。這里被稱作是“天空之境”,仿佛是來自異星的景觀,荒涼、死寂,卻有著令人震撼的美。這給了我很大啟發,末世廢土并非全然是暴虐和熱血,它可以表現為與之相反的一面:文明隕落之后的漫長寂靜,它的氣質是慵懶而平和的,在美麗的廢墟之上、在無盡的孤寂之中孕育著文明萌發的種子。與此同時,我看到荷蘭藝術家泰奧·揚森制作的裝置藝術“風力仿生獸”。他利用密密麻麻的木條搭建巨獸的骨骼,僅靠復雜的機械結構和海風的風力使其行動起來。遠遠望去,就仿佛無數怪異、沉默的巨獸沿著海岸漫步,它們漫無目的,無聲無息,巨大的身影融合在海天一色的背景里,仿佛能一直行走到時間的盡頭。我覺得烏尤尼鹽沼與“風力仿生獸”這兩個意象非常契合,于是我腦海中浮現出了這樣的畫面:末日之后的無盡淺灘上,沉默的巨大生物正在成群地遷徙,鏡子般的遼闊水面倒映著漫天的星辰與極光。這一場景怪異又離奇,卻充滿了神性的美。就這樣,我打算寫一篇全新的廢土題材小說。

搭建出了故事舞臺之后,我還需要塑造與之匹配的人物。我開始思考,如此美麗而殘酷的末日廢土,人類文明會以什么樣的形態存續?什么樣的主人翁,為了何種目標,才會穿行茫茫無際的鹽原淺灘?原先我打算寫一群海盜的冒險故事,讓他們駕馭著鋼鐵廢船與海洋生物混合的怪誕載具在海天之間馳騁,但又覺得這和預想中的故事氛圍并不搭配。只得作罷,把這個故事擱置了下來。在這一時期,我的生活也發生了變動。我結束了多年蟄居在城中村的自由撰稿人生涯,搬到某座陌生的城市去謀求一份穩定的教職。新城市的新生活,也為我的創作帶來了新靈感。在一次當地書店的講座活動中,我認識了一位教博物學的姑娘,她周末會在市郊的一座小花園里教小朋友們認識草木蟲魚。我在一個午后拜訪了那座小小的花園。那時正值夏日,陽光充盈,園子里郁郁蔥蔥。樹蔭和繁花掩映著小屋的窗口,她站在窗邊給孩子們上課,拈著一株野草告訴孩子們這是《詩經》中的卷耳,兩千多年前詩卷里的草木,現在仍然在我們腳下生長。她說起這些熱愛的植物時,眼睛中洋溢著星辰般的光輝,美麗得不可方物。她朝我微笑點點頭,我便悄悄坐到小教室后排的空座上旁聽,突然之間有了一個新的靈感:還有什么能比廢土上的植物學家更具有沖突感的設定呢?于是我以她為原型創造了一個新主角。一個美麗的植物學家女孩,駕駛著巨獸般的鋼鐵載具在廢土荒原上漫游,車上并非戰爭堡壘,而是一座郁郁蔥蔥的玻璃溫室。作為最后的植物學家,守護著末日廢土上的最后一片綠洲。

那么,在這廢土之上幸存的人類文明會是什么形態?我看到那群在小花園里聽課的孩子們,聯想起俄羅斯科幻游戲《地鐵:離去》中一章的情節。一場突然爆發的核戰爭徹底毀滅了世界,但在核彈落下之前,有一群孩子正好在布拉巴依國家森林公園中夏令營。這里高山和峽谷成為了保護他們的屏障,讓孩子們在世界末日中幸存了下來。孩子們依靠記憶中老師教導的知識、技能、是非觀,以及孩童對文明社會的獨特理解在森林中建立起一個部落文明。受到這個設定的啟發,我創造了一個巨大浮筏上由孩童建立起來的游牧部落,他們在漫無邊際的淺灘上放牧巨型寄居蟹,在殘酷的末世環境中構建起屬于自己的部落文化。對于孩子們來說,隕落的人類文明就仿佛是神話一樣遙遠而神秘,他們從廢墟中收集海報、玩具、明信片、卡通插圖和交通告示牌,將其視為神圣的圖騰,并試圖依靠這些信息去拼湊與想象那個早已逝去的文明世界。孩子們樸質地相信,是“大人們發明的大機器毀滅了這個世界”,這種孩童式的天真想法漸漸演變成神話和信仰,進而成為構建起新文明的基石。

世界已經毀滅了,但人們依舊在認真地生活。

這也是我試圖要表達的主題,滅世戰爭能重塑地貌,蒸干海洋,讓世界化為一片鹽原淺灘,但文明總會在廢土之上萌發,就像越冬的種子度過蠻荒時代。猶如泰奧·揚森制作的“風力仿生獸”一樣在荒涼的海岸漫步,沒有方向,沒有目的,沒有駐足,遲緩、慵懶地穿過漫長的歲月,似乎毫無意義,卻又蘊意深遠。我通過植物學家女主角的眼睛去記錄與描繪鹽原廢土上不同構建形態的文明,以及文明之間的沖突。當浮筏部落的孩子們唾棄給世界帶來災難的科技時,另一個部落卻在留戀和崇拜人類曾經輝煌的科技時代。他們用鯨骨搭建宏偉的神廟,神廟祭司們用古老的計算機二進制代碼來書寫禱言,將舊時代的科技造物視為神圣的信仰對象,對文明出路給予了另一種解答。至于孰對孰錯,其實是沒有確切答案的。

科技能毀滅了世界,科技也能帶來生命與希望,二者并不矛盾。尤其是在孤寂的廢土之上,文明的種子有足夠久的時間再次萌發,科技和知識會被尋回,社會秩序會得以重建,人類會再一次在滿目瘡痍的大地上建造起城市,只不過這一切還很遙遠。但只要有第一枚種子被埋下,就會長成廣袤的森林。第一枚文明的種子或許是一個故事、一個公式、一個圖騰,又或許僅僅是一首歌謠。在故事的結尾,化解兩個部落文明之間矛盾的是一首歌,但歌者并非人類,而是在廢土上新崛起的智慧種族。在那寒冷的北方海域,棲息著海膽人的族群。它們高大而佝僂,周身披著布滿棘刺的焦黑甲殼,仿佛火災后炭木的森林。凜冽的寒風泯滅了語言,風成為唯一的交流方式,它們通過分泌酸液在自己的棘甲上蛀蝕大小不一的孔,將自己變成奇異的樂器,利用風來歌唱古老的地球記憶。這是對大地母親的挽歌,也是對堅韌存續的人類文明的贊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婷婷久久久五月综合色|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综合 |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99国产综合色|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自拍 偷拍 另类 综合图片| 91精品国产综合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久久|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