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昨舉行“致敬場”點映,定檔6月18日 “電波”回蕩“光榮之城”上海 這是寫給新中國的紅色情書
昨晚,在具有象征意義的19:49和20:24兩個時間,浦江之畔的上海地標東方明珠塔以亮燈發送摩斯密碼“愛”“永恒”的方式,寫下獻給新中國成立75年的紅色情書。與此同時,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在申城揭開神秘面紗?!霸谶@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用浪漫的‘電波表白’向先烈們致敬。這既是電影主人公李俠與蘭芬之間的真情告白,也代表了我們對新中國的無限熱愛?!碧m芬的扮演者、上海歌舞團副團長朱潔靜動情地說。
作為“光榮之城”2024上海紅色文化季中“文藝影視”板塊唯一一部市級重點電影項目,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昨天在上海美琪大戲院舉行“致敬場”觀摩活動。現場還宣布:這部創新之作將作為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片,于6月15日首映,并將自6月18日起全國公映。
影舞融合,爆款“紅色IP”再出發
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改編自上海歌舞團出品的原創同名舞劇,由鄭大圣擔任總導演,崔軼擔任導演、總制片人,王佳俊、朱潔靜領銜主演,該團原班舞蹈演員傾情出演?!半姴ā钡墓适掳l生在上海解放前夕,以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是由上海紅色文化基因孵化而生的一張城市名片。
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屢次被改編成藝術作品:1958年由孫道臨主演的同名電影,是一部影響力極其廣泛的佳作;2018年,上海歌舞團創排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突破性創意和優秀表現力成為“現象級”作品。首演一炮打響,至今已經演出614場,還獲得“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文華大獎等殊榮。如今,上海歌舞團攜手尚世影業推出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再度煥新故事表達。
從電影到舞臺,又回歸電影,“電波”的故事在“光榮之城”的上空勾勒藝術的螺旋,用持續的生命力,記錄下銘刻歷史的英雄贊歌。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為打破舞臺表演的“第四面墻”創造了豐富的敘事脈絡?!半娪翱梢詫炐闱嗄暄輪T最美的年華、最棒的表演定格在鏡頭里?!鄙虾8栉鑸F團長王延表示,“影舞融合”探索不同藝術門類的跨界拓展,可視作爆款“紅色IP”再出發,“希望開拓劇場、影院‘雙向互哺’的新模式,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現場表演的魅力。”
這不是對舞劇的照搬和還原,而是用電影語言進行了一次面向未知領域的探索。在保留原舞劇的主體呈現外,電影取景車墩影視基地,進駐LED虛擬攝影棚,選取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實景、排練廳環境等,將故事穿插于虛實之間。同時,影片全面應用杜比全景聲、4K超高清、MOCO(動作捕捉攝影機)、伸縮炮、LED虛擬攝影等技術,使動人舞蹈與緊張情節融為一體。電影后期制作近6個月,先后剪輯共15個版本?!皼]有任何形式感抵得過真實現場的震撼力!”鄭大圣表示,基于這種藝術思考,主創團隊選擇在電影中融入若干歷史資料片的方式,以一種“偶然插入”的狀態呈現。
真情流露,回應時代的創作要求
“舞劇電影保留了精華舞段,現實和虛幻交替,以更適合銀幕的方式講述故事?!辟Y深舞劇迷小顧已經看過70多遍舞劇,而電影里的“小光之死”依然讓她熱淚盈眶?!盎貞浿行」饪刑O果的那段戲真的太戳淚點了,雖然電影和舞臺版不同,卻更生活、更細節?!?/p>
舞劇電影為何感人至深?“我們在舞臺上用了很多生活化的表演,但到了片場,這種真切特別‘落地’,具象到摘菜、織毛衣等細小之處。曾經我以為把‘最好的一遍’通過電影的方式留存,事實上,不經意間的真情流露更得到鏡頭的青睞,完成了微妙的跨越?!敝鞚嶌o還發現有了電影經驗后,再回到舞臺后狀態更好;“演員們可以嘗試多元的表演方式,塑造人物、講述故事的能力不斷進步,是時代創造了這樣的藝術生態?!?/p>
昨天,美琪大戲院的大堂還舉辦了小型展覽,展出李白烈士家書、“雙百”人物座談會入場證、“雙百”名冊等文物。據悉,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將納入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與上海市旅游行業協會聯合推出的“紅色電影之旅”主題教育活動,以及由團市委發起的“光榮之城 青年行”上海青少年紅色大尋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