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跨學科分會關注—— 智能社會與跨學科研究的新探索
來源:文藝報 | 劉 洋 唐 杰  2024年05月27日08:15

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社會,人文社會科學的范式如何適應這一重大趨勢?4月20日至21日,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跨學科研究分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在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舉行。本次年會以“智能社會與跨學科研究的新探索”為主題,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秘書長張輝、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跨學科研究分會理事長陳躍紅,以及數十位來自全國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們,圍繞古典研究的跨學科新視角、人工智能的新發展與人文研究的新思路、數字時代的學科交叉、人類學視角下的民間藝術與民族文藝等多個議題進行了深入密切的交流,共同探討比較文學在智能社會背景下的新發展和跨學科研究的新路徑。

人工智能是挑戰更是機遇

人工智能技術對人文學科的影響日新月異,AI寫作、AI考據正大顯神通。在主旨演講環節,陳躍紅首先提出“學科之死與人文重生”的重大命題,人文學科概念變革和研究范式轉移已迫在眉睫。徐建新認為,數智社會的到來意味著人類演化方式從“物競天擇”到“規劃生命”的轉變,要從“數智文明”自我構建的哲學高度,去積極地理解和把握這一時代巨變。

AI發展同樣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挑戰,科技與人文交叉融合的路徑已是必然選項,重慶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羅遠新結合人才培養實效,提出“物質-能量-信息”(MEI)模型,將給予學生數據、信息、知識的傳統教育,上升到對洞察以至智慧的多重涵育的探討。

在分論壇環節,呂超分析了科幻文學中人工智能對人類存在狀態的影響,并討論了人類在智能世界中應如何處理與新事物的關系。戴西倫討論了數字文化內容生產的多模態轉向,分析了技術如何影響個體創作權力和集體智慧的結合,以及這種轉變如何促進個性化表達和文化內容生產的新生態。王剛通過分析石黑一雄的科幻小說《莫失莫忘》探討了克隆人與人類之間情感依賴和認同問題,展示了科幻作品呈現人類群體中的巨大隔閡的方式。胡琦霖圍繞葛洛1945年發表的短篇小說《衛生組長》,分析了鄉土生活的傳統認知與近代國家建設要求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支撐。

科幻研究與“中國想象”

人工智能是當前最能激發科幻想象力的熱門主題之一,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吳巖就此分析了當前中國科幻研究中的“實證性”和“想象性”兩大流派的特點,并展望了科幻文學史研究、科幻文化產業研究等發展方向。想象力是文化軟實力的體現,李廣益縱覽未來主義思潮的歷史演變,考察了未來主義的三次浪潮的背景、特征和對未來的不同想象,闡述在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同時,還應貢獻“中國想象”。

陳戎女探討了科學史中的重要時刻以及科技快速發展所塑造的時代意識如何在影視、戲劇中得到呈現,詹玲分析了技術如何作為人的進化動力,以及如何通過人造“道德超人”想象未來“新人”,從而定義人類的本質。程林通過分析科幻作品中的“逝者機器人”與“復活親屬”概念,討論了這些概念的可行性以及在科幻敘事中的作用。王一平探討了賽博科幻小說中數字生命與年齡的概念,審視小說對技術開放新時空領域以及解放人類身心的想象。梁昭討論了“數字化身”如何成為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融合的產物,以及這種新生存方式對人類自我認知的影響。江玉琴探討了賽博格城市的生成與發展,試圖洞察城市文化動力的內在機制和現實意義。姜佑怡探討了火星在科幻文本中如何作為人類探索和自我反思的載體,以及這些文本如何反映中西方對人類與太空關系的不同理解。

在“多重視角下的當代科幻創作與研究”分論壇中,李樹春探討了古典文學對科幻創作的啟示意義,如尋根與家園主題、英雄形象的塑造以及對人性弱點的探討。安帥關注現實主義文藝作品中的科幻元素,分析科幻敘事片段如何為文本提供結構動力、情感交流的通道和含混性的闡釋空間。袁博考察科幻小說對科學精英的想象,討論了小說中科學精英形象的塑造及其對當代中國科研人才培養弊病的反思。童博軒回溯了1990年代中國科幻文學中對人工智能和技術的討論與憂慮,以及這些作品如何反映當時對現代理性、技術啟蒙和“人”的境遇的思考。

與會青年學者還圍繞“智能社會的城市發展與人文反思”展開討論。楊子麟通過對劉慈欣作品體現的關于文學性的開拓探索,反思了固定在“人學”上的現代文學概念。韓笑通過“科幻重慶”案例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全球本土性與賽博朋克文化的相互作用,探討了重慶的獨特面貌和氣質與科幻想象如何相得益彰。周夢泉比較了科幻現實主義與科幻未來主義的差異,以科幻作品中的城市想象為例,展望了科幻未來主義的潛力。裴龍則聚焦于“元宇宙”在文旅融合中的理論與實踐,探討了元宇宙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空間以及如何感知地方傳統文化和歷史底蘊。

全球視野與跨文化交流

數字時代,跨學科研究如何進行文明互鑒?鐘厚濤探討了殘雪小說在美國的再經典化過程,分析了殘雪作品在國際文學領域的影響力及其原因,以及這一跨文化傳播案例的啟示。吳寧華分析了當代民謠的網絡傳播與數字生產,以民謠歌曲《大夢》為例探討了數字技術對藝術實踐和轉型的影響。李長津認為,動畫已成為當代民間社會的一種新文化文本,動畫的創作和呈現使民間故事和文化得以新的形式表達和傳播。

(作者均系重慶大學博雅學院副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熟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国产精彩对白综合视频| 天天综合天天添夜夜添狠狠添|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99综合电影在线视频好看|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丁香五月|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